教育扶贫利在千秋

2016-04-21 12:55党媚
中国扶贫 2016年8期
关键词:安康市贫困家庭贫困地区

党媚

在本次研讨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再次同学员们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扶贫战略思想。“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是管长远的,必须下大力气抓好。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越穷的地方越需要办教育,越不办教育就越穷”。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

2015年冬月的北京城,气温持续走低,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下称“《决定》”)的出台却让人备感温暖。在此《决定》中,提到教育扶贫的最终目标是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教育减贫成绩斐然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讲过,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起码学会一项有用的技能,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为此,教育部先后组织实施了20项教育惠民政策,精准聚焦贫困地区存在的教育问题,实现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普及、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学生资助体系、教师队伍建设、民族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升等领域的教育扶贫全覆盖。这20项教育扶贫政策中,既有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总体的部署,也有具体支持的项目;既有面向学生的举措,也有服务于教师的政策;既有普通教育,也有职业技术教育;既有面向11个连片特困地区的,也有专门针对新疆南疆三地州、西藏、四省藏区的特殊政策;既有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也有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

2011年以来,中央财政已投入700多亿元,支持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全国超过1/3的县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210万农村学生。

知识改变命运,贫困的人生需要教育的介入。教育扶贫的一系列扎实行动,已经获得了卓著的减贫成效,阳光雨露普照贫困学子。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广西上林县大丰镇东春村的黄宁,年幼父母双亡,和姐姐相依为命。201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被华北科技学院录取,面对高额的学费,他一度想放弃学业。当地扶贫部门得知情况后,及时为他申请专项教育补助资金5000元,圆了他的大学梦。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在广西南宁市,家境贫寒的覃作明在“雨露计划”的补助下成为南宁第一职业学校五象校区的学生,经过电工上岗的培训,他通过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的考试,获得了电工上岗证。有了证,他开始承接水电安装工作,月收入达上万元。他的校友何卫同样来自贫困家庭,他在学习中式烹饪知识后考取了初级中式烹调师,利用这项一技之长开起了一家小饭馆,生活越来越滋润。

“十三五”时期,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让5000多万贫困人口走出贫困,是我们共同的期许和责任。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责无旁贷地成为治本的力量源泉。

下活教育扶贫这盘棋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陕西省安康市,所辖10个县区均为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每年从中高山区搬到低山区的扶贫搬迁移民差不多有20万人,其中有10万人要进城。这对教育而言,意味着每年新增1.5万名左右的学生。

“明年我们就能搬到宽敞的新校园了,再不用像现在这么拥挤了。”汉滨区江南小学学生赵正苗欣喜地说道。始建于1979年的江南小学,现有26个教学班1600多名学生,狭小的校舍和每年持续增长的生源,让校长非常头疼。按照安康市汉滨区教育资源整合规划,学校明年将迁至原汉滨初中分校,原址改建为幼儿园。预计到2017年年底,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全区扩充学位可达26000个。

“要不是给我们免了学费,真不知道高中能不能上完!”宁陕县宁陕中学高三学生康继艳说。康继艳今年19岁,家住宁陕县筒车湾镇朱家沟村,两岁时母亲去世,她和妹妹靠爸爸和奶奶拉扯大。近几年,她和妹妹都上高中,还要寄宿,两个人每年数千元的学费让父亲十分为难。康继艳说:“2009年开始,高中免了学费,我们俩上学,一年为家里省了4000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安康市人口300多万,高中阶段在校生约有9万。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生像康继艳一样,成为高中教育免费的受益者。

一些贫困地区人口普遍存在“打工没技术,创业没思路,务农没出路”的状况。要想拔掉“穷根”,就得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掌握一技之长。

如今,安康的青年人都知道,要想外出打工,必须得去职校参加技能培训。这项政策,保证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不掉队,并开启了一条职教致富的新路。提起在安康市旬阳县职教中心工业与民用建筑系参加大专学习后对自己的影响时,安康市长兴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部经理赵伟说:“现在,我年薪已经达到十万元了。而没有参加培训前,一个月也就挣一两千元。”最近,赵伟合计着把父母亲从郊区半山腰上的老家草坪村接下来,安置到他最近刚在旬阳县城买的120平方米的房子里。

安康市针对主城区、县城、重点镇、新型社区的不同教育需求,下活了教育扶贫这盘棋。

补齐学前教育短板

学前教育一直是甘肃省农村教育的“短板”。为补齐这块“短板”,甘肃省提出将学前教育资源向农村延伸,满足贫困地区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目前,甘肃全省已在58个贫困县的2000人以上行政村建立起939所幼儿园, 2020年实现全省有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

皋兰县石洞镇中心幼儿园是一所2015年新建成的幼儿园,这所投资540万元建成的幼儿园无论是校舍条件,还是教学设备,都与城市幼儿园没什么差别。

在这所幼儿园建成以前,附近的孩子只有少部分在县城上幼儿园。据园长魏爱霞介绍:“这里的孩子85%以上都是留守儿童,以前附近没有幼儿园,很多孩子在入学前都在家由爷爷奶奶照顾,不利于孩子的习惯养成和兴趣培养。”

2015年8月,新开园的幼儿园迎来了附近120名农村孩子,他们中有以前上过幼儿园的,更多的是从未入园的孩子。附近的村民徐海花一开园就为孩子报了名:“这个幼儿园离我家很近,孩子入园后我们还有空闲打打工。”孩子上幼儿园之后的变化让徐海花也很欣慰,“孩子回来会唱歌、讲故事,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让孩子上学,对城里人来说并不算件难事,但对贫困大山里的河北省临城县赵庄乡山民来说却并非易事。以前乡里每个村都有一所小学,由于连续多年学龄儿童持续减少,如今绝大部分村办小学只得关门,这一度导致部分孩子失学。而现今在邻近的围场村小学新盖了4000多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去年秋季,综合教学楼投入使用,赵庄乡下辖14个自然村的孩子们有了良好的就读场所。赵庄乡青羊头村10岁的小女孩杨晓柔也在这里开始愉快的校园生活。她说,以前在学校食堂吃饭,每学期要交500元生活费,现在再也不用交生活费了。

据统计,围场村小学现有在校生558人,住宿生378人,还有幼儿园学生120人,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山村学校。回忆起以前的办学条件,校长孙连秀神情凝重。那时,远道的学生在学校住读,一间小宿舍要挤9张上下铺床,住18个孩子。下雨天,屋外下大雨,屋内漏小雨。如今,新校舍建起来了,电脑、照相机、体育用品、图书、服装都有了,办学条件有了质的提升。而这些都得益于河北省在教育扶贫政策上的资金倾斜。

教育部的一系列政策倾斜使得贫困家庭的孩子,从幼儿园到上大学,都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跟踪。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真正实现了贫困信息、主要措施、任务节奏、考核评估“四项精准对接”,少了“拍脑袋”、多了“找依据”,使教育扶贫真正落到实处,起到实效。

教育扶贫是个系统工程,应建立起国家主导、地方联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教育扶贫机制,不能让教育部门“一肩挑”。在政府部门整合各种资源的同时,还应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整体合力。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谢焕忠认为,打赢脱贫攻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教育部门目前正在和扶贫部门、民政部门联网,确保凡是建档立卡的学生都能够接受教育。

孩子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精准扶贫,应从教育开始发力。把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才能为贫困家庭积蓄人力资本,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源。

猜你喜欢
安康市贫困家庭贫困地区
营造“搬迁后的幸福感”——安康市推行“党建+3”后续扶持服务模式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小学活动掠影
基本医疗保险缓解农村贫困家庭医疗负担的效果
——基于宁夏西吉某乡镇174户农户的调查结果
上蔡县多举措助推计生贫困家庭致富
城市贫困家庭的孤独感分析
环首都贫困带农村贫困家庭识别及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