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栽培学实践体系的探索与创新

2016-04-20 14:39张慧君李桂萍宋运贤张亚楠洪菲菲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实践课程

张慧君 李桂萍 宋运贤 张亚楠 洪菲菲

摘 要:该文主要从实践内容设置、实践教学的意义以及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评定方法这3个方面来探索园艺栽培学实践课程。

关键词:园艺植物栽培学;实践课程;创新与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6-180-04

1 园艺植物栽培实践概述及实践课程满意度

1.1 园艺植物栽培学概述 《园艺植物栽培学》主要研究的是花卉,蔬菜以及果树这3个方面。是一门具有很强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则是这门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园艺植物栽培学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园艺植物栽培学》是由原来的《果树栽培学》、《花卉栽培学》以及《蔬菜栽培学》这3门分散课程合并而来的。近几年来,国内外对于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也开展了一些课题研究,但对《园艺植物栽培学实践》专业课程的实践研究不深。因此以市场的发展趋势为导向,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实践课程这种新模式的开展成为了当今时代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1]。

1.2 实践课程满意度调查 以淮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2级园艺专业为例。调查了班上40名同学对实践课程的一些看法以及一些问题的满意度。其中主要包括实践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的结构与体系、开课的时间、教师的授课方式、课程的难易程度、学时安排以及课程的考核方式这7个问答的满意度。结果如下图所示(图1~图7)。

以上7个方面就是12届园艺班的同学们对此做出的满意度。可以看出园艺栽培学实践的确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因此我们需要从中反思并且找到更加有效的方法进行改进,形成完整的体系。从同学们的建议中以及查阅各种资料,并且结合学校自身的条件设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栽培学实践进行改革和创新。

2 改革与创新的建议

2.1 实践内容的设置 《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园艺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学生能够在了解园艺植物分类的基础上,更加深刻的掌握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适宜它们生长的环境条件以及它们的习性[2]。

2.1.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相连 通过问卷调查后,发现同学们比较在意实践课时的安排,普遍认为课时比较少。并且感觉实践课程跟不上理论课程。书本里所讲的知识,例如园艺植物的无性繁殖方式:嫁接、扦插、分株等都没有很好的应用到实践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园艺植物在播种、育苗以及育苗过程中对植株的打理等顺序性,应该要合理的安排实践的时间和内容[3]。例如在种植南瓜和黄瓜的时候,从播种、育苗、嫁接、定植到整形修剪施肥浇水,最后到收果实都由每组的学生自己完成。中途不能随便采摘果实,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在这期间老师在旁边指导。学生应该要多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要及时与老师讨论解决。

2.1.2 教学设施要规范化,并且与专业园艺基地合作 教学设施不规范对同学们理解课本知识的程度也有影响。不健全的园艺设施会引起各种障碍,例如连作障碍、设备不齐全、环境控制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的障碍。所以标准的设施园艺要加强温室结构的各种装备,各种障碍几乎都不存在[4]。我校园艺设施还是有待提高和完善,无论是温室还是塑料大棚。另外,实践课不仅仅可以在校内的园艺基地还可以与附近的专业园艺基地相互合作。因为在校内有很多的局限性,如土地面积不够大,设备不够齐全,技术不够专业等。所以有必要和校外专业园艺基地合作,定时去参观基地,多和技术人员交流,多了解他们先进的设备,更加全面的掌握相关知识。

2.1.3 分工明确,尽量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全部过程 问卷调查中很多同学反应每次几乎都只有几个固定的人在管理苗,很多同学都没事做,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不能够直接具体到某位同学,导致了学生的散漫,有的同学就乘机偷懒。所以可以采取“分地到人,自主经营”的模式[5]。在育苗期间,各自利用育苗盘管理自己的苗。从播种到育苗各自完成浇水除杂。到了定植以后,再将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男女混合搭配,按照种植的种类,平均分配给每个小组,并且要求每个小组各自准备一本记录本,每天的日常管理要求组员各自签到,必须是本人亲笔签名。除非有特殊情况可以跟组里的其他人进行互换,但记录本中要注明和谁互换。这样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了,杜绝同学偷懒现象。

2.1.4 内容尽量全面 园艺专业包括观赏园艺、果树以及蔬菜3个方面,花卉属于观赏园艺。花卉栽培是季节性和栽培性很强的实践课,开展花卉学实践对同学实践课都有重要意义[6]。由于学校园艺基地占地面积小,刚刚起步,很多设施不够完善。所以教学基地要尽可能多些品种,实践课程内容要全面,让同学们去专业基地多观察,获得更多知识。

2.2 考试改革 《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核心课程,一学期的课时共达到108学时,其中包括理论课程72学时,实践课程36学时。从中可以知道这门课程的应用性是很广的,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其课程的考核很有必要。考核不仅仅包括期末方面,也要注重平时的表现。防止同学平时不努力,单单只靠后一段时间的表现来评定成绩的现象。这样的考试则没有达到学习该门课程的要求[7]。

2.2.1 平时考核 实践过程中平时考核主要包括出勤率,实践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实验报告以及田间的操作等。主要占分比率如表。

学习态度\&在统一讲解的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各个同学的学习态度,对实践操作的积极性\& 20\&田间操作能力\&教师注意观察各个同学在进行作物日常管理时候的动手能力\& 40\&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完整性,工整性\& 20\&]

平时的考核,首先将总分算出来,然后,取其中的70%与期末考核总分的30%相加得到最终的成绩。

2.2.2 期末考核 期末考核主要的判定方法:在实践课程结束后,会对每组学生的作物进行打分,考核的方面主要有在正常情况下(连遇阴雨天气或人为损害等导致作物生长不良除外)作物的长势、田间的清洁程度、结果实的个数等来评定期末考试的分数,主要占分的比率如表2。

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的分数相加成为园艺栽培学实践课程的最终成绩。期末考核是对学生一学期辛苦劳作,参与实践并且所得的结果最直观的评价。它不能成为判定学生最终实践成绩的唯一标准。因此,所得的成绩应该是平时和期末成绩的结合。

2.2.3 考核方式的促进 为了更好的将考核方法得以实施,要求教师能够真正的投入进去,与学生共进退。平时考核的灵活性大,怎么样把握考核过程中的公平性和标准,需要实施对教师的监管制度[8]。平时考核会增加老师的工作量和精力,建议学校适当增加教师的福利,激发教师考核的积极性。

3 园艺植物栽培学实践的意义

为了适应园艺专业发展的新形势,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以及适应将来步入社会生产的需要,在课程理论学习的同时,实践课程的实施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园艺植物栽培学实践对于学生的自身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1 园艺栽培的实践教学是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 园艺栽培学的理论知识是靠书本上内容连贯起来形成,具有一个知识点的连贯性,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仅仅只靠想象而消化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而必须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将书本上无形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技能,为将来迈入社会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打基础。与此同时,实践还能够使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深。

3.2 园艺栽培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必要手段 园艺植物栽培学本来就是应用类的课程。脑子里如果仅仅只有理论知识根本就不符合当今社会上的就业形势。园艺本身就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通过园艺栽培学实践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反复具体练习,才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使他们基本掌握了解一些所学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

3.3 园艺栽培的实践教学是了解社会需求的良好机会 学校里的园艺基地和地方专业的园艺基地相互合作,在让同学拓展知识的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还能够了解园艺专业的行业动态以及社会需求。另外,学生也会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不足,明确自己的目标以及方向,有利于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抉择。

3.4 园艺栽培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爱农情怀 同学们通过园艺栽培实践,可以培养各个方面的能力,如劳动的自觉性,个人的责任感等。从而慢慢的对学农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情怀。

4 结语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进行更加完善的高水平实践教育是农学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条件之一。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实践教学具有很多理论教学没有的特性,例如更加直观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很强的综合性等。以上就是以淮北师范大学2012级园艺专业的问卷调查为参考来对园艺植物栽培学实践所提出来的一系列改革和创新。无论是从实践内容的创新还是从考核方式的创新来看,都是为了能够让同学们更加有效果有激情有兴趣的去参加实践,能够从实践中学到更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同时也让教师更有条理有目的的去引导学生,去帮助学生。相信在未来的园艺发展的道路上,园艺植物栽培学实践教学将成为园艺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要更加完善它,更加丰富它,让它成为学生大学记忆中最有价值的回忆。当然,这也需要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创新,使园艺专业的发展能够更加全面和成熟。

参考文献

[1]文颖强,冯嘉玥,孟焕文,等.《园艺植物栽培学总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2).

[2]陈修斌,杨彬,张春梅,等.“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园艺文摘,2015,10(26):210-211.

[3]肖艳辉,何金明,潘春香.《园艺植物栽培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7):147-148.

[4]蒋卫杰,邓杰,余宏军.《设施园艺发展概况存在问题与产业发展建设[J].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7).

[5]黄炜,逯明辉,李大伟,等.创新教育模式下园田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2011,17(23):14439-14440.

[6]韩春叶,李平,刘艳君.园艺专业花卉栽培学实践教学讨论[J].现代农业,2012,5(1):222-223.

[7][8]高清海,鲍方印,陆晓民.《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3,27(5):17-23.

[8]车树里.《园艺植物栽培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西北[J].职教,.2009,08:54-55.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实践课程
双语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及问题分析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及问题
智能机器人实践课程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民办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改革刍议
基于优势学科的“材料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研究
高职实践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小学语文主题实践课程的实施策略
电工电子实习教学改革与探索
任职院校实践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