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美慧
摘 要:在翻译与跨文化交际中,中外双方的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导致误译、交际失败等问题的出现。语言是人类用于交流的一种任意的言语符号的系统,它是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又是一种文化实践。而交际民族志学则是研究语言人类学的一个重要视角,是社会文化知识和语言关系研究的传统流派之一,用于分析语言在社会文化联系中的使用问题。本文将运用交际民族志学中的一些理论来分析处理翻译中出现的文化点,以减少翻译和交际中出现的误译等常见问题。
关键词:翻译与跨文化交际;交际民族志学;交际能力
一、引言
近年来,中外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国内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可是能达到翻译市场要求标准的人才却不多,其中一部分原因是许多翻译者在翻译时出现误译和交际失败等问题。在翻译与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中外文化背景不同,这些翻译和交际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要用一些方法来分析处理翻译中的文化点,以减少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某些误译及交际失败问题。
二、交际民族志学
交际民族志学是20世纪60年代由海姆斯和甘柏兹最先提出的,该理论是人类学家研究语言现象时所运用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知识和语言关系研究的传统流派之一,用于分析语言在社会文化联系中的使用问题。虽然是20世纪提出的理论,可是对如今的翻译与跨文化交际还是起着重要作用。
中外文化具有许多不同之处,不论是从政治、经济、道德等方面均有不同价值观念,这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这需要翻译者对中西方文化都具有一定的了解。交际民族志注重跟语言交际相关民俗文化方面的因素,这就需要研究者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尽可能地用当地人的眼光解读交际代码和文化意义。在翻译过程中,很多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翻译工作者不了解译入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一些民俗习惯,因此如果运用海姆斯的交际民族志学的相关理论,先了解文化背景,则可更加准确地翻译。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了解一个国家的民俗对交际和翻译有很重要的意义,这不仅适用于跨国交流,同样也适用于本国内不同民族的交流。例如:在中国,宗教间存在一些不同,尤其应说的是清真教,在和他们交际时,忌讳用左手握手、递物等等,因为他们认为左手是肮脏的;在点餐等场合不能点含有猪肉的,猪在清真教中被视为不洁的动物,你也切记不能骂他们是猪,或提起猪的字眼,还有很多和其他民族交际时需要了解的相关民俗文化,尤其像维吾尔族,回族等,在此本文作者就不一一赘述了。在外国也存在一些民俗交际问题,如:在见面打招呼时,外国人通常会说: “How are you?” or “How do you do?”。而在中国见面时,则会说:“你吃了吗?”或者是“你要去哪?”。这两个打招呼的方式都会引起外国人的误解或者反感。国外人很注重隐私,因此,如果问你要去哪,外国人则会很不舒服,觉得这是自己的隐私,不需要向别人解释,相反,在中国,这只是一个见面打招呼,一种寒暄的方式。其实,上面这些都是日常交际中很常见的问题,通过上述例子相信读者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交际民俗志学在翻译和交际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三、例句解析
在一次作业中,老师布置了一篇名为《京剧》的翻译作业,相信中国读者都知道,京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历史,它是中国的国剧,是东方艺术璀璨的明珠,对于这样一种传统文化的翻译,其中必定会出现许多这个民族的一些文化点,如若对此不了解,那翻译出来的东西也很难被外国人所接受。在这样一个翻译作业中,翻译者需要注意情景的选择,需要确定翻译目标以及用何种方式进行翻译。下文作者将针对翻译时出现的一些文化点做具体解释。
例1:京剧演员在舞台上主要使用四种基本的表演形式:唱(唱腔)、念(道白)、做(面部、身体造型和表演)、打(武打)。
翻译1:Peking Opera performers use four basic performance techniques: singing (music for voices in opera), speaking (speaking in opera), acting (facial/ body modeling and performance in opera) and fighting (fighting in opera).
翻译1中,如果中国人看到上述英文无疑可以正确理解原文本想表达的意思,可是外国人看到则会一头雾水。因为中外民俗文化背景不同,这句话是为了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国剧,因此,对“唱念做打”的翻译,最好采用拼音翻译法,直接用拼音翻译,可以更好地让读者了解中国的文化;其次,对于“打”的解释,如果单纯的解释为“fighting”,外国读者很可能会将其理解为打架斗殴,引起误解。因此,下文作者给出了一个较为恰当地翻译。
翻译2:Its actors and actresses use four basic performing methods on stage: chang (music for voices in opera), nian (recitation), zuo (facial and body posturing and acting) and da (martial arts).
以上关于京剧翻译点方面的小例子,作者都是根据民俗志学的相关理论,在了解这个民俗文化背景后,对原文本做出的一些修改与分析,由此,读者应不难发现,在跨文化翻译与交际过程中,民俗志学发挥的重要作用。
总结
在翻译与跨文化交际中,有很多误解、误译以及交际失败等问题存在,这些问题多半是由对文化点不理解或对于目的语国家民俗文化背景的不了解导致,因此,在翻译与跨文化交流中,翻译工作者需运用相关理论分析问题进而给出恰当的译文。而本文作者所述关于交际民族志学的一些理论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理论,仅供大家参考与学习。该理论是人类学家研究语言现象时所运用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知识和语言关系研究的传统流派之一,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减少翻译时出现的误译及文化障碍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Ammon U., Dittmar, N. and Matteier, K.J., Sociolinguistics: 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the Science of Language and Society.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1987. Print.
[2] 陈建平,《翻译与跨文化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3] 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 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 胡文仲,《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