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习动机的培养

2016-04-20 05:07魏晓华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动机学习动机动力

魏晓华

初中语文既是基础学科,又是工具学科。学好语文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如果离开语文,其他学科的学习就会无法进行。所以我们要在初中语文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这样对间接地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有帮助。

一、非智力因素中最积极的因素是动机

我们学习的好坏,虽然有一部分是智力因素造成的,但是更多决定在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学生的积极性是效率的关键所在,所以决定学生学习的效果的不仅仅是智力问题,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培养学习动机的方式

1.目标刺激法。心理学认为,合适的目标有助于人们规定自己的行为方向并为之不断努力。合适的目标就是人的动机,动机是一种诱因。因此,学生学习目标的树立,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明确合理的学习目标,就是学生学习的动机。

在教师的教学过程当中,会遇到学生不做作业的问题,那么我们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呢,笔者认为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地给他一些激励。例如,对于经常完不成作业的同学,可以在保持作业质量的情况下,适当地降低一些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调整学生的学习进度,而且,在学生取得一定的成绩以后要适当地给予鼓励,要做到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要让学生因为鼓励而骄傲。所以就得让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做到因材施教。

2.创建问题情境。我们在课堂的教学中,不能一味地遵循课本知识,要学会适当的变通,要在平淡的学习中学会设置各种问题,让这些问题既能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又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如果难度不适合,那么当教师把学生引到这种问题情境当中时,就会出现不协调的问题,打击学生学习的动力。根据这种情况,就需要老师能够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习进度,适当地提出一些具有意义的情景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3.多表扬和鼓励,少批评和挖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或者表扬的时候,要把握好度,实事求是,否则便会使得效果大打折扣。奖励可以推动学生的学习,但是奖励过多或者过少,都有可能让其失去应有的意义与作用。批评和惩罚往往取决于学生是否努力学习,适当的批评与惩罚,也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但是过分或者不恰当的惩罚,会造成不良的后果,例如过分的惩罚,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

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鼓励与帮助。教师更多地在学生学习时起到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在每个阶段学习以后,对于取得不错成绩的学生,要适当地给予鼓励,让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去继续学习知识,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也要给予鼓励,让学生认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重新鼓起勇气去挑战,这就是给予适当鼓励对学生学习动力地影响。这主要是需要教师的智慧,既能根据学生的情况设置合适的学习课程,又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来进行鼓励教学。这种鼓励教学的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引导学生建立明确、合理的动机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自我肯定。我们想要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内心的想法,就应该在课下时间多一些师生之间交流的平台,让老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让学生通过喜欢老师来对其所教授的学科产生动力,这也符合新课标对课程的要求,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做法,同时在交流中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要求,通过给学生已有知识,让学生为了寻找出正确的答案而不断努力,这样就使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动机。

四、吸引学生的兴趣

中学语文中有很多情景对话的课文,我们可以让学生实际的进行角色分当,或者是通过小游戏的形式来选出学生有感情的进行课文朗读,这样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朗读课文,朗读之后,让学生再默读一遍,独立思考,欣赏评析课文当中的意境,使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更加浓郁。

中学是学生生涯的过渡期,我们不能在按照原来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学习动机一一抹杀,我们要不断地创新,相信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动力,能够为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带来更好的成绩。而且,在激励学生学习动力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作者单位:江西省安远县思源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动机学习动机动力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动机比能力重要
锻炼动机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参与积极性的影响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消费者购买动机分析
阳光动力
动力船
The Ways of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