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014年我国护理工作量测量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2016-04-20 05:38李继平
护理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测量方法

王 聪,李继平



2009年—2014年我国护理工作量测量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王聪,李继平

Metrological analysis of nursing workload measurement research in China from 2009 to 2014

Wang Cong,Li Jiping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Sichuan 610041 China)

摘要:[目的]了解近5年我国护理工作量测量方面研究的发展状况。 [方法]以“护理工作量”和“测量”或“测定”为关键词,检索2009年以来的中文文献,对文献数目的年度变化、研究类型、测量方法、研究目的等进行分析。 [结果]筛检出研究类文献43篇,文献数目随年度变化整体呈增多趋势;研究测量方法以工时测定法(57.45%)为主;研究目的主要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46.77%);研究开展地区主要分布在四川、上海、江苏。[结论]近几年国内的护理工作量测量研究层出不穷,产生了一些结论和成果,但还有不少的问题。科学准确地测量护理工作量从而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仍是目前护理工作量测量研究最应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文献计量学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护士人力资源不足、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也日益显著。护理工作量在衡量护理工作强度、配置护理人力资源、计算护理成本与收费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准确而有效地测量护理工作量能够正确地反映护士的工作强度和科室的工作状况,从而促进护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护理成本的合理核算,并且能够提高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满足病人的需求,体现护理学科的科学性。本文通过检索国内2009年以来护理工作量测量相关的研究文献,对所检索文献的数量年度变化、研究类型、测量方法、研究目的、开展地区分布和科室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以评估近5年我国在护理工作量测量方面各种研究的发展状况,为护理工作量测量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1检索方法

以“护理”“工作量”为主题词或关键词进行检索,再分别以“测量”“测定”为关键词进行二次检索,以2009年—2014年为限定时间,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获得文献114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获得文献84篇、检索万方数据库获得83篇,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获得23篇,经去重逐一阅读后,获得研究类文献43篇。将相应信息录入Excel 2013软件建立数据库,对文献的数目年度变化、研究类型、测量方法、开展地区、开展科室、研究目的等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研究文献年度变化2009年—2014年国内共发表护理工作量测量的研究类文献43篇,平均每年7.2篇,文献数量随年度变化整体呈增长趋势,以2012年最多,文献数量为10篇。具体研究文献与年度变化情况见图1。

图1 研究文献年度变化

2.2文献研究类型构成43篇文献中观察性研究36篇(83.72%),实验性研究7篇(16.28%),研究类型以观察类研究为主。其中实验类研究多用于人力资源配置前后的护理效率对比以及不同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的效果比较。

2.3研究文献地区分布以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和研究开展地区为标准,2009年—2014年发表的研究类文献一共来自19个省市自治区。研究开展地区多集中在四川、上海、江苏等地,其中又以四川和上海最多,为5篇。具体地区分布情况见图2。

图2 研究文献地区分布

2.4研究文献科室分布研究对象范围可分为全院多个科室护理工作量测量和单一科室护理工作量测量。43篇文献中,全院范围开展的研究有19篇,而单一科室测量中则以ICU最多,为9篇,其次为精神科、手术室等。具体科室分布情况见图3。

图3 研究文献科室分布

2.5测量方法构成对近5年研究类文献中所使用的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进行统计分析,43篇文献中共使用各种测量方法47种次。工时测量法使用达27次(57.45%),而工时测量法中又以观察法更为常用,有19次(31.91%)。其次为护理活动评分法(NAS)(6次,12.77%)和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治疗干预评分系统(TISS)法(5次,10.64%)。其他护理工作量负荷权重法、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分级法等也有研究使用,但相对较少。具体测量方法构成见表1。

表1 测量方法构成情况(n=47)

2.6研究目的构成43篇文献中,提及的研究目的共62种次,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研究目的的研究最多,有29次(46.77%),其中具体内容又包括人力资源配置模型的构建、人力资源配置状况的现状调查、优化前后效率对比等。护理工作量的测量有19次(30.65%),具体多为不同科室、不同护理等级或针对不同分级病人的护理工作量比较分析,以及某些科室独有护理操作的工作量测量。设计测量方法或者新型测量方法的评估研究有9次(14.52%),为护理成本进行估计的研究有2次(3.23%)以及其他目的3次(4.84%)。见表2。

表2 研究目的构成情况(n=62)

3讨论

3.1研究文献年度变化近5年来,人力资源配置的相关研究和文献层出不穷,护理工作量测量的研究也不断涌现,并整体呈增长的趋势。从研究内容分析,2012年之前多为全院范围内开展的调查研究,主要以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目的,2012年之后,研究类型和内容范围均有所扩大,2012年护理工作量测量的相关研究有10篇,其中实验对照性研究就有4篇,而以各项专科护理工作量测量、新型测量方法的设计评估和对比等为研究目的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3.2研究文献分布情况目前,护理工作量测量的研究总体较少,主要集中于四川、江苏、上海等地,可能与工作量测量研究在这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受到重视与推广有关[2]。而其他地区的研究相对滞后。43篇文献中所开展研究的医院,仅有3篇文献的研究对象包括了二级甲等医院的护士,其余全来自三级甲等医院或高等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这一方面体现了这些大型医院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相对较强,从事该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多,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护理工作量测量的研究在中小型医院这部分仍有较大的空白。而开展研究的专科科室也主要集中于ICU、精神科、手术室等科室。

于卫华等[3-5]的研究提示了不同级别医院、不同科室的护理工作量有所不同,因此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比例也应有所不同[6]。面对我国目前护理工作量测量研究地区分布不均,中小医院研究空缺、专科研究普及较差的情况,上级部门需要加以正确引导和重视并加大推广力度,促进护理工作量测量的相关应用研究顺利实施。

3.3测量方法使用分析从测量方法构成情况可以看出,近5年我国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做了大量的研究,各医院所采取的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不尽相同。其中,工时测量法作为我国第一种系统测量护理工作量的方法,也是目前我国医院最常用的一种测量方法[3]。护理项目工时测量法可细分为自我记录法和观察法,观察法使用更为普遍。国内现阶段运用的工时测量法仍有不少的问题,缺乏成熟、系统的测量工具和体系:一方面,测量研究项目由各医院自行设计,不同学者对于护理工作内容的分类方法存在差异,护理工作项目的数量和内容也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护理工作范畴的延伸在不断增加。如直接护理项目,1980年设定为31项,2002年为45项,2005年增加到68项,而2008年则扩展至172项;相对应的间接护理项目,也经历了1980年27项、2002年33项、2008年64项的不断增长的变化[7-10]。护理工作量并不完全是由体力工作组成,认知工作也构成相当一部分的整体护理工作量,国内的条目却很少涉及认知工作方面。另一方面,大部分医院设计的测量量表未经过信度和效度评价,研究结果缺乏说服力和可信度。

近5年研究中工时测量法所占比重为57.45%,相比于早先1986年—2010年统计的71.43%有所下降。 而增长较多的测量方法则为针对ICU护理工作量测量的治疗干预评分系统法和护理活动评分法,这与近年来单一科室测量研究以ICU为主要科室的现象相一致,说明现阶段国内ICU护理工作量测量相关问题受到了较广泛的关注,而ICU作为危重病人集中监护治疗的特殊病房,对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也的确高于其他科室。除此之外,护理工作量负荷权重法、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分级法等方法也有少数研究使用。

总的来说,基于工作负载的测量只考虑病人的特征,如病人的数量、护患比、病人分级等,却没有考虑到护士自身的特征和环境交互的影响。测量研究应结合护士自身的特征来评估护理工作量,而不仅仅是基于护理操作的数目大小[11]。目前护理工作量测量仍未有统一的测量方法,国内护理人员也对各种不同的测量方法做了尝试和研究,设计出一套能够灵活地结合实际,简单、易行且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测量方法,也是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3.4研究目的构成分析研究显示,现阶段我国护理人员所承担的护理工作量过大与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有很大关系。近年来,随着护理工作的范畴、内涵及病人需求的变化,人力资源配置方法在护理领域得到了充分完善和发展[12]。根据临床实际需要设定护理岗位,调整护理人力资源的编配体制的方法是解决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不足的关键[13],而决定护士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就是护理工作量[14]。近5年的研究文献中,优化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也是护理工作量测量最主要的研究目的。就研究的结论分析,近年来各种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一定效果,对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起到较大的促进。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仍存在着操作项目界限不清、适用范围小、不具有可比性等特点。

以护理工作量测量为研究目的的研究也较多,此类研究主要分为两个内容:一为评估专科医院独有、某些专业科室独有、不同时段或班次的护理操作的护理工作量。如:张翠娣等[15]对中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就显示目前中医医院一直沿用西医医院护理人员的配置标准,未能体现中医护理工作的特色以及特殊要求,使得床护比这一矛盾更加突出。二为结合护理工作量的测量情况,研究其他的护理问题。应用护理工作量测量结果来指导临床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也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内容。陈响红等[16]也对精神科的专科护理工作量进行了测量,并以此进行护理人员的调整。但也有研究仅局限于护理工作量的测量,测量过程设计粗糙、对结果缺乏临床应用和反馈,反映了目前国内护理工作量测量研究参差不齐的现状。

测量方法评估相关研究主要是各种新型测量方法的测量评价,包括国外应用较广但尚未在国内推广的测量方法和国内自行设计的测量方法。廖常菊等[17-19]就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评估了治疗干预评分系统-28(TISS-28)和中文版护理活动量表在ICU护理工作量评估中的应用,并对比了二者的特点和评估效果的一致性。刘霞等[20]结合医院信息系统(HIS)对护理工作量进行实时统计,运用HIS的特点,结合各科室测算的护理工时进行护士日人均工时计算,以便实时、准确地提供护理工作量化指标,达到护理人员的动态调配,从而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随着HIS系统在国内各医院的广泛应用,新型的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也应该与HIS系统相结合,这样护理工作量信息的获得便会更加方便,数据也更加客观、准确,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临床护士和护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荷,提高了工作效率。护理管理者在变革时需实时实地观察分析信息技术对工作量的近期和远期影响,及时调整护理人力,科学核算护理成本,实现精细化管理[21]。

4小结

近几年,国内的护理工作量测量的相关研究层出不穷,也产生了一些结论和成果,但与国外的研究相比,我国的护理工作量测量研究还有着不少的问题:研究设计缺乏科学性和理论支持;研究方法侧重护理工作量的“数量”概念,而忽略了护理工作量的“质量”因素;研究结论适用范围小、不具有可比性等。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人们对医院诊疗技术要求的不断增高等诸多因素产生的护士的实际工作量增多的问题,需要科学准确地测量护理工作量从而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然而如何建立一种省时、省力、准确、有效的测量方法,并运用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护理工作量测量、护理成本估计等方面,现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进霞,李国宏.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研究进展[J].现代医学,2012,40(3):368-370.

[2]曾翠,王曙红,冯晓敏,等.我国护理工作量测量相关文献计量学分析[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1,26(9):89-91.

[3]于卫华,林丹.内外科优质服务示范病房直接护理时间比较研究[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1,26(12):11-13.

[4]杨丽娟,刘静.某医院不同科室护理工时测量及分类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9):58-61.

[5]陆小英,叶文琴,曹洁.上海市各级医院普通病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7):21-23.

[6]胥小芳,张海燕.工时测量法在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6):71-74.

[7]刘金峰,吴奇飞,郭燕红,等.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和对策[J].中国卫生资源,2003,6(6):246-248.

[8]成翼娟,谷波.综合医院直接、间接护理时间测量探索[J].华西医学,2003,18(1):17-19.

[9]刘华平,巩玉秀,么莉,等.护理工时测量方法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0):27-29.

[10]赵光红,阮满真.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工作量测量项目的框架构建[J].护理学杂志,2008,23(19):4-6.

[11]Pickett J.Critical thinking a necessary factor in nursing workload[J].American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2009,18(2):101-101.

[12]王蕾,范玲,孙跃华.医院护理人力测量及配置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2,26(4B):968-972.

[13]叶文琴,杜萍.上海市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人才需求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6,6(11):14-18.

[14]Morris R,MacNeela P,Scott A,etal.Reconsidering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nursing workload:literature review[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7,57(5):463-471.

[15]张翠娣,鲁剑萍,陆静波,等.中医医院护理工作量及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J].上海护理,2010,10(4):13-16.

[16]陈响红,刘惠蓉.精神病专科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与实效性[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3):2985.

[17]廖常菊,杨明全,邹雪梅,等.治疗干预评分系统-28 在 ICU 护理工作量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J].护理研究,2012,26(3A):641-643.

[18]温晓平,廖常菊,明淑兰,等.不同量表在测量 ICU 护理工作量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6):4-5.

[19]明淑兰,廖常菊,张会礼,等.NAS 联合 TISS-28 测量三级甲等医院综合 ICU 护理工作量[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1):56-57.

[20]刘霞,莫蓓蓉,阮宏兵.护理工作量标准化指标的测定与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11):1425-1427.

[21]陈红,蒋红.护理工作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3,28(5):90-93.

(本文编辑孙玉梅)

(收稿日期:2015-07-14;修回日期:2016-03-12)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10.036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4A-1264-04

作者简介王聪,护师,硕士研究生,单位: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继平(通讯作者)单位: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猜你喜欢
文献计量学测量方法
基于OpenCV的车身匹配间隙测量方法
航空发动机推力测量方法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1~2013年文献计量学指标分析
《广西民族研究》创办30年来刊发文章的回顾与展望
中文图书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应变原理随钻钻压测量方法研究
一种高效的PCB翘曲度测量方法
一种星上微振动引起像移量的测量方法
基于压电激振的弹性模量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