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与其安全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2016-04-20 05:41:13潘颖丽
护理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安全文化认知护士

杨 伟,潘颖丽



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与其安全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杨伟,潘颖丽

摘要:[目的]了解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和安全行为的现状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与安全行为量表对624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总均分为(3.94±0.42)分;护士对患者安全的行为表现总均分为(4.44±0.49)分;护士对患者安全行为表现与其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呈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人口学变量后,患者安全文化认知可独立预测安全行为总变异的28.5%。[结论]护理管理者可加强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促进其对病人的安全行为表现,从而确保患者安全。

关键词:护士;患者安全;安全文化;安全行为;认知;

Correlation research between nurses’ cognition on patients safety culture and their safety behaviors

Yang Wei,Pan Yingli

(Dongchang College of Liaocheng University,Shandong 252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know about the status quo of nurses’ cognition on patients safety culture and their safety behaviors and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Methods:A total of 624 clinical nurse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hospital patient safety culture scale and safety behavior scale.Results:The total score of patient safety culture cognition of nurses was 3.94±0.42;while the total score of their safety behaviors was 4.44±0.49.It showed that there wa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atient safety culture cognition of nurses and their safety behaviors.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atient safety culture cognition could independently explain 28.5% of the total variance of the safety behaviors after controlling demographic variables.Conclusion:Nursing managers could strengthen nurses’ cognition on patient safety culture and promote their safety behavior of patients,so a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Key wordsnurses;cognition;patient safety culture;safety behavior;cognition

安全文化是个人或机构行为的一种整体模式,以共同的信仰和价值为基础,不断努力,将服务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患者伤害降至最低[1]。它的调查起源于美国医学会(IOM)1999年发表的“是人就会犯错误”的报告,该报告指出:美国每年大约有98 000人死于医疗差错,引起医疗机构对改善患者安全的高度重视,同时提出安全文化建立可有效避免或降低差错及意外事件的发生,并建议医疗机构可通过测评安全文化以促进其现状的积极转变[2]。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AHO)更是将每年进行安全文化测评加入到2007年患者安全年度目标之中[3]。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是由Singer等[4]于2003年首次提出,可以理解为希波拉底的格言“无损于病人为先(first do no harm)”,是指医疗机构为实现患者安全而形成的员工共同的态度、信念、价值观及行为方式。通过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评估,发现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隐患,从而为事故预防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前摄性管理工具,提高患者安全管理。安全行为是受一个机构的社会信仰及对安全的态度所影响的,而这些信仰和态度可约束从业者的思想和行为,减少差错和事故的发生[5]。国外相关研究显示:安全文化与安全行为之间有相互影响的关系[6]。近年来,尽管国内有不少关于安全文化的研究,但大多数集中于核能、航空、煤电等行业,安全文化与安全行为的关系在这些行业中也得到了证实。但是,在医疗领域,缺乏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与安全行为的研究。而护士与病人接触最频繁,为病人提供的治疗和服务最多,在患者安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调查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和安全行为现状,探讨两者的关系,为护理管理者加强护士的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水平,促进其安全行为的落实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为描述性相关性研究,2013年7月—12月,研究者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第一阶段:从辽宁省沈阳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中,按照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3所医院。第二阶段:根据每所医院护理部提供的符合条件的护士总数,将样本量按3所医院护士的构成比进行分配后,每家医院再按照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重症监护室、急诊科这6类临床科室中护士的比例,计算出每类科室所要抽取的护士数,从每所医院6类科室中分别随机抽取1个~4个病区。第三阶段:将抽样病区中1周内在岗的符合条件的所有护士整群纳入。纳入标准:沈阳市三级甲等医院的在职、注册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年及以上;愿意参加本课题研究。排除标准:从事非临床工作护士;临床进修生、实习生;调查期间因休假、外出进修等原因无法完成问卷填写的护士。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征得医院护理部同意后,采用问卷调查法,由研究者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填写注意事项及问卷的匿名性和保密性,在取得护士的知情同意后进行问卷调查,1周内收回。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662份,回收646份,回收率97.58%,剔除存在空白条目、回答存在明显规律的22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624份,有效率96.59%。

1.2.2调查工具本研究的问卷调查表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安全行为量表。在正式发放问卷前,在所选医院共选取了30名护士进行了小样本预调查,以计算每个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

1.2.2.1一般情况调查表根据研究目的,查阅大量文献,自行设计护士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护理工作年限、所在科室、在目前科室工作年限、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称、职务、聘任类型、是否带教学生、班次。

1.2.2.2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采用美国卫生保健研究和质量机构(ARHQ)于2004年11月发布的医疗保健机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Hospital Survey on Patient Safety Culture,HSOPSC),由国内学者李漓等[7]于2009年翻译成中文版。主要用于评估医院工作人员对患者安全问题、医疗错误及事件报告的看法,医疗保健机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Cronbach’s α≥0.60,信度系数为0.60~0.84)和效度(各安全文化维度的结构效度为0.23~0.66)[8]。李漓等[7]对国内613名护理人员进行了调查,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9,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量表共有42个条目,测量科室内团队合作、管理者促进安全的期望与行动、组织学习与持续改进、对患者安全的管理支持、对患者安全的总体感觉、对错误的反馈与沟通、沟通的公开性、事件报告频率、科室间协作、人员配置、交接班与转科、对错误的非惩罚性反应12个维度,每个维度3项或4项,采用Likert等级计分,按1分~5分共5个等级,得分越高,表示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越高。其中对错误的反馈与沟通、沟通的公开性、事件报告频率3个维度使用频率选择“从不(1分)”到“总是(5分)”,其余9个维度,同意程度选择为“非常不同意(1分)”到“非常同意(5分)”;另有2个单条目测量对本科室患者安全等级总体评价及在过去12个月里报告事件的数量。本研究中HSOPSC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9。

1.2.2.3安全行为量表采用戎晏甫于2009年根据Shih等[9]安全行为问卷内容,翻译修订而成的安全行为量表,并对207名护理人员进行了调查,其Cronbach’s α数为0.915,本量表的12个条目和总量表分的相关系数为0.466~0.775,因素分析萃取1个因素,累积可解释变异量为55.60%[10]。题项内容采用Likert 5点计分法,由填写者依据实际情况勾选最适当的项目。故每一题按1分~5分给予计分,依感受程度强弱:1分表示“从来没有”、2分表示“很少”、3分表示“有时候”、4分表示“大部分”、5分表示“总是”,填写者在此部分得分越高,表示填写者对于安全行为表现越佳。本研究中安全行为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9。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处理。统计采用描述性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层回归分析法,检验水准为P<0.05。

2结果

2.1护士的一般资料调查的624名护士,以女性为主,占总数的94.9%;年龄为19岁~52岁(29.85±6.73);工作年限为1年~30年(7.75年±7.06年);学历中专21人(3.4%),专科277人(44.4%),本科及以上326人(52.2%);急危重症科165人(26.4%),手术科室221人(35.4%),非手术科室238人(38.1%);未婚252人(40.4%),已婚372人(59.6%);护士341人(54.6%),护师190人(30.4%),主管护师及以上93人(14.9%);护士597人(95.7%),护士长及以上27人(4.3%);合同制护士501人(80.3%),在编护士123人(19.7%);无带教学生/进修生350人(56.1%),有带教学生/进修生274人(43.9%);倒班护士396人(63.5%),白班护士228人(36.5%)。

2.2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得分情况本研究中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总均分为(3.94±0.42)分,各维度得分:科室内团队合作(4.43±0.59)分、管理者促进安全的期望与行动(4.31±0.54)分、对错误的反馈与沟通(4.40±0.60)分、组织学习与持续改进(4.26±0.57)分、对患者安全的管理支持(4.13±0.67)分、交接班与转科(3.97±0.68)分、科室间协作(3.59±0.69)分、对患者安全的总体感觉(3.80±0.64)分、沟通的公开性(3.70±0.78)分、事件报告频率(3.49±1.02)分、对错误的非惩罚性反应(3.31±0.81)分、人员配置(3.24±0.75)分。

2.3护士对患者安全行为表现得分情况护士对患者安全的行为总均分为(4.44±0.49)分,每项条目均分介于3.73~4.71之间,表明护士对患者安全行为表现,整体上介于大部分与总是之间。以“涉及任何治疗或照护病人活动时,我总是主动辨识病人身份是否正确”得分最高,平均分为4.71分;“我会去注意同仁是否遵守安全规定”得分最低,平均分为3.73分。

2.4影响护士对患者安全行为表现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1)

表1 护士对患者安全行为表现的单因素分析结果±s)

2.5护士对患者安全行为表现与其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相关性分析将护士对患者安全的行为总分与其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护士对患者安全行为表现与其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总体呈正相关(r=0.541,P<0.01),与各维度得分也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62~0.472。“管理者促进安全的期望与行动”“对患者安全的管理支持”与安全行为呈正相关(r=0.452,P<0.01;r=0.471,P<0.01),“组织学习与持续改进”“对错误的反馈与沟通”与安全行为呈正相关(r=0.387,P<0.01;r=0.472,P<0.01),“沟通的公开性”与安全行为呈正相关(r=0.272,P<0.01),“交接班与转科”与安全行为呈正相关(r=0.369,P<0.01),“人力配置”与安全行为呈正相关(r=0.163,P<0.01)。

2.6护士对患者安全行为表现与其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确定了一般人口学特征和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水平与其对患者安全行为表现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明确其对护士对患者安全行为表现的影响作用,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安全文化认知对护士对患者安全行为表现的影响。将护士对患者安全行为总分作为应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第一层:投入单因素分析有差异的人口学变量,并对多分类变量职称进行哑变量设置。职称以护士为对照组,其余转换为哑变量。第二层:控制社会人口学变量,引入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排除社会人口学变量对安全行为的影响,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总分对安全行为总变异的解释力为28.5%,见表2。

表2 护士对患者安全行为表现的分层回归分析(n=624)

3讨论

3.1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现状本研究结果显示,护士整体的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水平在中等水平以上,护士对医院组织管理的满意度较高,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与国内许乐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临床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总体水平较为理想。12个维度中以科室内团队合作维度得分最高,与国内多项研究结果一致[12-14]。临床护理工作的特点是为病人提供连续的无缝隙连续的护理服务,所以更加注重护士的团队协作能力。本研究表明护士深切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高效性和协同性在保障患者安全方面的突出作用,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被调查医院的团队协作氛围,体现了患者安全文化的建设情况。人员配置维度得分最低,表明护士人力资源短缺是医院安全管理中待改进的重点环节。国内的研究显示,超过一半的护士认同护士配置不足[7,12,15-17]。Talsma等[18]的研究显示,护士人力配置与患者安全是密切相关的,提示可以通过增加护士人力配置来改善患者安全管理。

3.2护士对患者安全行为表现现状护士对患者安全行为表现方面,整体上介于大部分与总是之间,表明护士对患者安全的行为表现较正向。与戎晏甫[10]的研究结果相符。12个条目中,以“涉及任何治疗或照护病人活动时,我总是主动辨识病人身份是否正确”得分最高,平均分为4.71分,表明护士在照顾病人时,辨识病人身份是很重要的。“我会去注意同仁是否遵守安全规定”得分最低,平均分为3.73分,显示护士对于同仁是否遵守安全规定,不太注意,考虑可能是因为同仁之间的关系给予部分压力。

3.3护士对患者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

3.3.1一般资料对患者安全行为表现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白班护士较倒班护士有较佳的行为表现,正式在编护士较合同制护士有较佳的行为表现,与何清幼[19]研究结果一致。护士长和主管护师及以上者有较佳的行为表现,也与何清幼研究结果相似。考虑到主要原因是白班和在编护士大多数为科室管理者,因承担着医院临床规范建立的责任,间接影响其安全行为。同时也提示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倒班及合同制护士有关患者安全的培训教育,减少人为的疏失及意外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3.3.2患者安全文化认知对安全行为表现的影响

3.3.2.1护士对患者安全行为表现与其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相关性护士对患者安全行为表现总分与其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总分的Pearson系数为0.541,表明了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水平较高的护士其对患者安全的行为表现也较佳,反之亦然。

“科室内团队合作”与安全行为呈正相关(r=0.369,P<0.01),表明护士团队合作情形好其对患者安全的行为表现就较佳;“管理者促进安全的期望与行动”“对患者安全的管理支持”与安全行为呈正相关(r=0.452,P<0.01;r=0.471,P<0.01),表明如果有管理者的支持或给予回馈,护士对患者安全的行为表现就越佳;“组织学习与持续改进”“对错误的反馈与沟通”与安全行为呈正相关(r=0.387,P<0.01;r=0.472,P<0.01),表明护士如果能学习新的有关患者安全的知识,并提升相关的问题,其对患者安全的行为表现就较佳;“沟通的公开性”与安全行为呈正相关(r=0.272,P<0.01),表明护士彼此之间有开放的沟通通道,其对患者安全的行为表现就较佳;“事件报告频率”与安全行为呈正相关(r=0.223,P<0.01),表明如果不良事件被通报的频率高,护士对患者安全的行为表现就较佳;“交接班与转科”与安全行为呈正相关(r=0.369,P<0.01),表明护士在交接病人时,交接事项越完整,护士对患者安全的行为表现就越佳;“人力配置”与安全行为呈正相关(r=0.163,P<0.01),表明如果有足够的护士应对工作,可促进其对患者安全的行为表现。

3.3.2.2护士对患者安全行为表现与其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回归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控制人口学变量对护士对患者安全行为表现的影响后,患者安全文化可解释安全行为总变异的28.5%(P<0.01),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548。说明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对其安全行为表现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是改善护士对患者安全行为表现,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途径。

4小结

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水平较高,安全行为表现较正向。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能影响其对患者安全的行为表现,且在安全行为表现中发挥正向作用。提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加强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促进其对病人的安全行为表现,从而确保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Spaeth RG.患者安全文化的发展和运作[J].中国医院,2005,9(12):7-8.

[2]Kohn LT,Corrigan JM,Donaldson MS.To err is human:building a safer health system[M].Washingto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9:22.

[3]Pace WD.Measuring a safety culture:critical pathway or academic activity?[J].Journal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2007,22(1):155-156.

[4]Singer SJ,Gaba DM,Geppert JJ,etal.The culture of safety:results from an organization-wide survey in 15 California hospital[J].Qual Saf Health Care,2003,12(2):112-118.

[5]Colla JB,Bracken AC,Kinney LM,etal.Measuring patient safety climate:a review of surveys[J].Quality and Safety in Health Care,2005,14(5):364-366.

[6]Hãvold JI,Nesset E.From safety culture to safety orientation:validation and simplification of a safety orientation scale using a sample of seafarers working for Norwegian ship owners[J].Safety Science,2009,47(3):305-326.

[7]李漓,刘雪琴.护士对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的评估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304-307.

[8]Sorra J,Nieva VF.Hospital survey on patient safety culture.AHRQ Publication No.04-0041[M].Rockvile,MD: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2004:1.

[9]Shih CP,Chang LY,Chen JC,etal.The factors influencing safety behavior of medical staffs in emergency room of a medical center in Taiwan[J].管理學報,2008,25(4):451-465.

[10]戎晏甫.患者安全文化与安全行为间关系之探讨[D].台北:慈济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2009:44.

[11]许乐,姜贺.临床护理人员安全文化的现状与对策[J].护理学报,2011,18(4):40-43.

[12]邓华梅.护理人员对病人安全的认知与护理文化的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17-18.

[13]周娟.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对病人安全文化认知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9:21-22.

[14]刘玉娥.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的感知及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现状调查[D].衡阳:南华大学,2011:14.

[15]向家艮,刘可,尤黎明,等.广州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对病人安全文化现状的认知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6):392-394.

[16]刘义兰,张亮,许娟,等.护理人员医院安全文化评价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8,23(23):45-47.

[17]田欢欢,刘华平,赵瑾,等.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对病人安全文化的认知[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4):255-257.

[18 ]Talsma AN,Grady PA,Feetham S,etal.The perfect storm:patient safety and nursing shortages within the context of health policy and evidence-based practice[J].Nursing Research,2008,57(1):S15-S21.

[19]何清幼.医疗工作人员的病人安全认知、态度与行为间关系之探讨[D].台北: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疗机构管理研究所,2010:144-146.

(本文编辑孙玉梅)

(收稿日期:2015-05-20;修回日期:2016-03-14)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10.010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4A-1185-05

作者简介杨伟,助教,硕士研究生,单位:252000,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潘颖丽单位:11003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猜你喜欢
安全文化认知护士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10期)2022-11-12 02:41:18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9期)2022-09-23 08:02:56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8期)2022-08-25 05:51:14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7期)2022-07-28 08:21:54
浅谈电力基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HSE管理体系下的石油企业安全文化探析
青年时代(2016年20期)2016-12-08 17:47:01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6:01:13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00:16:48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浅议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经营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9:4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