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兴华
我国清代小说《镜花缘》里面讲述了一个“两面国”的故事:“两面国”中人天生两张脸,面对着人一张脸,背着人却是另一张脸。对那些“儒巾绸衫”者,便可“和颜悦色,满面谦恭”;而对那些衣衫破旧者,却冷冷淡淡,话无半句。事实上,当前现实生活中,不少贪腐干部何尝不是这副模样的“两面人”?2015年2月17日,山东省委原常委、济南市委原书记王敏因涉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亲友经营活动谋取利益,在干部选拔任用、企业经营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折合人民币2000余万元等问题,经中央纪委审议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王敏开除党籍处分;将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并于2016年2月15日被公诉。这位王敏就是“两面人”的典型。在同事眼中,他是个工作勤勉、作风正派的干部,“他是个工作狂,经常大晚上的在办公室加班加点”;但是在遵规守纪的表象背后,无人之处,隐藏的却是他目无法纪、贪腐成性、滥用权力,而且包养情妇、生活堕落。“台上一套,台下一套,说一套,做一套;人前是人,人后是鬼……”这样典型的“两面人”特质,耐人寻味,其警示作用之大,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领导干部深思。
“脸谱”一:表面中规中矩、背后我行我素
古人说:“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规矩,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约束,一种准则。“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如果不讲规矩、无视纪律、不守底线,必然“触电”“踩雷”,甚至滑向无法自拔的、腐败堕落的深渊。王敏经常把“守纪律、讲规矩”挂在嘴上,曾一再大讲领导干部必须“要深刻理解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严肃性,时刻紧绷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可谓情真意切、语重心长。就在他落马当天,王敏在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大会上作廉政警示教育报告的报道,仍然充斥济南市媒体的头版,甚至头条。而这些报道却无一例外地告诉群众,这是一个“黑色幽默”。
王敏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将许多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讲在会议上、写在文章里。在用人方面,他大讲“坚决整治买官卖官、跑官要官、拉票贿选和突击提拔干部等问题”;在反腐方面,他大讲“要始终保持查办案件的强劲势头,对腐败分子,不论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坚决惩处”。王敏这些义正言辞的讲话,表面上振振有词、热热闹闹,但在内心深处,他却无视党纪法规,就在党的十八大以来这种“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严惩腐败的高压态势下,他依然顶风违纪、不收手不收敛。在办案机关查扣的王敏及其家人所收受的钱物中,在十八大以后其收的各类购物卡就多达173张,占王敏收受购物卡总额近26%;他收受商人、官员等各色人等贿赂200余万元,占其受贿总额的12.1%。同样,在十八大后,他还为一己私利,把党的政治纪律当作“耳旁风”,多次找山东省某市主要领导,请其为自己女婿和他人合办的公司弄地搞开发。在王敏的撮合下,该领导选中了该市最好的一块多达150余亩的土地给王敏女婿使用。
“脸谱”二:表面坚信马列、背后丢弃党性
王敏经常自诩对党忠诚。一些熟悉他的人说,“他感情丰沛,每当讲起这些,总是慷慨激昂、热血沸腾,甚至放言‘有谁对党不敬,我会同他拼命’。”王敏常常对身边的人讲起,自己从小出身于革命家庭,其父亲在战争年代曾光荣入党,牛棚的岁月告诫子女要“相信组织”。王敏幼儿园时就高唱党的光辉,共产党和毛主席是他最早认识的几个字。在入党时,王敏兴奋得整夜与人长谈,在田野上彻夜激动奔跑,并立志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后来,在党的教育培养下,他从知青到大学,由党政机关普通员工到高级领导干部,承担起了治理一方的责任。2009年,在总策划拍摄电视连续剧《知青》时,王敏为突出显示自己是一个有信仰、有追求、有奉献的共产党人,要求该电视剧突出为集体、为理想、为他人这个主题。除此之外,王敏还为《知青》主题曲《曾经》作词。“难忘那苍茫岁月/呐喊着温暖的春天/磨练伴随着无怨无悔/展开人生的风帆”。他喜欢看红色的影片,每当看到片中那些英雄人物奋不顾身,看到一些革命烈士壮烈牺牲,王敏都会泪流满面、激动难抑。就连他的妻子都曾感到疑惑,这些红色影片王敏几乎没有遗漏地全都看过,有的电影还看过几遍、十几遍甚至几十遍,依然次次感动至此。可当审查人员问他,既然常常看红色影片,会不会主动联系其所作所为去反思?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不会的,从来不会。看电影时的感动是真的,但看过后自己想做啥还做啥。”
“危者,嗜欲之心,如堤之来水,其溃甚至,一溃则不可复收也。”经常标榜自己是理想主义者的王敏,其在人前“信誓旦旦”,经常做足表面文章,然而却把革命理想束之高阁,仅仅作为精神偶像,却从未真正地将其作为自身的行动指南和行为遵循。随着自己职务的提升,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随着各种诱惑的增多,他理想坍塌了、党性丢弃了、信念动摇了,导致经济上贪婪、政治上变质、生活上腐化、道德上堕落!慢慢地,王敏产生了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苦尽甘来、攀比奢靡的情绪。1992年,当从美国参加培训班回到北京,王敏经熟人介绍,和几个老乡、商人赵某一起去豪华酒店吃喝玩乐,虽然尽管只是一面之交,他却就“入乡随俗”初步滑入了腐化堕落的泥潭。后来,那位老乡熟人又多次带王敏去高档场所玩乐,让王敏欲罢不能。也正是从那时起,在王敏头脑中悄然种下了贪欲的种子,并畸形快速膨胀起来。他觉得,好不容易熬过了前几十年那么苦的日子,改革开放后生活条件好了,必须尽量好好享受,把失去的欢乐时光补回来。王敏精心营造自己家庭舒适的小环境,曾要求赵某为其出资100多万元进行高档装修。“恶之花”以绽放的姿态,不断召唤着王敏,他一步三回头,摇摆过,怀揣着些许惊恐和懊悔,后怕过,但在欲望和侥幸的推动下,他却一步步走了下去,越走越快。慢慢地时间长了,王敏头也不回了,他完全丧失了党性原则,习惯性地麻木了,彻底堕落了。
“脸谱”三:表面严管苛责、背后“一家两制”
在王敏同事眼里,他对下属向以严厉著称,不仅不接受下属的请托事项,更不允许搞“乌烟瘴气”,尤其是对工作搞不上去的部门和当事人毫不客气。王敏上一任秘书戚某跟着他一路摸爬滚打,一干就是九年,期间有三次提拔机会,但他却明确表态不能“特殊照顾”,因此直到2012年,秘书戚某才得以任用。王敏从来不允许戚某或其他秘书帮别人请托私事或者转送礼物,秘书们知道了他的脾气,时间一长,也都不敢这么做了。与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经常拿秘书当作“心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腐俱腐不同,王敏对其身边的秘书管教的特别严格。让戚某大感意外的是,就是王敏这样一位平时“严于律己”的领导,其背后却追求享乐、大肆敛财。
在担任济南市委书记职务后,王敏曾在市委大会上明确讲,济南市的所有干部都不要去他家里。他不在家时,有的干部送了东西,他也都马上退回去。由是一来二往,济南市里的干部就没人敢给王敏送礼了。然而,王敏的所作所为,仅仅只是为了在身边工作人员以及下属面前去极力塑造他自身的一副清正廉洁形象,在对家人方面,王敏却是娇宠纵容、千依百顺的另一副模样。他不仅自己在生活上奢靡无度,还带领全家人“有福同享”,步入了“赌不厌多”“住不厌精”“购不厌累”的贪污腐败“三部曲”。2005年,他主动将妻子介绍给商人赵某,并对其说,“我们家你这个阿姨人是很好的,和她处不好的人,一定是有问题。”做为逐利上任,心领神会的赵某于是对王敏妻子百般讨好,并主动带其到香港、北京、澳门等地购物、旅游,从名牌手包到名牌衣服,哪个贵、哪个好就买哪个。此外,赵某还多次带王敏妻子去澳门赌场赌博,王敏妻子不但不用出赌资,而且还能“分红”。对于这些腐化事件,王敏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未觉得不好意思、有什么不妥。为了让女儿一家过上所谓的幸福生活,2008年,在王敏的默许下,赵某还为其女儿购买了住房,并安排其在赵某的公司长年“吃空饷”。王敏还多次拉关系、打招呼、铺路子,帮助其女婿承揽工程牟利。由于放纵妻子、女儿、女婿,王敏整个家庭形成了以他为核心,全家上阵、夫妻联手、共同敛财的链条,共同陷入了“精神生活颓废化、物质生活享乐化、家庭生活逐利化”的泥潭。
教训:强化监督、念好“紧箍咒”
“口言善,身行恶,国之妖也。”我们纵观十八大以来落马贪官,类似于王敏这样一面大讲纪律和规矩、一面仍不收敛不收手的“两面人”为数不少。因此,在实际中,必须加强对这类党员干部的监督。针对党员干部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要有效破解监督难题,必须以制约权力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落实党内监督条例为依据,紧紧围绕党员干部的岗位权力,抓住决策权、用人权等监督重点和权力运行中的关键环节,明确监督内容,提出切实可行措施,有效防止独断专行、滥用权力,甚至违法乱纪的问题,促进党员干部正确行使手中权力,保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保障权力的公共属性不被异化,真正实现“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要用来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
必须强化党员干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监督的前提和有效途径。必须健全以落实民主集中制为重点的事前、事中监督机制,强化班子内部监督,正确定位党员干部在整个党内权力结构中的位置,健全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和运行机制,凡属“三重一大”问题,都要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不能由“一把手”个人说了算。必须严格落实党委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科学配置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权力,积极推行“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项目等制度,力求实现分权与制衡,防止“一把手”权力过度集中,最大压缩权力腐败滋生的空间。必须严格落实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职责、权限、程序等情况公开制度,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制度+科技,提高公开的及时性和广泛性,促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必须强化党员干部家庭财产等重要信息公开。这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监督的有力武器。公开是权力腐败的天敌。要用好公开这个武器,积极推进党员干部住房、投资等家庭财产公开,积极推进党员干部配偶、子女从业及出国(境)定居等个人有关事项公开,完善公开机制,加强跟踪检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切实解决群众监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要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发现不按规定公开或公开不实的,要及时予以批评教育,责令整改;对屡教不改的,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
必须强化监督制度执行和结果运用。这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监督的重要保证。必须以贯彻执行党内监督条例的各项制度为基础,以加强对“一把手”落实民主生活会、“三重一大”决策、述职述廉、廉政承诺、民主评议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制度的监督为重点,切实做到用制度规范用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不断提高监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必须强化巡视、经济责任审计等结果的运用,努力把事后监督变为事前、事中监督,强化对党员干部权力运行的全过程监督,通过及时发现被巡视、审计单位党员干部用权的真实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切实将各级“一把手”的权力置于党组织和干部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必须坚持“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原则,加大政治体制改革力度,建立专门、独立、权威的监督机构,割断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利益关系,使监督主体不再依附于监督客体,从根本上解决同体监督和监督权与被监督权不对等的问题,强化监督的实际效果,使权力不被滥用。
必须强化社会舆论特别是新闻媒体监督权的正确行使和有序运行。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收到其他监督不能达到的效果,否则,容易引起舆论混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调查问卷显示,59%的受调查者认为采取新闻媒体和舆论监督的措施,对加强党员干部监督作用较大。必须加强正确引导,充分运用组织优势,广泛搭建平台,拓宽监督渠道,积极发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监督作用,让人民监督权力,着力解决社会舆论监督自发、无序、盲从等问题,形成正确舆论监督导向,保证社会舆论特别是新闻媒体监督权依法正确行使和有序运行。
必须强化党员干部违规违纪的惩戒工作威势。惩治是最有力有效的警示监督。在强调标本兼治、注重预防的同时,针对当前腐败案件高发易发的情况,要进一步强化治标工作,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纪律面前没有特权,坚决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必须加大对腐败案件特别是党政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形成惩治的强大震慑力,让其不敢轻视监督、拒绝监督、躲避监督,确保党员干部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