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及潜力研究

2016-04-19 16:14田燕梅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引力模型中国澳大利亚

内容摘要:文章运用2002-2014年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贸易进出口数据对中澳双边贸易现状进行描述,结果表明,中澳双边贸易规模增长较快,贸易结构互补性较强,澳大利亚对中国的贸易依赖程度加深。在此基础上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对中澳双边贸易流量及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贸易潜力巨大,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最后,提出促进中澳双边贸易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 澳大利亚 贸易潜力 引力模型

引言

2005年4月中国与澳大利亚启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历时十年,历经21轮磋商和谈判,2015年6月17日,中澳两国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涵盖货物、服务、投资等十几个领域,是我国已签署的贸易投资自由化水平最高的自由贸易协定之一,是首个对中国采用“负面清单”方式在服务贸易领域作出承诺的国家,是中国首次与经济总量较大的发达经济体达成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对其它正在谈判的自由贸易区和正在研究的自由贸易区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据商务部国别贸易报告显示,2009-2014年中国连续五年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而澳大利亚在中国的贸易地位也逐年上升。因此,研究中澳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并对两国贸易潜力进行实证分析,有利于实现两国经济优势互补,促进双边经贸关系深入发展,顺利实施中澳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加快实施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减少美国主导下的TPP和TTIP战略对中国经贸发展的影响。

目前,关于中澳经贸关系国内外学者主要集中在中澳双边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研究,中澳两国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中澳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建设及影响的研究等方面。何好俊、祝树金(2008)提出中澳两国国际竞争力极强和较强产业互不重合,具有互补性,且综合贸易互补性呈增强趋势,合作潜力巨大。王(2010),徐立青、张帆(2012)对中澳贸易竞争的依赖与互补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中澳双方存在不对等依赖,澳方产品较中方产品较有优势,导致贸易谈判中国处于弱势地位,中澳双方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张彬、孙孟(2009)对中澳两国产业内贸易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中澳两国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低于初级产品,中国在资本、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与澳大利亚相比都不具有优势。李焱、王孟孟(2013)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澳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提出对中澳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影响较大的因素是规模经济、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开放程度。李慧燕、魏秀芬(2013)运用引力模型分析建立中澳自由贸易区对乳制品的影响。池瑛(2014)运用GTAP模型,模拟建立中澳自由贸易区将会增加澳大利亚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额度,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王晶、卢进勇(2015)对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和双边贸易的互补性是推进双边贸易发展的有利因素,而美国因素,中澳贸易结构单一,双边服务贸易水平差距较大及投资发展不平衡是双边贸易发展的不利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中澳双边贸易合作策略。张燕、高志刚(2015)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估计中澳双边贸易效率,得出双边出口效率明显低于双边贸易效率。由此可见上述研究仅仅分析了中国与澳大利亚整体经贸发展、双边贸易竞争与互补性及自由贸易区建设情况,没有对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贸易结构、贸易潜力进行定量分析,所以本文对中澳双边贸易结构进行测算并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澳双边贸易潜力进行研究,正确认识中澳贸易关系发展趋势,这将对推动中澳两国经贸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贸易发展现状

(一)中澳双边贸易规模增长较快

1972年12月,中国与澳大利亚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双边货物贸易额不足1亿美元。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澳双边贸易稳步发展。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澳双边贸易快速发展,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统计显示,1997年双边货物贸易额达到53亿美元,受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1998贸易额略有下降。金融危机以后,中澳双边贸易额强劲增长,连创新高,中方贸易逆差逐年增加。2002年中澳货物贸易额突破100亿美元,2004年突破200亿美元,中国向澳大利亚出口88.38亿美元,中国自澳大利亚进口115.52亿美元。2009年双边贸易额达600.84亿美元,与2008年基本持平,中国对澳大利亚贸易逆差187.93亿美元。2011年中澳双边贸易额突破1100亿美元,中方贸易逆差487.57亿美元。2013年中澳双边贸易额又创新高达1365.08亿美元,中方贸易逆差614亿美元。2014年中澳双边贸易额1367.77亿美元,中国向澳大利亚出口391.46亿美元,中国自澳大利亚进口976.31亿美元,中方逆差584.85亿美元。2004至2013年中澳双边贸易具体进出口额如表1所示。2004至2013年10年间中澳双边贸易额由203.91亿美元增加到1367.77亿美元,年均增长24.59%,中国对澳大利亚贸易的逆差由2004年27.14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614亿美元,2014年中国对澳大利亚贸易逆差比2013年略有下降达584.85亿美元。另据《2015年澳大利亚—中国贸易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澳大利亚双边贸易额1072.1亿美元,比2014年双边贸易额下降15.9%,其中澳大利亚自中国进口462.4亿美元,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609.8亿美元,中国仍然是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

(二)澳大利亚对中国的贸易依赖程度加深

贸易结合度指数可以综合反映两国贸易联系紧密程度,如果贸易结合度指数大于1,说明两国贸易联系紧密,如果贸易结合度指数小于1,说明两国贸易联系松散。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整理可以发现,2004年至2013年十年间,两国贸易结合度指数均大于1,说明中澳双方贸易联系紧密,中国对澳大利亚贸易结合度指数一直保持在1.30左右,澳大利亚对中国贸易结合度指数从2004年的1.51增加到2013年的3.14年均2.33,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澳中贸易结合度指数大于中澳贸易结合度指数,说明澳大利亚对中国市场出口的依赖程度更大,中国在澳大利亚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中澳双边贸易结合度指数如表2所示。

(三)中澳双边贸易结构互补性较强

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初级产品SITC0-4类,工业制品SITC5-9类,其中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SITC5和SITC7类,劳动密集型产品SITC6和SITC8类。表3是中澳两国双边贸易各类产品所占比重。2002-2013年,中澳双边贸易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由2002年的40.64%(42.45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65.02%(887.53亿美元);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呈现下降趋势,由2002年的19.08%(19.91亿美元)减少到2013年的13.99%(190.92亿美元)。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呈现快速下降趋势,由2002年的37.27%(37.27亿美元)下降到2013年的15.94%(217.53亿美元),所占比重下降幅度最大。SITC9未分类产品所占比重较小,近几年来呈现上升趋势。中澳两国双边贸易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很大关系。

中国向澳大利亚主要出口机电产品、纺织品和玩具、家具、杂项制品,其次纺织品及原料、橡胶、塑料、运输设备等产品,中国自澳大利亚以进口矿产品为主,其次为贵金属、纺织品及原料、贱金属及制品。表4为2014年中澳双边贸易前十位产品(海关HS编码统计),2014年,中国向澳大利亚出口的前十位产品总金额335.5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1.8%,84章电机、电气、音像设备类产品和85章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等占41.3%以上。中国自澳大利亚进口的前十位产品总金额731.75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90%,主要以矿砂、矿渣、矿物燃料、矿物油为主。通过比较中澳两国进出品前十位产品完全不同,说明两国贸易产品互补性较强。

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贸易流量及潜力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国际贸易领域关于测算贸易潜力的研究文献一般用贸易引力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贸易引力模型因其原理简单易懂,数据适用,被广泛应用于测算贸易潜力、估计贸易壁垒、分析贸易集团效果等领域。丁伯根(1962)最早将引力模型应用到国际贸易领域,指出两国贸易流量与两国经济问题呈正比,与两国间距离呈反比。其基本形式是:

Tij=A(YiYj)/Dij (1)

上式(1)中,A是常数项,Tij表示i国与j国的双边贸易额,Yi和Yj分别表示i国和j国的经济规模,Dij表示i国和j国之间的距离。因为贸易引力模型是非线性的,所以模型两边取自然对数,转化为线性对数形式:

LnTij=β0+β1LnYi+β2LnYj+β3LnDij+μij (2)

结合本文研究内容,在传统贸易引力模型基本设定的基础上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自由贸易区(FTA)”虚拟变量扩展模型,设定模型形式如下:

LnTijt=β0+β1LnYit+β2LnYjt+β3LnDij+β4APECij+β5FTAijt+μij (3)

其中,被解释变量LnTijt代表t时期i国和j国双边贸易额的自然对数;解释变量LnYit、LnYjt分别代表t时期i国和j国GDP的自然对数;LnDij代表i国和j国之间距离的自然对数;APECij代表亚太经合组织虚拟变量,如果i国和j国同是APEC成员国,取值1,相反取值0;FTAijt代表自由贸易区虚拟变量,如果i国和j国在t时间签署实施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取值1,相反取值0;β0-β5为回归系数,μij为标准随机误差项。

(二)样本、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2013年与中国贸易排名前35位的国家(地区)和近年来与中国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总计39个作为回归样本,选择2002-2013年12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进行测算。样本国家分别为:安哥拉、澳大利亚、比利时、巴西、加拿大、智利、中国香港、哥斯达黎加、法国、德国、冰岛、印度、印尼、伊朗、伊拉克、意大利、日本、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墨西哥、荷兰、新西兰、阿曼、巴基斯坦、秘鲁、菲律宾、韩国、俄罗斯联邦、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南非、西班牙、瑞士、泰国、土耳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美国、越南。上述样本遍布亚洲、欧洲、大洋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其中14个国家(地区)已经与中国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2个国家已经完成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贸易总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88%,用这些国家地区的双边贸易数据估算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贸易潜力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实际样本容量为2340个(39×12×5=2340)。中国与各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额(进出口额)数据来自联合国COMTRADE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单位美元(现价);中国与各贸易伙伴国GDP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单位美元(现价);国家之间的距离数据来自法国国际预测中心CEPII数据库(本文采用两国首都之间的距离),单位公里;是否APEC成员国虚拟变量来自亚太经合组织网站,是否成立双边FTA虚拟变量来自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网站。

(三)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使用stata12.0计量软件分别对方程(3)进行混合效应、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的面板数据回归。混合回归模型解释变量和常数项估计参数相同,所有个体回归方程完全一样,即横截面不存在个体效应,如果模型设定正确,将各个体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其参数的混合普通最小二乘法的估计是有效的。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模型假定样本存在个体效应,个体影响是随机变量而非固定常数,适用随机效应模型,反之如果个体影响是固定未知常数,适用固定效应模型。通过表5可以看到回归结果大部分解释变量都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且变量符号符合预期。到底选择哪种回归结果,对三种回归模型进行比较,通过F检验比较混合效应和固定效应,F统计量P值为0.0000,选择固定效应模型。然后对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霍斯曼检验,在10%的显著水平上接受原假设,因此随机效应模型更为适合。

从表5中结果可以看出,模型调整R2都高于0.77,特别是固定效应方程中调整R2达到0.88,这说明选择的变量可以在88.32%的程度上解释双边贸易额变动情况,整个模型拟合优度较好。经济规模、距离等解释变量在三个模型中都在较高的显著水平,变量的符号与预期相符。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GDP与双边贸易额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中国与贸易伙伴国国内生产总值越大,两国间的贸易量越大。以随机效应为例,控制其他变量以后,中国当年的GDP每增加1%,双边贸易额将上升0.58%,中国贸易伙伴国的GDP每增加1%,双边贸易额将提高0.85%。两国间的贸易距离对贸易额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两国距离越近,贸易额越大,距离越远,贸易额越小。因为两国距离越远,交易成本越大,运输成本越高。从回归结果看,两国距离每增加1%,两国贸易额会减少1.69%。虚拟变量是否为APEC成员及两国是否成立双边FTA分别在1%和5%显著性水平上具有正影响。如果中国与贸易伙伴国都是APEC成员国,那么双边贸易额将比非APEC成员高55.24%(e0.44-1),如果中国与贸易伙伴国成立双边FTA,那么双边贸易额将增加28.4%(e0.24-1)。APEC变量的影响比FTA变量影响要大,主要因为中国与APEC成员国的贸易额远远大于非APEC成员国,与中国成立双边FTA的国家或地区,除东盟、韩国(还没有实施)以外其它贸易伙伴国贸易额相对较小,且时间较短,自由贸易区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所以FTA影响不如APEC显著。

(四)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贸易潜力测算

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实证结果对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额进行模拟,计算出中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理论的双边贸易额,将实际双边贸易额与理论双边贸易额进行比较,如果实际贸易额小于理论贸易额,说明贸易不足,如果实际贸易额大于理论贸易额,说明贸易过度。根据比值可分成三种类型,实际贸易额与理论贸易额比值大于1.2,说明已经充分发挥贸易潜力,该贸易伙伴国属于“潜力再造型”,需要新的方式促进双边贸易增长;如果比值小于1.2大于0.8,说明贸易潜力没有充分发挥,该贸易伙伴国属于“潜力开拓型”,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如果比值小于0.8,说明双边贸易具有较大提升空间,该贸易伙伴国属于“潜力巨大型”。

采用上文选择的随机效应模型对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贸易潜力进行测算,结果如表6所示。2002年至2013年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贸易模拟量与真实双边贸易额除2002、2003、2004年在0.8以上外,其余年份都小于小0.8,说明中澳两国贸易属于“潜力巨大型”,双边贸易潜力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虽然2005年中澳两国启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但直到2015年6月17日中澳两国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在此期间中澳两国仍存在贸易壁垒,影响双边贸易发展。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中澳双边贸易规模增长较快,双边经贸关系紧密,澳大利亚对中国的贸易依赖程度逐渐增强,在中国和澳大利亚双边经贸合作中,澳大利亚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使其产品和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中澳双边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存在较强的互补性。通过扩展的引力模型对中澳双边贸易流量影响因素及潜力进行测算,可以得出经济规模、APEC、FTA及距离是影响双边贸易的主要因素,实证检验结果与传统的贸易引力模型结论一致,经济规模(GDP)的增加会促进双边贸易额,距离的增加会阻碍双边贸易额,两国是否为APEC成员及两国是否成立双边FTA实施自由贸易协定对双边贸易额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最后对中澳双边贸易潜力进行测算,得出中澳双边贸易属于“潜力巨大型”,双边贸易潜力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政策建议

以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实施为契机,推进双边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国与澳大利亚通过实施中澳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实现中澳双边贸易制度便利,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框架下,降低减免取消关税,简化海关程序、完善许可证管理模式,实现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有利于提升中澳两国开放水平,促进双边劳动、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提高货物与人员的流动效率,增强双边贸易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扩大双边贸易流量,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一体化进程,推动中澳经贸合作纵向深层次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渠道的沟通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中澳两国政府部门应加强双方港口物流、机场、公路、铁路、码头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中澳两国货物与人员的运输速度和效率,节约运输成本,实现贸易通道畅通。比如,在海陆运输方面,中国适当增加向澳大利亚的航线,提高货物的运输量和效率;在航空运输方面,澳大利亚航空公司允许外资持股,中国政府部门应鼓励中方企业积极参与进行投资。建立多渠道的沟通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中澳两国政府之间不仅要加强交流合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团体与普通民众也要采用各种方式加强交流合作,增进中澳双方了解,加强政治互信,消除双方隔阂,也有利于及时协商解决双边经贸合作出现的争端。

拓宽中澳双方经贸合作领域,构建经贸合作机制。中澳双方互为彼此重要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产品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但贸易结构单一,中国向澳大利亚主要出口机电产品、纺织品和玩具、家具、杂项制品,中国自澳大利亚以进口矿产品为主,严重限制了中澳贸易总量的增长,因此应拓宽中澳双方经贸合作领域。中澳两国都是农业大国,基于两国资源禀赋的比较,在农产品贸易方面中国与澳大利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实施,绝大部分农产品实行零关税,这给农产品企业带来较多的进出口机会,以农业贸易为突破口拓宽中澳双边贸易合作领域,通过农产品贸易发展带动其它工业产品贸易的发展。随着中澳双边关系提升为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澳双方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包括贸易、投资、能源矿产、新能源、农牧业、教育、金融、气候变化等领域。加强各领域的合作对深化双边经贸关系,带动两国经济增长,扩大双边贸易流量有重要的意义。建立经贸合作机制,加强贸易和投资政策融合,便于中澳双方贸易投资顺利开展。深入落实各项合作协议,加强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各领域合作,支持中澳中小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中。

深化产业分工,提升中澳经贸合作水平。中澳双边贸易结构处于水平分工阶段且层次较低,中国主要向澳大利亚出口机电产品、纺织品、家具等低附加值产品,中国主要从澳大利亚进口矿产资源性产品,虽然两国贸易互补性较强,但是对扩大分工和专业化方面意义不大。中澳双方应从两国战略高度,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充分利用经贸互补优势,顺应两国经济发展趋势,规划中澳两国经贸合作升级发展。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加强产业对接,由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化,形成中澳两国优势互补的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条,实现价值增值,增强双边合作的多层次性和互补性,全面提升中澳经贸合作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明国,金瑞庭.进一步深化中澳经贸合作[J].宏观经济管理,2015(1)

2.马克·比森,李福建.中澳关系:地缘政治抑或地缘经济[J].国际问题研究,2012(5)

3.王.中澳FTA谈判进展问题分析—基于双方贸易总量和结构的解释[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0(6)

4.席岩,田燕梅.中澳自由贸易区谈判的主要分歧与促进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11(3)

5.毕燕茹,师博.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潜力测算及分析[J].亚太经济,2010(3)

6.张英.基于引力模型的中俄双边贸易流量与潜力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2(6)

7.余振,沈铭辉,王琼.论中国-印度FTA的贸易基础与经济效应—基于贸易流的实证分析[J].南亚研究,2014(2)

8.刘青峰,姜书竹.从贸易引力模型看中国双边贸易安排[J].浙江社会科学,2002(6)

9.王晶,卢进勇.中国与澳大利亚贸易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发展策略[J].国际贸易,2015(10)

10.张燕,高志刚.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中澳双边贸易效率及潜力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5(12)

11.谭晶荣,王丝丝,陈生杰.“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亚五国主要农产品贸易潜力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6(1)

12.徐立青,张帆.中澳贸易竞争中的相互依赖与互补关系分析[J].中国商贸,2012(12)

猜你喜欢
引力模型中国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RaeRae五口之家
澳大利亚将严格限制2,4-滴的使用
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群地价分析
影响中国创意产品出口“一带一路”国家的主要因素研究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在澳大利亚骑行
澳大利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