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下的幼儿音乐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探讨

2016-04-19 14:35张正鹏
关键词:音乐教育幼儿教育教学

张正鹏

【摘要】幼儿音乐教育可以为幼儿提供发展其音乐才能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活跃思维、丰富想象、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有助于幼儿听力、审美力、表现力、能给予幼儿美的享受,美的音乐能够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幼儿音乐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本文对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幼儿音乐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幼儿教育 音乐教育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32-02

幼儿教育是幼儿全面素质提升的有效保障,幼儿教育问题已经被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幼儿音乐教育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幼儿不能全面均衡的发展,针对这种现象,提出科学的解决办法,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选择正确的歌曲,让幼儿产生学习音乐的欲望

孩子都是好动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首歌曲是否适合幼儿歌唱,要看它能否激起幼儿歌唱的兴趣和欲望。如果这首歌曲成功地引起了幼儿的兴趣,那么幼儿在活动时会非常的积极。相反,如果你选的歌曲没有引起幼儿的注意,那么你收到的效果显然就不尽人意了。所以我们在选择歌曲时,应该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首先要选择便于幼儿理解的歌曲,歌曲的内容要简单明确,例如,《数鸭子》《梳头》《小鸭小鸡》《我上幼儿园》等,内容要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激发幼儿的兴趣;还要选择朗朗上口的歌曲,节奏感要强,便于幼儿演唱,让幼儿更快更好地接受歌曲;而后可以选择节奏鲜明的歌曲,如《好孩子不要妈妈抱》,孩子们一听到音乐就能随之拍手舞动,跟着音乐唱起来,动起来;最后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利于幼儿展开想象的歌曲,比如说《我爱我的小动物》《春天》等,让幼儿在理解熟练的基础上,大胆发挥想象,进行创编,提高幼儿的创作能力。因此,教师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便于幼儿演唱表演的歌曲,让幼儿更快更好地掌握,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表演,待幼儿表演完之后要及时评价、给予肯定。要想让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我们必须给孩子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孩子尽情地发挥。

二、音乐教学的内容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精心选择一些具有鲜明特点,易被幼儿接受的乐曲,在不同场合出现不同音乐,能有效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如体育课游戏时,就选择热烈的快节奏,如迪斯科等,游戏时则选用活泼的钢琴曲。这样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致就大大提高,能够达到最佳最积极的状态。另外,在选择教材时,总是尽量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等多方面都能贴近幼儿生活、体现儿童情趣的教材。

三、在韵律活动中开发幼儿的创造力

韵律感的培养是个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又是幼儿随着音乐进行的本能活动。动作的伴随是幼儿认识音乐、学习舞蹈和从音乐中获得快乐的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它能满足幼儿身体活动的需要,参与对音乐进行探究的需要,进行想象、联想、思维的整体统一认识。最具代表『生的是舞蹈表演,舞蹈形式培养幼儿运用动作进行创造性艺术表现意识和创造能力。可以利用创编舞蹈的形式培养幼儿的韵律感。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与具体表现编排恰当的舞蹈,使幼儿不仅能够获得更多创造表现的经验,而且还会自我利用基本的舞蹈语汇和舞蹈的基本方法创造编排新的舞蹈。幼儿能获得更多的积极性与对音乐、舞蹈的兴趣,拥有更具表现力的行为动作,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创造想象和创造能力。

四、给幼儿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3-6岁儿童发展指南》指出,应该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重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师生关系。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导演,带领幼儿来到艺术的天堂,引导幼儿能有更强的发挥;教师又是演员,与幼儿共同思考,共同愉悦。只有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幼儿才更愿意配合教师,愿意与教师相处。

一般来说,幼儿都非常喜欢音乐,喜欢歌唱。而且大凡喜欢音乐和歌唱的幼儿都喜欢表演。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特别要为幼儿搭建表演的舞台,给他们提供表演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充分表达对音乐和歌曲的理解。有的幼儿胆小,教师要进行鼓励,可以让他们自由组合,两人或者三个表演,逐步锻炼幼儿的勇气,培养他们的舞台表现力。

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而不容轻视的影响。目前,我国有关幼儿音乐的研究和改革正在努力吸取世界儿童音乐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优点,探索适合幼儿成长发展并符合我国国情的幼儿音乐教育新体系。

五、通过欣赏,提高鉴赏能力

音乐欣赏是人根据乐曲旋律的发展,进行形象思维的一种心理过程,是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班幼儿尚不具备独立欣赏的能力,他们必须有赖于歌词的引导和教师讲述的启迪,才能完成整个欣赏过程。在教学中,我一般这样引导幼儿:通过讲解、了解音乐。幼儿对事物的首次印象一般是比较深刻的,在首次给幼儿欣赏音乐作品时,一定应尽量使幼儿对音乐产生一种美好而深刻的印象。这个过程应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想象活跃,情感上也有所触动。

例如,在欣赏《啄木鸟》时,我要求幼儿闭目聆听音乐,并跟随教师有感情的配乐讲解,在脑中展现出一幕幕啄木鸟为果树治病以及果树除虫后枝繁叶茂的美丽画面,使幼儿情不自禁地与音乐融为一体,更深地感受乐曲的旋律美及意境美。通过动作,表现音乐。

再如,在欣赏圣桑的《动物狂欢节》这组乐曲时,我先提出要求,让幼儿只用动作,不许出声,听一至三遍音乐,并观察幼儿的反应。结果,有的幼儿很快用动作表现出了乐曲中个别动物的动作。我抓住时机,鼓励幼儿随着乐曲中动物角色的变换,发挥想象,大胆地自编动作,使幼儿在边听边想边做的过程中感知音乐,表现音乐。通过图画,展现音乐。例如,在欣赏《嘀哩、嘀哩》这首曲子时,幼儿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我则鼓励幼儿运用画笔、大胆想象,在纸上把关于春天的种种美妙景物展现出来,从而完成这一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要从注重幼儿整体素质的发展出发,将幼儿音乐教育视为影响幼儿整体素质发展诸因素之一,努力开发音乐教育环境、音乐教育目标、音乐课程内容、音乐教学方法与方式以及家庭与社会影响的整体功能,促使幼儿素质全面提高。教师如何引导幼儿学习音乐是每个音乐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金东波.浅析幼儿的音乐教育[J].当代学前教育. 2014(11) :11-12.

[2]刘丹.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2,(5):36-37.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幼儿教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