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策略

2016-04-19 18:56陆正伟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初中美术现状

陆正伟

【摘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相比以往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美术课程相比较其他学科而言依然处于劣势地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依然低下。本文中,笔者立足于当前美术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术 课堂教学效率 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24-02

美术是追求美并表达美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初中美术课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初中美术教育职能是多方面的,初中美术教育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职能,更承担着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培养的职能,是初中阶段培养初中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主要场所,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的未来。如何更好地发挥初中美术教育的职能,促进学生的美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各种能力成长成为我们初中美术教师必须要研究的课题。下面,我就根据多年的初中美术教学经验谈一谈我对这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现状

初中美术教育相比于其他文化学科来说处于劣势地位,这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这导致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教师都把文化课程的学习放在首位, 对美术教学不够重视。多数家长认为美术只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的成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会起什么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不少家长在幼儿阶段鼓励孩子画画发展兴趣,但到了小学和初中,面对应试教育的导向,不得不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了考试成绩上。这也就是造成小学和初中美术教育困境的主要原因。其实,这种认识有很大的误区,这是因为强调文化课程的学习,不重视美术教育,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导致只要求孩子文化课成绩好,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强制其学习尚不感兴趣的文化知识,这样就扼杀了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对孩子的全面发展非常不利。另外,对于学校来说,美术教育在学校的整体评价中所占的分值微乎其微。客观上造成了学校对美术教育重视不够,教育教学资源被用来给文化课程让道的现象比比皆是。甚至有的学校不开设美术课或者是虚设美术课。各种美术教育需要的器材也不予购进。这使得很多美术教师在上美术课时,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使学生失去了兴趣,严重阻碍了美术教育在初中阶段的发展。作为初中美术教师,我们不能够坐以待毙,任由这种不好的现象发展下去,必须要想方法,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效地改进初中美术教育教学。

二、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1.从培养初中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入手,点燃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对周围事物的学习和了解与自身的兴趣联系紧密。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所以,初中美术教学必须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点燃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美术需要感受美的存在,有对美的强烈追求和冲动才能够进行美术学习和画画。美术教师的教学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让学生充分地感受美的存在,产生创造美的冲动。只有这样,学生才具有学习美术的动力,才能在学习美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2.积极开展观念教育,让学生认识审美价值

之所以美术教育在初中受到冷遇, 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和家长对美术学习存在偏见,认识不到美术学习的价值。作为初中美术教师,我们要为美术教育正名。教师要多开展观念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高素质的全面人才,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美术的重要性,懂得审美的价值。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高效的美育的目的。

3.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初中生的创造能力

(1)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效率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教育教学理念也由传统的教学理念向新课程教学理念发展演进。由于现在的美术教师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还沿用传统的那一套,已经很不合时宜。因为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展开的, 学生在课堂上只有被动接受的份。这样的结果是学生的课堂感受得不到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压制,课堂氛围沉闷气氛压抑。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展教学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最终导致美术教学以失败告终。要想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必须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新课程理念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教学要围绕学生展开。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2)利用多种模式活化课堂

美术教学不能只是在课堂上讲, 讲完了就练。这样的模式进行的时间长了,学生会感到无趣,影响学生的学习持续性,降低教学的实际效果。搞好课堂教学,不是美术教育的全部,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说,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户外观察,然后再到室内进行创作; 或是组织学生进行野外采风,这些不仅活化了美术课堂,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美术素材的搜集,对学生美术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现有条件丰富课堂教学,如可以利用一些道具,或是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教师利用多种模式活化课堂,培养了学生兴趣, 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有利于提高美术课堂的吸引力和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是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我们应该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教学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创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活化课堂教学氛围,切实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彭县宏.试论素质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及审美教育[J]. 中国美术教育,2009.8.

[2]燕林.论美术教学与学生个性[J]. 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2010.9.

[3]帅斌. 版画教学意义的再认识[J]. 艺术· 生活,2005.6.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效率初中美术现状
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效率的措施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例谈如何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