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晓娜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05-02
游戏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各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借助于游戏的手段。英语教学需要游戏。游戏在英语教学中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能给教学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游戏的具体运用也要遵循游戏设置原则,游戏的设计要丰富多彩,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内容要健康向上。
设置游戏第一个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安全第一的原则”。教师无论设置什么游戏,第一要考虑的就是安全问题。游戏的辅助教具不能锋利坚硬,以免儿童不小心弄伤自己。选择做游戏的场地时,首先要观察周围的环境是否具有安全性。做剧烈游戏或者跑动游戏时要远离桌子,椅子和白板,以免学生在跑动时磕到桌子角,或者拌倒自己。做激烈游戏或者跑动游戏之前要让同学们把衣服兜里的东西拿出来,放到书包里。以免摔倒时弄伤自己。一个游戏设计的无论怎样生动美妙,如果一旦出现了安全问题,那么整个游戏,乃至整堂课都是失败的。曾经有过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磕到桌子角,摔倒受伤的真实案例。所以一个负责任的教师在游戏和教学的各种活动中都要先考虑安全性。
其次游戏设置还要遵循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原则。游戏是一种教学手段,做游戏的目的是帮助实现教学目标。从教师的角度讲,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辅以游戏的手段。可以把英语装在游戏的框架内,教学目标和游戏是内容和形式。有一个很简单的游戏叫“踢足球”。学生围坐成一个圈,老师先发球,谁接到球谁就要说出当堂的重点句型。学生们非常喜欢这个游戏,刚开始做这个游戏时学生们开心得只管抛球,忘记说英语,兴趣倒是有了,但是没练习英语,这样的游戏形同虚设。教师一定要避免为了做游戏而做游戏,游戏做完了,同学们倒是很开心,但是最终没有达到练习英语的目的。所以设置游戏一定要目标明确。
再次,游戏设置要难易适度,过难过易,都会导致游戏无法运做,从而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与儿童人格的发展,太难的游戏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太简单的游戏内容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不到辅助作用。太简单的游戏内容对学生来说也缺少挑战性。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水来设置游戏,要让学生有胜任感,使学生感到他们能够完成面前的单词或者句子。难度适中的游戏能满足学生对挑战的需求。
第四游戏的设置要丰富多彩。要从多个感官来刺激学生。做游戏时要生动形象以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一个运用卡片的游戏,叫做“冰山一角”,这个游戏运作起来很简单,只是慢慢的把卡片从后面一张一张移动出来,要想使这个游戏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必须搭配声音,这种声音还必须是老师根据卡片移动的速度自己发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声音,这样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达到练习单词的效果。在后背上写字是从感觉上刺激学生的游戏,耳语是从听觉上刺激学生的游戏。图片游戏是从视觉上刺激学生的游戏。利用多种感官能使学生的印象深刻,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第五游戏要常换常新,做游戏要动静结合。教师要经常更换游戏,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要长期的做同一个游戏,大约在2周左右 换一个游戏就能保持学生对游戏的新鲜感。儿童需要变化来满足他们的新鲜感。在课堂上游戏的选择也要动静结合。做一个静的游戏之后就要做一个动的游戏,不让学生长时间的保持一种状态。做了一会“耳语”的游戏,就应换一个跑卡片的游戏,让学生站起来动一动。
第六游戏一定要和奖励制度结合在一起使用。想要使游戏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要在游戏进行中,以及游戏结束后,教师及时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在做竞争性游戏时,给予学生的参与回报一定要及时,并且在控制游戏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游戏中的同一个小组经常输,以免造成挫败感,失去对游戏的兴趣。在做竞争性游戏时要尽量使参与游戏的双方的实力相当。在做分组游戏时,要避免力量相差很悬殊的两个对手较量。在做团队游戏时,要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队友失败时不责怪,队友比赛时要鼓励,队友胜利时要喝彩。
最后教师在选择游戏时要遵循游戏形式和内容与学生年龄相匹配的原则,一定要考虑游戏的适应对象,和游戏的参与广度。在设计游戏时首先要考虑学习者的年龄以及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在没有特殊目的的情况下,教师应尽量选择参与度很广的游戏,参与度广就容易调动全班的参与积极性,如果只有个别学生参与的游戏,在游戏时容易造成大多数学生的精神溜号或者做其他的小活动,同时很浪费课堂时间。也没有给大多数学生创造练习的机会。
游戏是教学的帮手,是教学的助手。人人都要快乐的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远。英语教师肩负着英语教学的重要责任,在教学中要考虑到方方面面。游戏是孩子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能满足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恰当的运用游戏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游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语言教学设计原理》,Janice Yalden,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语言教师心理学初探》,Marion Williams and RobertL Berden,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英语课程与教学论》,魏立明,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