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观察力的培养对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2016-04-19 05:08吴岩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3期
关键词:观察能力初中数学培养

吴岩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对于学生观察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数学这门课程本身就需要通过大量的观察来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这可以促进学生的观察力的提升。因此,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观察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培养 观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48-01

学生观察能力是学习数学比较重要的能力之一,所以数学教学必须要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原因如下:

第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指导纲要》中有明确表示:“使学生掌握数量关系、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运算能力、处理数据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而观察,则是人类行为中相对高级的状态,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之久的知觉活动。它代表了一种比较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相对活跃的思维活动。它不再是人去被动的接受,而是去主动的思考、分析、学习。没有较高的观察能力,学生就不能有一种良好的学习数学的状态,这与教学大纲是相悖的。

第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当今的数学教学活动不只是单纯知识的灌输,更是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自主思考能力等一系列综合素质的培养。观察能力是综合素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非常关键的。而且,初中数学是一门学习基础的数学运算、图形关系知识及其基本应用的教学内容。初中数学的本质要求了学生需要有一定的运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数学教学要根据数学的以上特点,来着重培养这些能力,这无法避免的就要提高观察能力。以上的种种,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都是不行的,同时,数学不仅仅指的是用眼观察,它更需要眼、脑并用,更加深入细致的去分析问题。总之,观察能力,无疑是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需要。当今学生课堂学习质量不高、效率低下等问题,已成为了课堂教学中不可忽略的问题。而数学教学更是对一部分学生来说更是复杂与抽象,所以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也逐渐成为了教学工作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试想一下,如果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观察能力,他们无法迅速的识别教师所给出的图形、信号,无法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无疑会造成课堂学习的滞后、无趣。所以,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比较关键的突破口之一。只有学生有了良好的观察能力,他们才能迅速接受教师所传递的教学信息,才能进一步的引发学习兴趣、思考兴趣。

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笔者总结如下:

一、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前提

学习原本就是由内而外的一种行为,只有学生真的想去学,他们才能学进去。若没有一点兴趣,那么学生的主动性就会大打折扣。

用科学、有趣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原本就是一门很有魅力的学科,而教师则应该用优美的教学内容跟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们认识到数学的魅力,比如公式中那蕴含的道理、图形所表达的思想和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应用等,引发学生兴趣,从而努力的去观察、认识、发现、分析;用鼓励、循循善诱的方法去引导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体验到解决了数学问题后那种酣畅淋漓、思考问题时丝丝入扣的思维方式。

二、正确的观察方法是根本

初中生还没有具备观察事物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准确的来说,他们没有尝试过通过一种正确、科学而且高效的方法去认识新的事物,所有,更应该注重观察方法上的教学。

首先,观察事物需要一个合理的思路,培养学生有一种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又回归整体辩证的观察方法。比如学生有不正确的地方,教师更应该以正确的事例去向学生具体形象的标绘出;其次,要教会学生渐进的去观察事物,要反复观察,仔细观察,不能一概而论,或者纸上谈兵,拘泥于表面,要学会通过多次观察思考,去发掘事物更内在、隐蔽的特征,既要发现外在的,又要发现内在;再次,引导学生去学习一般常用的观察方法,用前人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来教育学生,比如:先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再考虑周密的计划,做好相关准备,做好记录,然后总结分析,有任何不足,作出改进后,再进行观察分析,用如此一种循环递进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必需。

观察应该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是自主的一种感知行为,而不是简单的被灌输、被学习。因此,若是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培养习惯,需要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更加全面、准确、深刻。

1.要观察的全面

虽说管中窥豹,但往往片面的事例不能反映事物全面的情况。所以,观察需要观察事物的全貌以及事物的组成部分和相互联系;在较为复杂的数据中全面反映事物的某种特性;支出事物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坑内发生的任何情况。在观察过程中,由于学生缺乏对事物的全面理解,导致其观察结果往往片面、不正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全面把握事物的基本属性,在初步观察的基础之上,分析观察对象内在的规律。同时,教师应该随时提出自己的观点,来指引学生的思考更加全面与完整。

2.要观察的精确

所谓“失之毫厘,差以千里”,观察行为同样存在这种规律,如果观察不够准确,往往得到的结论往往是大相径庭的,所以教师应该以更加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观察事物,同时要求学生要以更加科学严谨的态度去进行观察。

3.要观察的深刻

观察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是否深刻往往是思维能力是否强大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样,观察的是否深刻,也是判定观察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准。优秀的观察能力,不仅要看到拘泥于表面的东西,更好切实看到那些更深层的东西,如此才能更好的帮我们去认知、去思考。

综上所述,观察能力是当今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点,我们应该利用多种手段来达到培养学生观察力的目的。我们不仅要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更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才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委员会:《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指导纲要》,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9第二版).

[2]王子兴.《中学数学教育心理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9 第一版).

[3]朱智贤.《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猜你喜欢
观察能力初中数学培养
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
例谈美术教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