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坚守甘奉献 永矢勿谖报国情

2016-04-17 13:11张晗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蓖麻通辽市杂交种

张晗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华夏儿女就与这片孕育生命的土地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感情,农业也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无法替代的位置。到了科技发达的今天,仍有那么一群孜孜以求的科研工作者,为我国的农业和粮食问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如同一种星辰,不因岁月的逝去而消沉,不因时代的更迭而泯灭。

在这众多星辰中,有一颗耀眼的明星。他是蓖麻品种选育中首次发现带有标志性的单雌系的开拓者;是我国蓖麻杂优利用研究体系的基本框架的构建者;是使我国蓖麻杂优利用研究由探索阶段进入实用阶段的推动者;是躬身科技研发与产业生产相结合的优秀实践者;是被誉为走在世界科技前沿的通辽蓖麻专家。勤勉如他,坚毅如他,厚重如他,奉献如他。

他就是通辽市农科院副院长、内蒙古蓖麻研究中心主任朱国立先生。

扎根农业,结缘蓖麻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华大地。而此时的朱国立正值大学毕业,心怀满腔热情准备投入到祖国的经济建设中。在那个特殊时期,服从国家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一种神圣的使命。1984年朱国立便是怀着这种使命感,来到了哲盟农研所蓖麻研究室工作。该研究室成立于80年代初,从1988年起,研究室承担起了国家蓖麻品种的“七五”、“八五”、“九五”攻关项目。也正是在这里,朱国立与蓖麻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1985年,朱国立选了10份材料的种子,开始了辐射育种和利用地膜覆盖栽培的研究工作。从那时起,排选种子、播种、田间管理,直到收获,不知经历了多少次的失败,但他从未放弃。并且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更加刻苦努力,最终通过采用钴60辐射蓖麻品系中的永283种子进行的试验,在辐射后的第二代蓖麻植株群体中,发现了“带标志性状的雌性株”。

虽然单雌性状体本身的产量不高,但却是下一步搞杂交育种的重要载体。对于这一重大的发现,朱国立感到兴奋,同时更坚定了继续走下去的决心,于是,他把这珍贵的诱变体保存了起来,开始了更细的工作。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便沉浸在这种标志雌性蓖麻的植物性状、生物特性、遗传规律等方面的研究上。从发现到摸索规律再到研究性状,最后改良、杂交到转变为技术推广,一年年试验,一次次探索,一做就是30年。

在这三十年的研究历程中,朱国立始终工作在农业科研生产第一线,每天在天还没有亮的时候就来到了试验田,烈日炎炎的中午,他也蹲在试验田里观察记录着每一株蓖麻的细微变化。晚上,再对一天的试验数据进行整理、研究、备案。

直到1990年,朱国立终于摸清了蓖麻标志雌性性状的遗传规律。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系两用”、“两系法”的初步利用方案。随后,他又先后建立了中高秆、矮秆杂交种两大选育体系,及相应的标记型雌性系、恢复系四大选育基础群体,研制了较完善的蓖麻杂交种生产技术;构建了我国蓖麻杂交利用研究体系的基本框架,使我国蓖麻杂交利用研究由探索阶段进入实用阶段。到“九五”攻关项目末期,朱国立已经利用这种方法成功地转育了20多份蓖麻标志雌性性状的材料。这对于推动我国蓖麻遗传育种研究进程,改进蓖麻遗传育种研究方法具重大学术价值及实践意义,为通辽市乃至全国蓖麻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创新为本,为“农”谋福

通辽市素有“蓖麻之乡”的美誉,是历史上蓖麻籽生产基地,像科区、左中、扎旗,当时都是蓖麻集中种植区。然而,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速,很多当地的青年劳动力纷纷选择外出打工,也使得需要一定的劳动力分批采摘的蓖麻种植量急剧下降,因为劳动力的不足,很多农民选择了种植受益与蓖麻相当,且节省劳动力的玉米。朱国立对此感到十分惋惜,为此,他开始思考如何让人们重新开始种植蓖麻?但这必须是在种植收割方便或经济效益可观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

就这样,朱国立开始每天坐在田埂上,看着郁郁葱葱的蓖麻秧苗,思索着如何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忽然,一株秧苗令他眼睛一亮:这是一株有“代表性”的秧苗,它的株形、稳性都很好,正是他试验的理想秧苗。经过几年的反复试验论证、科学组合,新一代的蓖麻杂交品种——通蓖6号杂交种终于问世。使蓖麻单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植株的高度在2.5~3.0米,收获仍比较费力。通过降低株高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将2米多的蓖麻矮化到1.2米,劳动强度可大大降低。矮化后的杂交种,不但不会减产,还达到了增产的效果。通过适当的栽培技术,可实现集中收获或机械化收获。

从2000年起,通蓖6号经受了小面积试验、大面积试种、生产应用的层层考验,与全国其他地区所研发的杂交蓖麻种相比,优势明显,在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推广种植后,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社会效益。

几分耕耘,几多收获。30多年来,朱国立已经先后主持参加的国家、自治区、通辽市科技攻关项目3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内蒙自治区科技进步奖3项、丰收计划奖2项、科技承包奖2项,通辽市科技进步奖4项。参加了蓖麻新品种哲蓖1号、2号、3号、4号、通蓖5号、蓖麻杂交种通蓖6号、7号、8号、9号、10号的选育工作,其中哲蓖1号、哲蓖3号、哲蓖4号达到国家级蓖麻优异种子标准。通过不断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其中,蓖麻品种哲蓖1号,从1984年至1993年6年累计开发推广面积700多万亩,增产蓖麻籽18.6万吨,创直接经济效益3亿多元。蓖麻品种哲蓖3号从1993年到2002年在区内外示范、推广、开发380多万亩,增产蓖麻籽6.8万吨,创直接经济效益1.78亿元;蓖麻新品种哲蓖4号到2005年底示范、推广面积已达275万亩,增产蓖麻籽7.43万吨,创产值2.24亿元。同时,通过三品种的开发推广,完成了我国北方蓖麻主产区的三次品种更新,取得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目前,正在开发、推广2003年6月审定品种:通蓖5号、通蓖6号。到2009年底,两个品种推广应用面积已达710万亩,增产蓖麻籽15.6万吨,创直接经济效益6.95亿元。这两个品种已成为我国北方蓖麻主产区的当家品种,真正实现了为“农”谋福的愿望。

硕果累累,再攀高峰

2002年6月12日,朱国立的《蓖麻标志雌性系诱变保持法》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同年,该专利被香港世界华人专业技术博览会组委会授予全世界华人科学技术发明奖。凭借着众多科研成果,他还获得通辽市科教兴市特别奖,通辽市、自治区劳动模范、内蒙古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科尔沁英才”、自治区“3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等荣誉称号。2004年被選为政协通辽市第二届委员会委员,2008年当选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5年,朱国立和适于机械化作业高粱品种选育与配套技术研究创新人才团队被评为第五批“草原英才”人选和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

在科研的基础上,朱国立还结合试验、实践、研究的结果撰写了50多篇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其中有23篇被省级以上的学术刊物转载,有9篇分别被中国农学会、中国作物学会等机构评为优秀论文,有两篇被国外权威机构转载。

也许对于蓖麻的用途还有很多人并不了解,但对于研究多年的朱国立来说,谈到蓖麻就如数家珍般有着说不完的话题,“蓖麻是人不吃,马不嚼,容易储存,不生虫子,连耗子都不吃,只需防潮不发霉就行。所以不像玉米那么难储存,这是种植的有利一点。而且蓖麻的用途非常广泛,蓖麻被称之为绿色石油,可以做润滑剂,蓖麻油耐高温,700度高温不变质,零下17度低温不凝固,所以非常安全;也可以用于制皂业,可以做工程塑料,有抗老化、耐磨、质地好等优势;还可以用来做燃料。如今也有用蓖麻代替石油产品做高档油漆的,是一种缓解矿产资源紧缺的绿色资源。但目前蓖麻深加工成本较高,使其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但这些是可以通过技术改革逐步解决的。”

多年来,朱国立在科研上脚踏实地,心怀家国,始终将大地的丰收、农民的幸福放在心头,并以此为荣。未来,他将继续怀着满腔热血,用自己的学识和一颗拳拳赤子心为祖国的蓖麻产业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猜你喜欢
蓖麻通辽市杂交种
王舒作品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成峰牲畜市场交易红火
多举措促玉米杂交种制提质增产
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通辽市音乐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杂交种子为什么不能留种
巧嘴绕口令
Family Education
优质中晚熟玉米新杂交种锦润91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蓖麻蒴果剥壳过程中的力学性能有限元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