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北京100091)
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基本特征研究
——基于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解读
刘云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北京100091)
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理论泉源。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集中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文本解读,可以挖掘出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三个基本特征:颠倒性、建构性和实践性。认识和把握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三个基本特征,对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和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现实启示意义。
马克思;意识形态;颠倒性;建构性;实践性
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理论泉源。《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称《形态》)的任务在马克思看来,是对其以往哲学思想进行的一次总的彻底清算,核心工作就是对以青年黑格尔派为代表的虚假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进行全面的批判。通过文本解读,可以挖掘出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三个基本特征:颠倒性、建构性和实践性。马克思对以青年黑格尔派为代表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进行了颠倒性批判,揭露出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虚假性,重构分析意识形态问题的科学方法;马克思通过研究统治阶级意识形态问题发现意识形态本质特点,建构出一般阶级社会的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分析了革命阶级尤其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实践性本质,指出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实践的历史使命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
基于对《形态》进行文本解读,可以挖掘出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三大基本特征:意识形态批判的颠倒性、意识形态理论的建构性和意识形态革命的实践性。以此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进行整体性框架认识和把握。
(一)意识形态批判的颠倒性
黑格尔意图通过构建其辩证法体系,解决传统形而上学始终寻求解决真理问题的困难。这在马克思看来,只不过是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从根本上是虚假的。青年黑格尔派主要是从黑格尔继承和发展其哲学思想。因此,以青年黑格尔派为代表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同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命运具有一致性。
1.青年黑格尔派哲学虚假性的揭露
黑格尔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脱离了现实世界,绝对精神不过只是头脑中思辨的观念。黑格尔绝对精神的演绎思路在青年黑格尔派那里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在马克思看来,青年黑格尔派的问题在于完全忽视了当时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关系,只是从代表德国统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的头脑中产生说明现实合理性和合法性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决定了资本家作为物质资料所有者和政治上的统治者同无产阶级的劳苦大众作为劳动者和政治上的被统治者的异化关系,资本对劳动的奴役形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关系。为了使这种异化关系合法化从而满足资产阶级的私人利益,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思想家必然会创造出一套说明私人利益合法性的理论并且把资产阶级的私人利益冠以普遍利益之名说成是全体人民的利益,就广大人民而言,这种意识形态无疑是虚假的。[1]19-20
青年黑格尔派认为,一个动物或一个人的一定生存条件、生活方式和活动就是使这个动物或这个人的‘本质’感到满意的东西,任何例外在这里都被肯定地看作是不幸的偶然事件,都是不能改变的反常现象。这说明生活在底层的广大无产阶级如果不满意现有的生活条件,与自己作为人的本质不相符合的话,那么无产阶级只能无条件接受现状,按照这种逻辑,作为占大多数人的广大无产阶级就注定处在资本主义异化中而不能解放自己。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既受到传统形而上学的思辨模式的深刻影响,但更多的是源于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面的现实因素。
2.以颠倒性方法重构意识形态分析方法
马克思是以颠倒性方法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进行重构的。“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2]17马克思反对从纯粹的思想出发定义人,通过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状况,马克思将历史发展的逻辑起点设定为现实的人及其活动。通过考察人的现实活动的过程,进而描述人的精神生产即意识形态的发生和发展。因为思想观念和意识的最初产生是与人们的物质生产生活和物质交往活动密切相关,人们在改变着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想和意识,正如马克思所说:“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17马克思从现实出发的逻辑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这种颠倒的逻辑再重新进行颠倒性重构,对人们的思想进行真正的解放,说明人的思想的解放不是仅仅局限于对思想的批判,而是应该回到现实的历史实践当中,也就是从当时的物质生产和交往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寻找解放的答案。
马克思针对规定德意志意识形态虚假性的颠倒性的特点,又以颠倒性方法重新使从观念出发的逻辑转变为从现实出发的逻辑,实际上表明了马克思这种颠倒性批判的核心在于对以青年黑格尔派为代表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论证方法的批判。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颠倒逻辑根源于现实的逻辑,因此,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颠倒性批判就必然延伸到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又会最终导致对社会现实的革命实践上批判。[3]64马克思始终站在唯物史观基础上,阐明了意识形态问题只有回到现实的物质实践中才能得到合理解释和解决,而要彻底消灭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也必然要以推翻产生这种意识形态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为基本前提。由此可见,马克思揭露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形成的原因和实质,只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前哨,马克思的使命更在于从唯物史观现实的逻辑和现实的状况出发,最终完成对社会现实的革命批判,打破旧有的社会状态,建构新的社会现实秩序。这或许就是马克思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真正目的所在。
(二)意识形态理论的建构性
马克思在对以青年黑格尔派为代表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进行颠倒性批判的基础上,对阶级社会中的意识形态进行建构性表达。
1.阶级社会意识形态本质的发现
如何发现并建构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核呢?“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2]42鉴于统治阶级在阶级社会中的决定性作用,马克思就以阶级社会中的统治阶级为切入点说明意识形态的本质。马克思通过对阶级历史现实的考察,以统治阶级的思想作为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从唯物史观出发,发现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2]43这一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马克思所阐述的这一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实际上超越了批判以青年黑格尔派为代表的德意志虚假意识形态的基本框架,在更加宏大的一般阶级社会的历史视野中说明意识形态不仅作为阶级社会统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深刻把握住阶级社会的意识形态如何产生的历史根源。
马克思牢牢把握住唯物史观这一历史方法论武器,在关于人的意识观念问题上坚持了生活决定意识的考察方法,更在阶级社会的具体历史状况下统治阶级思想与现实生活关系问题上坚持了这一考察方法。[4]7在马克思看来,任何试图分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与当时现实状况的关系从而使思想观念抽象化上升为历史的决定性因素的行为,都是虚构的历史编纂学意义上的历史对现实的辩护,这种历史观念看不到真正推动历史发展的因素,有时甚至阻挡着历史的进步。无论意识形态与现实生活是一致还是分离,实际上每一历史阶段的意识形态就其历史环境和本身意义上来说都可以看作一种具有使用价值的思想系统,引导人们认识和接受现存社会统治制度和自身状况,从而实现统治阶级维护自身稳定的目的。
2.阶级社会意识形态重要问题的厘清
如何厘清阶级社会意识形态问题尤其是统治阶级精神生产问题呢?马克思从构成统治阶级的组成部分的角度,进一步说明统治阶级的思想何以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马克思之所以谈关于统治阶级中的人及其思想的问题,这与其唯物史观不无关系,实际上就是以唯物史观为主轴客观描述统治阶级的活动及其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分化。在马克思看来,他们也有思想,并在一定历史具体条件下“作为思维着的人,作为思维的生产者进行统治,他们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2]43,因此也就说明了这一部分人的思想实际上就是那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马克思这里说明了统治阶级中人的思想的作用的意义,作为统治阶级中的个人总是每个时代具体的历史的人,实际上归根到底还是受当时历史现实的制约,虽然运用的统治形式多种多样,历史的面貌看似由各个具体的统治阶级所决定的,但是他们进行统治的依据必然根源于现实之中,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同时说明了分工作为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存在于阶级社会之中,也以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划分存在于统治阶级内部中。在精神生产方面,统治阶级的一部分人以职业意识形态家的身份专门积极地制造和概括关于统治阶级的思想和幻想,从理论上说明统治阶级的合法性;在物质劳动方面,统治阶级的另一部分人虽然他们在思想上与意识形态家们是一致的,但他们更专注于实际的统治工作,从实践中证明这一合法性并维护自身统治。由分工产生的统治阶级内部的分裂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意识形态与经济现实的矛盾关系,但这只局限于统治阶级内部运动发展,当二者利益一致的时候分工的意义会让位于统治阶级自身的利益。当统治阶级内部的分裂性因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变得团结起来,共同压迫被统治阶级的时候,要求改变这一现状的革命思想也就会随着革命阶级的出现活跃起来。这说明,意识形态问题实际上也涉及革命问题。
(三)意识形态革命的实践性
在揭露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和阐释阶级社会意识形态核心理论基础上,马克思从意识形态实践性特征上阐述了历史上革命阶级意识形态实践的内涵和意识形态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的重大意义。
1.革命阶级意识形态实践的实质
“一定时代的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2]43“革命思想”实际上指的是革命阶级的意识形态,是革命阶级联合社会群众和其他阶级通过宣传本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从而最终取得革命成功的思想基础。他们必然将自己的意识形态描绘成全社会民众的思想诉求,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的普遍利益,以全社会代表的形象反对旧有统治阶级的压迫。革命阶级的关于意识形态宣传手段是由当时具体的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不以个人的主观愿望而转移。正如马克思所说,“他之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它的利益在开始时的确同其余一切非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还有更多的联系,在当时存在的那些关系的压力下还不能够发展为特殊阶级的特殊利益。”[2]44
历史上的不断涌现出的革命阶级虽然将自身阶级利益描述成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但他们归根结底还是从自身的阶级立场出发,实际上并不能真正代表社会的共同利益。例如法国大革命作为主力军的资产阶级在革命伊始号召其他阶级和广大革命群众联合起来推翻封建专制,但是资产阶级在取得革命胜利之后,为了维护其自身资产阶级利益,其宣扬的口号与实际的做法越来越不相符,表现出来越来越多的欺骗性。[5]18实践证明,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以往革命阶级都具有历史局限性,作为摆脱了以往革命阶级局限性的先进的无产阶级与以往历史上的各个阶级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仅在革命发生的时候体现广大劳苦大众的根本利益,在革命胜利以后依然与其他各个所联合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始终使自己思想代表社会的共同利益。
2.意识形态革命实践的历史走向
无产阶级虽然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赋予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使命,以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己任,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6]411与资产阶级将意识形态作为欺骗广大群众的宣传手段和工具不同,无产阶级革命的意识形态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真正能呼唤起最广泛的社会革命意识。无产阶级革命的意识形态意味着无产阶级不仅在革命进行时要领导人民群众推翻反动统治,更在革命完成后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关系,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当生产力得到极大增长和高度发展的阶段,人们的精神生产水平高度丰富,“不再有必要把特殊的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或者把‘普遍的东西’说成是占统治地位的东西,那么,一定阶级的统治似乎只是某种思想的统治这整个假象当然就会自行消失。”[2]45无产阶级革命的意识同样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基本前提未达到之前它不会自行消失,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阶段,它才会真正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这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度发展,推动着原有的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革命的意识形态分裂和世界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对立趋势弱化。人类在面向未来发展的道路上共识会越来越多,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越来越趋近一致,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越来越强,表现在意识形态上就是人类命运走向何处的问题。这种意识形态实践的历史走向就是社会共同利益的真正实现,社会共同利益的实现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意识形态作为历史的产物最终消失,人们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通过挖掘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三个基本特征,意识形态问题不仅是思想上的问题,更是重要的现实问题。马克思关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分裂性和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同一性的论证对当前我国的意识形态工作中现实问题都具有重要启示。我国目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务必要在这一基本国情的前提下认识意识形态的理论和实践工作。在理论上要明确我国意识形态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科学制定契合现实发展的意识形态工作指导方针和理论,始终保持同最广大人民的血肉联系,坚定理论自信,坚决抵制西方错误思潮的误导。在实践上要积极回应民众利益诉求,注重解决影响人民切身利益的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享发展,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认清历史方位,坚定理论自信
意识形态问题首先是一个思想理论问题,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认清历史方位,保持头脑清醒,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是做好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工作的必由之路。
从毛泽东提出“进京赶考”命题到今天“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和实施,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辟中国社会主义探索道路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实践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逐渐形成并完善,是意识形态领域所要坚持的核心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包容、开放的理论体系,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探索阶段的经验总结,是对世界社会运动挫折的教训吸取,是对改革开放新实践的理论升华。理论是实践的先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实践相统一,决定了这一理论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人民,依靠力量同样也是人民群众。因此,在中国意识形态语境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人民的理论,是被人民所掌握的理论,因此会具有巨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中国梦”理论内涵之一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保障整体人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全面深化改革”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五大发展理念”中,“共享”理念要求是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理念实际上都是为“共享”发展提供支撑和条件。
坚定以人民为中心为核心的理论自信,对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权、抵制西方错误思潮误导至关重要。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垄断财团自身利益需要,向中国大量输入各种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赞美资本主义的思潮,通过各种形式争夺对中国思想文化的指导权和支配地位。[7]21他们在哲学问题上极力宣扬所谓“新自由主义价值观”,在历史问题上大肆宣扬“历史虚无主义”。针对这种情况,巩固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反对“新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必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三个自信”;必须面向中国问题,兼具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等领域创新,引领时代话语权;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有理有利有节地做好意识形态驳斥和攻辩工作。
(二)坚持群众路线,促进公平正义
意识形态问题不仅是思想上的问题,更是重要的现实问题。马克思关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分裂性和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同一性的论证对当前我国的意识形态工作中现实问题都具有重要启示。在实践中直面中国现实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深入贯彻群众路线,切实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完善意识形态工作,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增进人民福祉,巩固社会稳定繁荣的坚实基础。
坚持群众路线,回应人民诉求是基本前提。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唯物史观群众观点运用到具体实践,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成为党的三大作风之一。群众路线从实践中要求我们自觉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结合,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前我国正处于整体转型升级关键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人民利益诉求多样化,践行群众路线,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强化宗旨意识,围绕人民中心。群众路线无论是在革命斗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是共产党人不断取得新胜利的看家法宝,在新形势下要继续发扬下去,创新实践形式,与人民群众心连心,使党的群众路线永不褪色。二是扎实深入基层,坚持调查研究。毛泽东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落实群众路线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更要扎根基层,倾听群众呼声,调查研究群众中的突出问题,为制定应对之策提供科学依据。三是了解群众困难,解决实际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坚决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各项政策措施,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困难解决,真正感受到获得感,真正能够安居乐业。
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公平正义是核心要义。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永恒追求的理想和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8]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经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思想观念的束缚亟待解放,利益固化的藩篱急需破除,人民的切身利益必须维护。促进公平正义,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和沉疴,扩大社会流动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使人民群众都有出彩机会;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以创新驱动发展,努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体制,简政放权,科学治理;深化改革居民收入分配机制,使劳动报酬增长同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居民收入同经济增长同步,实现“调高,扩中,提低”橄榄形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投入力度,提供更多优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突出基本民生建设,深化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各个领域改革,保障基本民生需求;加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多样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吴宏政.德意志一般意识形态“幻象”的瓦解——马克思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一个视角[J].哲学动态,2015(4).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王巍.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
[4]唐正东.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双重维度:政治的及历史观的[J].哲学研究,2015(8).
[5]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与哲学变革[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徐成芳.试论当前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J].政治学研究,2012(6).
[8]朱前鸿,刘伟.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N].人民日报,2016-04-29(7).
(责任编辑:梁念琼liangnq123@163.com)
The Study of Basic Feature of Marx’s Theory of Ideology——onGerman Ideology
LIUYun
(PhilosophyDepartment,PartySchool ofthe Central Committee ofCPC,Beijing100091,China)
Marx’s theory of ideology is the important theory fountain of Marxism ideological theory.Marx’s ideology theory embodied in the German Ideology.Through text reading,thre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Marx’s theory of ideology can be excavated:paradigm-shifting,constructiveness and practicality.Understanding and grasping of the three basic characteristics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nlightenment on ideological work in China.
Marx;ideology;paradigm-shifting;constructiveness;practicality
A81
A
1008-018X(2016)04-0051-06
2016-03-06
刘云(1991-),男,河北馆陶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