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境界潜心修有效课堂自在求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情境设计的有效性

2016-04-17 04:23范美琴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无为思想品德创设

范美琴

(松溪县第三中学,福建松溪353500)

“无为”境界潜心修有效课堂自在求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情境设计的有效性

范美琴

(松溪县第三中学,福建松溪353500)

利用情境教学已成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的策略之一。教师应正确把握有效教学情境创设的意义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留心收集,用心储备,潜心设计,才能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潜心修得“无为”境界,自在求得有效课堂。

思想品德;情境设计;有效性

卢梭曾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1]通过创设有效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味觉、感觉,并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习得品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部分学生像棋盘里的棋子,按照教师预设被动地学习,教师究竟能带给学生什么,学生能够收获什么,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情境成了有效载体,构成了新时期课堂教学的主体要素。

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节和情感的教学活动。“境”是指教学环境和氛围,“情”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情与境相结合为教学情境。课堂中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培养、品德的提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展开的。

一、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意义

(一)贯穿思想品德课程核心的需要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以学生社会生活的逐步拓展为线索,创设典型性、真实性、时效性和针对性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通过情境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二)提高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需要

面对十年基本不变的教材,面对可读性很强的教材,如果教师教得无趣,课堂缺乏活力,那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为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和教育性,需要教师重组教材,创设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学情境,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三)保持学生持久学习兴趣的需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学生的兴趣从何而来?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不失为一种良方,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情境中来,情不自禁地投入到课堂中去,从而喜欢思想品德学科和教师,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效果,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专业自信的需要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促使教师钻研课标和教材,探索教学方法和艺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自身成长,提高专业自信。

二、有效教学情境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生活化原则

真实、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从而促进学习目标的完成。我们既要考虑教学情境的真实性,问题设置又要具有启发性,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能力。

如工作室范丽琴老师在《网络上的人际交往》一框中,就设计了《现场调查——你“触网”了吗?》以及模拟网络冲关游戏:第一关《网络交往与现实(网下)交往有何区别》;第二关《上网冲浪弊大还是利大》;第三关《我们怎样发挥网络优势,避免“网毒”的伤害》。通过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学生激情高涨,思维敏捷,吐露心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导向和价值观,取得了很好的课堂实效。

(二)一致性原则

教学情境的创设应与教学目标的实现保持一致,要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为教学目标服务。避免为“情境”而情境,否则就会陷入尴尬境地,反而会对教学造成干扰,也就失去了情境创设的意义。

如一教师在《人的生命的独特性》讲授“人类生命最具有智慧”这一内容时,设计学生开展“猜词活动”,活动的开展是活跃了课堂气氛,但不能为三维目标服务,使人感到突兀、勉强。

(三)灵活性原则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的生成过程,在教师预设的情境之外还有无法预料的动态生成情境,我们要有足够的教学机智来把握,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如工作室叶章灿老师在《丰富多彩的情绪》一框时,课件中展示的是“姚明、刘翔、程菲、王浩”等体育明星的情绪图片,但在上课中学生更多展示的是同学或自己的情绪,叶老师果断地抛弃课件,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情绪,分析不同的情绪对正常水平的发挥有何影响,同学们结合期中考与“体育节”活动,畅所欲言,课堂气氛活跃,课堂实效大大提高了。

(四)规范性原则

创设的教学情境要规范,不能发生知识和情感与学科相悖的教学情境,教师的语言叙述也应采用相当规范的语言。充分体现学科的规范性,才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学科知识,培养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如工作室成员叶珍华老师在《法不可违》一框教学时,因本框知识点多很容易落入俗套,且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叶老师巧妙设计了一部情景剧,分三集情境把违法行为及种类、犯罪和刑罚、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等三个纯知识点讲清、讲透,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取得了很好的课堂实效。

(五)趣味性原则

美国教育家布鲁诺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3]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设计如故事、比赛、动画、小品、猜词游戏等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教学情境中体味生活的趣味和学习的乐趣。

如笔者在《“公平”是社会的天平》一框时,就设计了《新“西游记”》作为导课,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劫难后终于到达西天,如来大喜,准备论功行赏,师徒四人对如何论功行赏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并让学生算算怎样分配才公平?学生兴趣大增,课堂氛围热烈。

(六)乡土性原则

乡土文化是个体生长、发育的摇篮。语言、饮食、建筑、风俗等形态的物质文化构成了个体生活的重要内容,精神层面的文化还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个体的精神与品质,产生文化认同感和归宿感。利用乡土性情境充分挖掘乡土文化的教育功能,增强学生的爱乡爱家之情。

如工作室吴佩老师“送课下乡”上《多元文化“地球村”》一框时,就选用溪东古弄村的“春晚”做导课情境。吴老师说:“古弄村村民自编自演的春晚已连续办了多年,演员从没上学的娃娃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从企业白领到农村大婶,真想不到村里能办出质量这么高的晚会啊”,学生没想到城里的教师也知道我们古弄,吴老师趁势说,不仅网上有报道,《闽北日报》上也有报道呢。很快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又切入“文化”这一主题。

三、收集情境,潜心储备

(一)加强集体备课,实现多赢

我校备课组的教师们已完成至少两轮以上的教学,都经过多次中考的“洗礼”,教材已比较熟悉,没有必要进行所谓的“备课”,那“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就成为我们备课组的核心任务了。结合市级小课题研究,我们集思广益扎实地分年级分框题进行设计,收集大量素材,设计许多优秀的教学情境供大家循环使用,大大提高我组教师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水平和能力。

(二)议课磨课,提高创设水平

在充分议课的基础上,教师们提出修改意见,授课教师进行再备课,再议课,经过不断的磨课,教师们创设教学情境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提高了,教学水平得到了学生、同事、领导的认可。

(三)留心收集,做生活有心人

关注时事,关注生活,让身边人身边事走进课堂,学生会觉得新鲜新奇,可学可做,成为教学情境创设的好素材。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收集,匠心运用,才能在教学情境创设中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四)善于“拿来”,锐意创新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达为教师备课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我们需要的教学设计甚至课件。但如何“拿来”情境才符合课程标准、符合教学实际呢?教师要学会自己去选择和重组情境,对情境进行有效整合,这种重组就是一种创新的过程。

总之,教师要“潜心”钻研创设教学情境的基本原则,不断提升创设的水平和能力,让富有真情实感的教学情境真正为三维目标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情境创设的功能,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和教学。潜心修得“无为”境界,自在求得有效课堂!

[1]让·雅克·卢梭.爱弥儿——论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布鲁纳.教育过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黄丽萍)

猜你喜欢
无为思想品德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老子“无为”思想的价值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