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探析

2016-04-17 00:13:36陈彦黄剑兴福州金山中学福建福州350007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服务体系心理健康

陈彦 黄剑兴(福州金山中学,福建福州 350007)



福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探析

陈彦黄剑兴
(福州金山中学,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将满足广大中小学生身心发展需求,保障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社会整体健康发展。本文立足于福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调研,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三个子系统为导向,具体调研了福州市中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咨询服务场所与专业化师资培训及工作督导,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疾病的转介工作等,以期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建议和依据。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产物,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和发展心理素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全面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成长的关键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的建设对该阶段学生成长的意义是重要而深远的。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一般具体包括三个子系统,分别是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心理治疗服务体系。三个子系统相互配合,环环相扣,才能建立起一个科学有效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笔者希望通过对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与访谈来分析福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运作的现状与问题,围绕深化组织机制、内涵发展和支持保障系统提出框架建议与实施策略,整体规划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为此在2016年调查并访谈了66位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专职或兼职教师,他们来自于福州的66所中小学,具体包括了福州市属中学21所、福州市属小学3所、福州区属中学6所、福州区属小学15所、福州县属中学11所、福州县属小学10所。根据他们完成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的运作情况的自编调查表以及后期的补充访谈,将调查的情况进行论述。

从总体上看,目前三个子系统的分类已经在行业内达成共识,福州市通过多年的不断努力,已建设起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通过本次的调研,我们可喜地看到目前学校、社会、家庭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以及各级各部门为此付出的不懈努力,而反映出的一些困境,也为未来该体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建立相应的政策扶持

在调查教师认为所在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对国家和省出台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具体落实和执行情况时:3.1%的心理健康教师认为非常好,21.5%认为比较好,53.8%认为一般,12.3%认为较差,9.2%认为非常差。在调查教师所在学校是否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预算时,仅有16.7%的学校配备有少量的专项工作预算。由此可见虽然各校都能够重视相关政策,但总体上重视程度一般。目前,福州市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的政策还更多的停留在纲要、指南层面,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要求多是在各级各类检查时给予不同的要求,因此就需要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建立明确统一的评估和监督体系。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认定比较模糊,可能导致工作后续动力不足,因而由上级部门建立一套切合实际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工作认定机制,将更能让心理健康工作有整体的规范性以及明确的可操作性。

二、完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三个子体系

1.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侧重心理健康的发展性与心理问题的预防性,因而这个体系中是以学校教育为主要途径。它是三个体系中教育辐射面最广的,起到了基础的作用。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情况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年限、心理健康专职或兼职教师的配备情况、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情况等方面,市属学校都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相对来说,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均年限普遍高于小学,说明了中学普遍更早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工作开展更为持久。

各校在心理健康活动形式上较经常有开展的项目有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团训、心理剧活动、心理报纸、心理宣传栏等,在中学中开展心理社团活动,一些有条件的学校还设有心理健康教育节。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形式上可谓是丰富多样。

(2)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情况

对于每校一两名的心健教师来说,校级以上级别的培训和教研就凸显出它的意义了。从调查中发现福州市属中小学的业务培训和教研量是比较高的,这应当归功于福州市教育研究院的努力,使得福州市的心理健康教师拥有了较好的学习平台。同时,在扶持较薄弱的地区方面,市级的送教下乡、送辅导下乡活动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另外,从专业角度来看,心理咨询师在从业之初和从业期间,都需要定期接受心理督导,这是促进心理咨询师专业成长、提高专业技能的必要手段。在目前在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中,督导频率不足、形式不规范。从调查的数据上来看,这显然也是我们未来需要加强的工作要点。

2.心理咨询服务体系

该体系侧重于辅导性,旨于帮助学生应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当学生出现具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时,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提供个别辅导的服务。在学校中,一般会由心理辅导室来承接该项工作。

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学校的各项检查中多对学校设立心理辅导室做出要求,因此心理辅导室的配备情况是比较理想的,多数学校会开设心理辅导室。22.7%的学校心理辅导室配备和功能细化已经达到了比较先进的水准,能够很好地满足工作需要;48.5%的学校辅导室基础设施较齐全,基本能满足工作需要;28.8%的学校设施不齐全或无设施。在学校心理辅导室的管理上,各校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对于辅导室的宣传以及管理,直接影响了辅导室个别心理辅导的人次。

3.心理治疗服务体系

该体系侧重于治疗性,预防突发事件,治疗学生心理疾病。这里的心理治疗是由精神科执业医师所进行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因此这个体系主要依托精神病医院或医院精神科开展工作。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必然出现需要转介的情况,当这些情况发生时,大部分的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能够明确可以将来访者推荐到哪些机构或个人,针对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可以推荐到正规的医院,针对不相适宜或不便处理的可以推荐到市县辅导站或其他咨询师。

三、推进各级各类心理健康部门与中小学的联动,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学校如果能够与精神病院或医院精神科、高校心理学专业、心理社工、心理志愿者等专业力量联合,就能让资源有效整合。建议可将这些机构整合后按片区划分,对口相应片区的中小学。目前社会上的心理健康机构良莠不齐,师生、家长在选择时感觉很迷茫,因此建议由相关部门审核并推荐正规的医院或机构。此外,还可加强中小学校际间的联系。当开展心理健康大型活动时,可在校际间寻求支持。还有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个案在不同学段升学后,对口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师如果能够进行及时衔接,就可以避免专业资源上的浪费。

总之,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未来该体系的发展上,还要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心理咨询服务体系、治疗服务体系三个方面继续具体深化,并且继续推动学校和社会、家庭共同开展工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心理健康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姚本先,伍新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张日昇.咨询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郭念峰.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林文瑞)

猜你喜欢
中小学生服务体系心理健康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人大建设(2019年5期)2019-10-08 08:55:18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32
面向中小学生的移动智能推介系统的设计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体育师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10:10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4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