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资源的信息技术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研究

2016-04-17 00:01林少霞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信息技术资源

林少霞

(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福建永泰350700)

基于互联网资源的信息技术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研究

林少霞

(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福建永泰350700)

当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着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依据教材教师教、学生学的格局已经被打破,特别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整理和使用各种信息资源,并指导解决学生在互联网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其学习积极主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人。

信息技术;互联网资源;自主学习

现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已经逐渐地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和环节。网络学习资源和网络化学习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互联网中的学习资源内容丰富、种类繁杂、数量庞大、分布广泛,如教学课件、课堂实录、电子图书、数字化学术期刊、考试题库、经验交流论坛、网络学术会议、数字图书馆文献、远程教育资源库、视听点播资料及公众对问题的解答,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网络学习已成为当今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

目前教育界对什么是互联网即网络学习资源探讨和研究还比较少,因此它的概念没有明确的界定。陈时见博士在《论网络学习资源的意义、功能与类型》中指出网络学习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网络学习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狭义的网络学习资源仅指学习者能够用于网络学习活动的各种网络数据库。文章中所指的网络资源(即互联网资源)主要是指借助于互联网环境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1]

自主学习是指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地选择学习方法和工具,并且自我监控学习过程。[2]文章中的自主学习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辅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尝试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一、引领学生学会使用互联网资源

如何引领学生学会使用互联网资源,其中内因是成功开展的关键。内因包括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等,它们是学生的心理因素。研究发现它们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首先是学习动机,设计教学目标,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感受信息技术的学科魅力,不会因为信息技术不是高考科目而不重视。

其次是学生的自我效能感。[3]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项学习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即对学习的自信程度。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会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信息,信息素养良好。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会懂得采用各种方法保证学习的成功。自我效能感差的学生就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信息,再加上学习动机不纯,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容易放弃,自主学习效果差。一个班级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都会有差别,但是如果能及时有效把握学生的心理,是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自我效能感。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需注意:一是循序渐进,培养信息素养;二是设计难易度不同的学习任务;三是教师应及时引导、鼓励、评价。

比如在《信息技术基础》课本导学内容《信息与信息的特征》。传统教学的课堂学生学习的内容受限于课本和教师,久而久之学生不仅失去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而且学习的能力也会下降。

加入利用互联网资源的教学设计,由教师设计课堂任务,学生自己通过互联网资源完成学习。这样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习能力。

课堂任务是这样设计的:

活动一:什么是信息?

学生活动:1.从书本中获概念;2.从百度百科中获取概念。

活动二:在理解教材对信息特征描述的基础上,结合网络对信息特征的描述和教材对信息特征的描述,陈述小组对信息特征的看法。

在完成活动一时,观察发现学生主要有这些状况:(一)一些学生对信息技术完全没有兴趣;(二)一些学生不懂得如何去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对完成任务没有信心;(三)一些学生停留在搜索到的某个信息界面上,不知如何多元化去获取更多的信息,没有团队意识,没有寻求帮助;(四)一些学生不知如何使用工具将获取的信息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五)很多学生对搜索到的信息不懂深入思考与利用。

教师针对这些状况,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定义去讨论信息的概念,使用不同的搜索引擎搜索信息,并利用自己掌握的工具获取信息,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活动一和活动二设计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内因。课堂中会发现学生完成活动一后,再去完成活动二就熟练了很多。

二、课堂中使用互联网资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在课堂中影响使用互联网资源的原因很多,文章中统称为外因。外因是成功开展教学的基础。教师、网络资源和课程设计都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外因。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和旧的教育观念影响,课堂中都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只是配合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从原来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转变。教师在课堂中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探索创新。

学校的网络资源(网络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稳定的硬件设备和畅通的网络,为学生的互联网自主学习提供平台。在实践中发现,有部分学校的网络资源建设受各种因素影响不完善(比如校安工程建设,电脑硬件设备更新阶段等),造成了没法开展利用互联网资源自主学习。因此,稳定的硬件设备和畅通的网络是开展教学的基础。

课程设计的是否适合互联网资源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很重要。课程设计是指对某一门课程进行教学策划的研究活动。优秀的课程设计让教学更容易实施,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较好地教学目标。在每次的课程设计中适当的加入利用互联网资源的自主学习设计,能够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经过实践、研讨总结出加入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的课程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1.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2.重在解决问题,任务从简到难,循序渐进;3.重视学生的认知过程,强调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必要技巧;4.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师观点、教材内容掌控一切,这样的课堂现在已经被打破了。有了互联网资源,其实只要在教师的引领下,培养开放思维意识,就能引领学生如何在掌握教师、教材教学下有限知识后去延伸和应用已学到的知识。

比如在《信息技术基础》课本第三章节中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的《声音信息的加工》。课堂中学生掌握录音机的使用方法和音频文件格式转换,很多学生会提出他们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的一些问题比如什么是mp3、wav和wma,它们有什么区别?其实教师在设计课堂任务时候就可以加入利用互联网资源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也是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例如,加入提问活动:比较mp3、wav、wma这三种音频文件格式的区别?现在常用的声音编辑软件有哪些?

由于在前面章节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都或多或少地加入了利用互联网资源的自主学习设计。因此,学生能够很顺利地完成任务,他们已经很熟练的掌握通过互联网资源自主学习。

实践证明基于互联网资源的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经过实践笔者探究总结出互联网资源下自主学习的规律,为今后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开展提供经验。

总之,互联网资源已经成为信息技术课堂学生自主学习不可或缺的资源,它打破课堂内容的局限,使课堂延伸到广阔的社会,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沟通与融合。基于互联网资源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本领,实现教与学相长。

[1]陈时见,王冲.论网络学习资源的意义、功能与类型[J].电化教育研究,2003(10).

[2]百度百科.自主学习[EB/OL].[2016-05-15]. http://baike.baidu.com

[3]王大勇.关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实证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G420

A

1673-9884(2016)09-0118-03

2016-08-23

林少霞(1981-),女,福建永泰人,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教师一级。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信息技术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