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金福的鹤庆瓦猫

2016-04-16 19:02汪素娟
中国周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工匠

汪素娟

“瓦猫”是寻常百姓对平安祥和生活的一种期盼,是一种文化,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一种生活幽默,它在云南的很多地方都活生生地演绎着……

在云南的蓝天和白云之下,瓦猫安坐在乡村的屋顶正脊、飞檐或门头的瓦脊上,不同造型的瓦猫,像一个个个性分明的瞭望哨,神秘而有趣,成为云南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之一。

“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认为:自然界的山水树石等等无不有鬼神。为避其害,人们就必须有种种相应的对付办法。瓦猫是烧制成的猫形瓦,原形是神虎,能食鬼。它的作用是避邪纳福、护家镇宅。我国古代,最早用于镇宅的门神是神荼和郁垒,唐代后演变成秦琼和尉迟恭。门神是负责捉鬼的,而灭鬼的任务则交给了老虎,即由两位门神将鬼“执以饲虎”。把瓦猫设计成如猫似虎的模样,高踞屋顶之上,守家护院,可吞食一切来犯之鬼怪。虎是兽中之王,所以,瓦猫的脑门或天灵盖处有“王”字;前足执圆盘八卦,八卦中央有阴阳太极,这是比较典型的造型。有些前足执菱形盘或方形块,少量的则是在胸底站一小鹿或小麒麟。但是,神虎何以最终成为猫,除了形状大概有点相似之外,可能更因为猫对于普罗大众更日常化,更具有亲和力。

云南民间对瓦猫的神秘作用深信不疑,若村内某家接连失火两次以上,即认为是没有瓦猫所致,急需请人做个瓦猫安放在屋顶,以求免灾;某家大门正对着别人家的屋角房脊,认为有邪秽侵入,须在自家门头安个瓦猫,以示吃掉这家屋角;某家大门向着田野,也认为野鬼游魂会随时窜入,必须在门楣或脊瓦上安放瓦猫,使之面向田野,以强宅气,镇住鬼魅。

安放瓦猫要举行“开光”祭祀仪式。一般在农历二月或八月,择双数吉日,请“端公”主持。届时,“端公”捉来一只红公鸡,先念一阵有针对性的消灾、镇邪驱鬼、吉利、发财之类咒语后,随即用嘴咬破鸡冠,将血滴在瓦猫的眼、鼻、口、耳和身上(如能请到制作这个瓦猫的工匠来滴第一滴血的话,瓦猫将更能显灵),并在瓦猫嘴里放入五子(松子、瓜子、高粱、枣子、根子);同时烧祭黄纸,然后再念一阵咒语,由“端公”亲手将鸡宰杀,放入锅内煮至半熟后取出,直立放于盆中,使鸡头仰视天空,“端公”遂点香祭之。最后,踏梯上屋顶,才把瓦猫安在脊瓦上。凡安置了瓦猫的人家,逢阴历初一、十五,都要点香祭供,香炉置地的方位,要正对瓦猫所视的方向。

瓦猫的制作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工艺较粗犷,除猫身、猫头可采用快轮提法外,其他部位如眼、耳、鼻、腿等均为手工捏制。工匠把猫型做好后,待主坯阴干,再送入窑中与其他陶制品混烧,只有这样,烧制的瓦猫才不易裂损。

据说,滇西北一带很多瓦猫都出自一个叫做“猫福”的民间高手。当地的砖瓦生产方式还和明代《天工开物》描述的相差无几——在停火时封上窑顶出烟孔,并用泥围成坑,然后向坑里灌水……陶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创造,被誉为“火与水的艺术”。瓦猫采用含有多种矿物质的云南红土,经700℃~800℃的温度烧制,这种质朴与夸张意象的完美结合,具有独特浓郁的红土高原民间风格,让人联想到东巴文化,甚至玛雅文明,你会感到原始蛮荒的召唤……

走进一座平平实实的农家小院,只见多只瓦猫整整齐齐地排坐在院墙下晒太阳,这些窑泥做的猫们,好像有了些前世今生的灵性。“猫福”真名叫做郜金福。做了30多年的瓦猫,身上浸透着窑泥的味道,现在村里已经没有几个人知道他的真名。这个一不留神就成了艺术大师的农民,是把瓦猫从屋脊上请下来变成艺术品的高手,因精湛的手工艺被云南省文化厅命名为“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师”。 郜金福是一位极其朴素的农村汉子,不善言辞,咧嘴一笑的时候,透出当地人醇厚温暖的土气。在他家的地上到处都是还没烧制的瓦猫,形象天真中透着一股野性,果然,每只瓦猫的腿后都印着“鹤庆猫福”的戳记。

郜金福十几岁就开始跟师傅学做瓦猫,他说:当地人十几岁时如果不读书了,就得学会一门手艺。他的瓦猫形象主要是延续以前的传统,品种多达180多种,造型极尽夸张,尤其在传神上下功夫,创意求新。

一团泥,一小盆水,一个小刀片,几个半径不一的圆筒……猫福做猫几乎全是徒手捏制,所借助的工具少之又少,只有一根铁皮管在做瓦猫身体时用于掏空,还有一枝竹篾子用于细节刻画。一会功夫,就出来了一只活灵活现的瓦猫。双眼迷蒙,嘴巴大张,牙爪锋利,笑得开怀却还露出几分神秘。他把瓦猫的头做得比身子还大,猫口大张,眼型和姿态各异,猫头上长一只角,额上顶一个八卦图,嘴里多了一颗牙,尾巴上翘拐两道弯,赋予瓦猫“吞金拉银”“招财进宝”的神奇寓意。瓦猫的样子越狰狞越能镇住邪气,猫福的高明之处在于出自他手的瓦猫,都随性而为,因此各具神态、充满灵气,没有任何一个会有所重复。

制作瓦猫的工匠,多数兼做其他砖瓦坛罐之类。有些地方的工匠平时只制瓦陶器具,瓦猫则是非请不做的,他们认为随便乱做者会伤眼睛,据说某村一个工匠因此而瞎了一眼。其实其中也许是经济利益的原因。工匠如制花盆,都是采用快轮提拉制法,三分钟制作一只,而制瓦猫有较多的手工塑造工序,一天做不了几个;毛坯必须阴干,在窑中烧制时亦占面积。瓦猫的耳、舌、须等突出部位易断折,稍有损坏,即被视为残缺不灵,失去避邪作用,就不能出售,如此损失颇大。

从猫福家出来,天色已晚,傍晚的云彩擦拭着家家户户屋脊上瓦猫小小的黑色剪影,背对院落,面向远方,凝视苍穹。在网络时代,瓦猫“显灵”亦被认为是一种可笑的迷信,也许,制作瓦猫的行业将趋于消亡。

猜你喜欢
工匠
90后大工匠
新形势下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几点思考
光影视界
全国首个“工匠日”的破冰意义
盔甲的秘密
工匠神形
盔甲的秘密
工匠精神
三个工匠的故事
情势变一天一个样评工匠盖过评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