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面临的新挑战

2016-04-16 22:24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育者互联网+政治

程 玲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面临的新挑战

程 玲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互联网+”成为近两年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信息革命的全覆盖,使大学生的知识接受率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增长,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对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全新的考验,如何在顺应历史潮流的过程中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性,如何在适应时代变化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观念,改变教育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成为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者亟待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互联网+ ;思想政治教育者;挑战

随着新一轮信息化革命的创新发展,“互联网+”成为近两年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互联网+”旨在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受此驱动,国内两大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和腾讯的微信都已经率先和国内多个大中城市政府合作,在其超级APP上开通包括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公用事业缴费、生活信息查询等在内的“城市服务”,我们的生活在不经意间发生了极大地改变,足不出户就可以便捷地处理各种生活事务。可以说,“互联网+”时代给我们带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体验,它让我们的学习、生活、消费都被强大的数据功能包围着,它所推动的,不只是信息化的再次加速,而是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是全民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革命的全覆盖,使大学生的知识接受率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增长,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对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全新的考验,如何在顺应历史潮流的过程中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性,如何在适应时代变化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观念,改变教育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成为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者亟待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一、“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产生的诸多挑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对学生影响力最大的两个群体。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联系最为密切,引导着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积极向上人生态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是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引导着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互联网+”时代的显著特征,一是信息跨地域、跨国界、跨行业地海量传播,信息的共享程度显著提升。二是信息交流的平等性和自由度大为增强,每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又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人们可以在学习和被学习之间瞬间完成角色的转换。三是社会舆论导向由传统的整体性、单一性向碎片化、多元化转变。四是出现了新的人际交往方式。这些特征,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利用互联网,更好地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能更及时便捷、全面真实地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但同时,它所带来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大学生思想发展新特点的挑战

信息产业革命带来的高等教育的改革,造成了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出比以前更加多元和复杂的倾向,也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受时代变迁的影响,90后的大学生,思想前卫,个性自我,独立意识与逆反心理相伴,超前意识与怀疑意识相随。他们不会轻易认同他人的观点,他们习惯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不愿意接受灌输式的概念理论,不满足于一般的正面教育,不迷信,不盲从,善于提出种种疑问,不会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他们追求思想上的完全独立,崇尚自我个性和价值的发挥,反对条条框框的束缚,更反对教育者凭借教师身份的命令和压制。他们渴望被理解,被尊重,渴望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针对大学生思想发展的新特点,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照本宣科式地教条传输,依靠教师身份命令式地压制学习,不但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还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叛逆和反感。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树立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全新教育理念,探索符合大学生思想发展新特点的教育方式,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大学生价值取向发展新特点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资讯大爆炸,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经济全球化浪潮带来了现代科学技术和发达物质文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损人利己、贪污腐败。大学生在网络中接触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多元化的价值冲突,在大学校园里,出现了各种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信仰选择,各种理论观点都会有一席之地,少数大学生在强烈的文化碰撞中失去了自我,在精神家园中迷失了方向,有些同学经受不住西方价值观念的诱惑,对祖国、民族失去了信仰,甚至表现出对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自信。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正面迎接信息化时代带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解决学生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等现实问题。

(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迅猛发展的挑战

互联网媒介的普及以及移动上网设备的发达,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也给现代人带来了强大的感官和视觉体验,网络利用它便捷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向人们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在信息封闭的年代,思想政治教育者凭借自身的知识储备就可以在学生中赢得相当大的可信度,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学生也许不会去刨根问底。而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大学生通过各种媒介,通过社会人际交往,可以接触到各种在校园里无法接触到的现象,这些现象用书本的知识也许无法得到完美的解释,他们产生了困惑、质疑、茫然、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依然寄希望于照本宣科、权威教育,排斥与时俱进,企图用教学参考书来搪塞学生提出的问题,显然不会让学生心悦诚服,也会让学生对教育者的能力产生怀疑,甚至会让学生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产生反感。作为21世纪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是在多读经典著作,坚实理论功底,提升自身理论素养的同时,提高知识创新的能力和驾驭网络信息的能力,利用网络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深入人心。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现实途径

互联网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技术和交流工具,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新机遇;另一方面,信息传播的便捷和多元又容易动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权威性,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难。面对这种双重效应,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以包容的胸襟对待“互联网+”时代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各种严峻挑战。

(一)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品格修养感染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教育者除了对受教育者进行各种知识的传递,更多的是通过自身形象、人格、思想觉悟、道德品质、能力素质和生活作风等方面积极的影响,让受教育者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对教育者由衷地敬仰、爱戴和信赖。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想真正地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首先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品格修养。要牢记党的宗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高度的责任感,严肃地对待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勤奋读书,勇于实践,乐于奉献,甘于平凡。要始终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形成与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为人处事上要坚持原则,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要体现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确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在用科学理论以理服人的同时,更要用高尚的情操以情感人。

(二)用优化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科研能力说服学生

学习是教育的生命,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的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和广泛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掌握自己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体系,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各学科知识。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社会变革中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在教学的实践中完善知识库,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者还应加强科研能力的提升,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真正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的教育手段吸引学生

先进的教育理念,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重新认识,如加强自身品格、知识、能力、正确的人生态度等各方面的影响力,感染熏陶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地过程中自觉自愿受其影响,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重新认识,如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教育内容;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重新认识,如教育者应该努力创造轻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与被教育者在平等的基础上,完成知识传输的同时,共同学习,实现知识新的飞跃。创新的教育手段,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善于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利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兴教育思想和手段,积极开发在线网络课程,探索多途径的网络教育方法,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表达传递自己的思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四)用真挚的情感投入和完整的爱心付出触动学生

“师德”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师德体现的是教师对教育事业及其社会地位的认同、情感和行动,敬业爱岗、教书育人、关爱学生、培养人才、廉洁奉献都是“师德”修养的外在表现。真正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是热爱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真切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热爱学生就是要有一颗爱心,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者还应该用自己的情感和爱心,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做学生的贴心人和愿意倾诉的对象,诚恳待人,以情动人,以信取人,对学生的成绩和进步,要及时肯定鼓励,不能视而不见,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来评价学生,要以宽阔的胸襟来接纳每一个学生,多给学生以鼓励和希望。

总之,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各种冲击和挑战,教育者更应该应充分重视自身素养的全面提高,以渊博的知识,高超的能力,良好的个性、健康的心理、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吸引、感染、激励学生,切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展开。

[1]刘智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9).

[2]孙海荣.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定位[J].经济研究导刊, 2013(6).

2016-09-17

程玲(1981-),女,湖北武汉人,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D64

A

1672-4437(2016)04-0013-03

猜你喜欢
教育者互联网+政治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教育者应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