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第二中学 张士梅
学生主动权缺失现象及应对策略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第二中学 张士梅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许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学习主动权的丧失。本文主要分析了学生主动权缺少的现象,并提出了制订打磨教学目标、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及时合理地进行课堂评价、创造充满激情的课堂氛围等应对策略。
主动权;教学目标;多样化;课堂氛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很多教师积极投身课改的浪潮中,并从中尝到了甜头。但正如叶澜教授所言:“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这几乎等于要改变教师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艰巨性就不言而喻了。”的确,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课改中提倡的合作探究耗时、低效。经验不足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害怕合作探究会导致课堂混乱,抓不住教学主动权,教学任务也不能按时完成,因而只有在上公开课、示范课、视导课、赛课等时他们才会全力以赴地呈现课改倡导的课堂,而在常态课中,则牢牢主宰课堂,采用的更多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思维能力也得不到训练,课堂成为“驯兽式”的单向活动课堂,更谈不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丧失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从而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的要求,把课堂的“主动权”移交给学生。通过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对教学活动、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打磨,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等方式来深入理解学生的需求和水平;同时应根据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结合自身素质、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本班的学情等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并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调整和补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
3.1 教学目标的制订打磨
教学目标明确是一堂好课的前提。在教学中,不清楚的教学目标或不明确的教学指令会导致课堂气氛不活泼、压抑等。因此,精当的教学目标必不可少。教学目标的设置必须符合大纲要求和实际学情,难度系数要把握准确,须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够一够就可以摘到桃子”,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这就要求集体备课时教师要做到:根据学情对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等进行讨论性预设;针对个人备课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存在的困惑进行集体研讨;研讨如何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讨论如何在课堂中把教学目标及时移交给学生,让学生心里有数。这样,在课堂上教师就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主动性也会大大增加,教学目标也将顺利完成。
3.2 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恰当的交际运用等有利于把抽象枯燥的课本内容变成具体的、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内容。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圆满完成教学内容。
(1)精心设计导入,激发思维
人们都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环节。精妙的导入能够调节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尽快回归到课堂脑力思考的方向上,引导学生进入五彩缤纷的课堂。
例如:在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六·高二上学期Unit 2 What is happiness to you?的Project: Making a happiness handbook的授课时,笔者通过播放视频《幸福在哪里》这首歌导入本节课。
这首歌歌词与本节课的教学主题密切相关,同时这是一首老歌,学生非常熟悉,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活跃了班级气氛。精心设计的导入能够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权”,产生直接的学习动机,从而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基础。
(2)选择学生所熟悉的话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特定的情境创设,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学习。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内容、讨论话题和运用语言的情境,越能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现行的《牛津高中英语》系列教材就是一部百科全书,其所涉及的旅游、体育运动、友谊等话题都是学生熟悉、感兴趣又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3)让“游戏”贯穿于教学之中
这里所说的“游戏”是大范围的,它包括学生感兴趣的各种教学活动如故事、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竞赛、辩论等。如何把知识和“游戏”有机地结合应该是所有教师毕生追求的目标。枯燥的知识点与游戏的有机结合能够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因为视觉、听觉、动觉的结合,加上在活动过程中的学习,将使学习内容变得非常容易记忆。如在教学模块五·高二上学期Unit 2 Reading部分内容时,笔者要求学生围绕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问题开展分组活动,让他们就身边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问题、人们的一些观念和错误认识,及采取何种方法和措施来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问题充分发挥想象,自编对话,进行采访、辩论,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和建议。后来笔者在课堂上经常运用这种活动形式,整个课堂都变得和谐生动起来。同时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等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主要体现在教师设计的学生活动中——学生间的合作行为和竞争行为。在合作中,教师通过学生的表现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所有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进度,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如在模块六·高二上学期Unit 2 What is happiness to you? Project: Making a happiness handbook这节课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展示他们制作的手册对笔者感触很大。一般来说,在project课中,展示学生作品是应该放在第二节课中的,但是笔者在上本单元Welcome to the unit and Reading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发出了本节课制作幸福手册的任务指令。笔者以小组为单位给学生分配任务,课后鼓励他们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并打好handbook的草稿,然后通过润色让它尽可能吸引人;在授课时,笔者快速且有重点地处理了课本上的两篇文章,留出尽可能多的时间让学生再加工小组作品。然后,各小组拿着自己的幸福手册,依次轮流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的多才多艺让笔者异常惊讶。因为本班的学生作品整体上都非常棒,以至于其他班级的同学都被吸引过来参观。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竞争意识得以激发和调动;同时学会正确评价自己,理智地协调相互合作的关系。
又如,“学案”“巩固案”印好后,教师可立即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做好学案相关内容并上交。时间充裕的话,教师全批全改。如果时间有限,教师可以批改部分学案。教师在批改完学案后可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他们亲自参与找错、议错、辨错,尽量使问题在组内解决。如果小组讨论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讨论结束后,由出现问题的小组成员把这些难题呈现在黑板上,由其他小组解答,对于解答好的小组,教师可给予表扬和小组得分。这一动态的过程能够促成学生知识的生成、牢固基础知识及技能。由于这种学习是学生自发产生的,所以经常会出现激情四射的场面,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3.3 课堂评价及时合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参与课堂的情绪和兴致。因此,教师的课堂用语不仅要规范及时、有激励性,还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少用或不用“You must…”,而应用“You should…”;鼓励话语除了“You’re smart.”“Well done.”“A good job.”等常用话语外,还可用“Lovely girls.Excellent! Let’s clap for you.”“A clever boy.You’re a promising reporter.I agree with you.”等更丰富多样的语言。
3.4 课堂氛围激情化
成功的课堂需要多个因素,但方法、态度和激情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方法只会乱来;没有态度,一切空谈;没有激情,死水一潭。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需要知识,更需要关爱,爱是一份情感,也是一份责任。教师还要注重营造民主、平等的有利于师生关系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真诚的师爱,感受到被关注、被信任、被尊重,这样才能获得充实感、亲近感、合作感和成就感,才会产生一种不学英语就愧对英语教师的感觉。教师应通过目标导航、环境营造、政策激励,着力培养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激情,创设一种激情文化。在课堂里面形成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进取、锐意创新,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到英语学习中。
21世纪的教学要从学生的角度教育学生,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调整教学方法。这是不是意味着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呢?是的!从一开始,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和更多的其他学习资源,鼓励他们探索新世界。一旦学生有了掌握学习主动权的机会,能够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他们就会变得更加自信。只有他们拥有了对自己学习的“自主权”,他们才会变得更为自信,课堂才会呈现应有的“魅力”。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作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更好地遵循“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改理念,把课堂教学“主动权”移交给学生,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为课堂的高效率提供更多的方法和渠道。
以上是笔者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只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陈琳,程晓堂,高洪德,等.2007.英语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霍尔特 L C.凯斯尔卡 M.2008.教学样式优化学生学习的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黎奇.2006.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教材编写委员会,王守仁,何锋,等.2005.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二、五、六)[M].南京:译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