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第一中学,福建福州350001)
优质微课的三大特征
翁凡玻 张兴宇
(福州第一中学,福建福州350001)
微课,在形式上是借由流媒体传播的短视频,在内容上是围绕某个知识或主题的解析,在目标上主要是有效地支持学生多样化的自主学习。要制作优质的微课,就要持“学生立场”,强调“一对一”的体验和视觉化的表达,体现短而小、精而准、趣而活的特征。
微课;“一对一”;视觉化;短而小;精而准;趣而活
微课是以短小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概念、主题或实验而设计的,支持学生多样化学习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微视频,其配套部分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课件、练习测试等辅助性教学资源。
微课的概念彰显了其“资源性”的本质,因此,它可以是辅助的教学工具,是优质的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但却无法取代课堂教学。然而,微课作为信息化时代的新兴产物,对于支持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活力,值得教师认真探索并挖掘其更多的价值。笔者从2014年开始尝试做微课,至今已陆续推出了4组微视频系列,近50个微课作品,不少作品在全国及省级微课作品大赛中都取得过不俗的成绩。本文结合笔者制作微课的感悟,谈谈优质微课的若干特点。
所谓“短”,是时长概念,指的是展开过程短、视频时间短。微课视频最好控制在5到8分钟之内,最多不能超过10分钟。“短”是快节奏时代赋予的特点。信息社会的到来,生活节奏加快了,时间日益碎片化,人们希望提高学习效率。“短”也符合注意力的集中规律。相关研究表明:无论视频多长,用户实际观看的平均时长都不超过6分钟。而且6-9分钟长的视频是个拐点,超过这个时长范围实际观看平均时长反而逐步下降。可见,“短”不单单是微课形式上要求,还是保证教学内容能高效传达的重要前提,是微课制作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
所谓“小”,是容量概念,指的是资源容量小、微课主题小。资源容量小,就是不能在一个微课中塞入太多的东西。容量小有助于学习者抓住重点,灵活切换,通过多种终端访问,实现移动学习。而微课主题小,就是不能设立过大的主题,否则将难以展开。主题小有助于锁定一个知识点,并把它讲清讲透。因此,在开发设计微视频之前,必须合理划分知识点,且划分知识点的依据不必囿于成规:比如一个知识点通常用一个微课的篇幅集中突破,但是对于较难的知识点完全可以做成2~3个微课,从不同角度进行讲解;而对于较简单的知识点,不必做成微课,或者将几个关联度较高的内容整合处理为一个微课。
比如,高中生物必修一《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章节,如果根据其包含的知识点进行划分,可将该部分内容制作为五个微课视频:《酶的作用原理》《酶的本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酶的特性》《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而在实际制作微课时,可以根据学情将前两个相对简单的知识点整合成一个微视频。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则可以将其拆分成《探究温度对酶的影响实验》以及《探究PH对酶的影响实验》两个部分进行阐述。此外,教师甚至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自行提炼、归纳出一个关键点做成一个微课。比如这一节中涉及到很多曲线分析图,而高中阶段对“坐标图的解读和分析”也是有明确要求的,完全可以将其视为一个知识模块制作成专门的一节微课,如《与酶有关的曲线图分析》。
微课之“短”与“小”既是相辅相成,又要相互匹配。要在相当短的时间里把话说透彻,就必须锁定某个恰当的小主题,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抓住重难点,突破关键点。东西太多便吃不了,东西太少则吃不饱,都会导致学习者失去兴趣甚至放弃学习。在指定的时间里,如何控制好恰当的容量,考验着开发者的能力。
所谓“精”,主要是指微课的内容精选、设计精心。
内容精选,要求做到内容适宜和指向明确。当下的一些“微课”,只是简单地将教材内容按章节分段压缩,不但无助于化繁为简,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其实,教学方式因内容而异,有的适合于教师讲授,有的适合于自主学习,有的适合于合作探究。一般而言,微课应选择适合于通过讲授完成的教学内容。比如,介绍概念,讲述史实,分析问题等等。而对需要师生实时互动的内容,则不宜做成微课。例如,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小组讨论,再得出结论之类的教学。此外,微课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实际用途,要问这个微课用在哪儿?是用于课前、课中还是课后?例如,是为了方便学生预习?还是为了教学突破重难点?抑或为了帮助后进生提高复习效果?无的放矢、指向不明,是微课制作的大忌。
笔者曾经看过一组作品,讲的是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作者将这一最多用一节半的课就能完成的内容,制作成了11个微视频,这些看似巨细无遗的系列微视频,忽略了“内容精选”的重要性。比如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分离定律的过程本应是一个完整的内容,应在一个微课中集中阐述才是,却被该作者机械地拆分成了4个微课,使整块内容变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而如“孟德尔生平”之类并非重要的内容也被做成了一个微课。如此冗长、琐碎、重点不突出的系列微课视频,平均单个耗时3—8分钟不等,这意味着学生光光看这些微视频(不考虑学习效果)就要耗费1个小时的时间,这完全与微课制作的初衷背道而驰。
其次,该系列作品除了在内容上缺乏精心构思之外,在功能上也缺乏精确定位。该教师在制作微课前没考虑此微课用于何处,其结果十分尴尬:第一,如果是用于翻转课堂,让学生们在课前花费大约1个小时看微视频,势必加重了学生负担;该系列的微视频只是生硬拼凑,七零八落,很容易造成思维混乱。第二,如果是用于课堂上播放,因其制作粗糙,既无聊又无趣,也不会有好效果。第三,如果是用于学生课后观看,对于已上过课的学生而言,这组杂乱而平淡的微视频,根本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结果虽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照样吃力不讨好,所做出的微课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设计精心,要求兼顾知识结构和教学结构。在微视频中,所有内容的推进都是由教师一人完成。因此,微课制作要同时关照学科逻辑与认知规律。内容选定之后,就要对内容进行优化重组,使之合乎学科思维逻辑,形成严谨的内容体系或合理的知识结构。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要让这一“知识结构”易于入心入脑,就要按教学的逻辑进行周密安排。例如课的导入、知识讲解、难点突破、练习达标、概括总结等。还要善于运用提问策略,设计出精巧的问题串,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并达到解难释疑的目的。能否在短小的微课中巧妙地兼顾学科逻辑和教学逻辑,是对教师智慧的严峻挑战。
如果说这里的“精”是关于微课的内容选择和结构设计,那么,“准”则主要关于微课的关键把握和学情透视。能忠实地反映知识的原貌便是“准”,能很好地契合学生的心理渴求也是“准”,然而容易忽略的是,准确把握关键的细节也是“准”。例如,画音同步、语言精准、情绪到位都很重要。
“画音同步”是微视频录制的基本要求,是指画面和语音配合良好。“语言精准”,是指力求做到语言精当,能够鞭辟入里,切中要害,甚至一语道破天机。“情绪到位”,是指要注意把适宜的情绪色彩融入声音之中,或吸引学生关注重要内容、或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或传递教师的乐观期待……事实上,学生从微视频的声音中能够“听到”教师轻松的微笑!具体到操作层面,教师可以在录制微视频之前写好详细的讲稿,酝酿好自己的感情,并在录制后自己听一遍,通过剪辑功能,将其中冗余的段落减掉,这样不仅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还可以有效地避免录音时讲解的语言过于随意、冗繁以及不经意间可能出现的口误。
显然,“精”与“准”是互为前提的。这就要求教师能对所授内容作精确的把握,能对学情状况作准确的判断,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精心设计。一个既“精”又“准”的微课,一定能巧妙地处理好碎片化与完整性的矛盾,凝聚着教师的远见卓识。
所谓“趣”,就是充满灵性,趣味无穷。所谓“活”,就是充满活性,触类旁通。好奇心是人的天性,“趣”与“活”可满足好奇心,能够出奇制胜!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得好:“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趣”与“活”无异于点燃火把的火种。能做到“趣”而“活”是微课的高境界。
可汗学院作为最早出现的微课平台,发展至今已获得学习者的广泛认可。他们的微课除了具备时间短、内容精、设计巧等特点外,还在于其设计理念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因此,在制作“优质微课”,必须有坚定的“学生立场”。优质的微课应充分考虑三个要素:吸引力、易懂性、保持率。首先,“吸引力”是指微课能够吸引学习者专心、持续地把微视频看到最后。其次,“易懂性”是指微课应具有言近而指远、守约而施博的特点,能轻松地凸显知识的本质。第三,“保持率”是指微课具有精巧的构造,其核心内容能够有效地进入学生的长时记忆。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隐喻、类比、比较等手法,使微课既有灵性又有活性。为此,要特别关注以下两点。
1.创造“一对一”的体验。所谓“一对一”的体验,指的是不能让学生觉得是在面对一个学识渊博、高不可攀、不苟言笑的教授,而是仿佛在与一位业务精深、幽默风趣、平易近人的家庭教师进行一对一的贴近沟通。这种“一对一”的温馨体验十分重要,可以“鼓励”学生饶有兴趣地按需学习:容易的内容可以跳着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看、或查阅资料后接着看,看的时候可以线上提问题、做练习、做笔记……其中蕴藏着“扁平化”的学习理念。因此,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应尽量打造富有“亲切感”的语境,设法让学生以更轻松的姿态进入学习。哪怕是教师在录制微课时所使用的代词,最好用“你”而不是“你们”,用“咱们”而不是“大家”,很多不谙此道的教师,在微课开头第一句话总是“同学们,大家好!”通常就在那一刻起,他就已经“出戏”了——顿时让学生少了“一对一”的体验。
2.侧重视觉化的表达。心理学研究显示,在人的所有感觉通道中,视觉占有绝对主导地位,而且人的大脑天生对图像,尤其是动态图像的处理是高度自动化的。换句话说,人脑是优先选择感性、形象的信息,而非理性、抽象的信息。微课作为一种教学媒体,营造了一种有别于面授的教学空间,在这种“师生分离”的教学空间中,由于教师的形象通常隐于幕后,学生无法观看到教师说话时的面部动态表情,教师无法展开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因此如果微视频中的画面过于静态,一个页面停滞过久的时间,则很容易让观看者丧失兴趣,从而使教学效果大大削减。
在这一点上,可汗学院的微课很值得借鉴。可汗学院的视频强调手写笔(板)的应用。相关数据表明,这种被称为“可汗风格”的微课与传统单纯的录屏式微课相比,学生更愿意在可汗风格的视频中投入1.5~2倍的时间。手写笔的效果远胜过鼠标单一的指示与播放,它让学生很清楚地知道该看哪里,并忠实地跟着教师的思路同步思考。教师边讲边画,确实很像一对一讲题的感觉。由此看来,手写笔(板)式微视频,相比于传统单纯的录屏式微课,更容易实现思维的可视化。遗憾的是,由于手写板和手写笔并非标配,需另行购买,故目前可汗风格的微课在国内还并不常见。
不过,可汗风格并非是实现视觉化表达的唯一路径。英国开放大学制作的“一分钟经济学”微课并非可汗风格,也同样精彩:微课仅用短短一分钟的时间来讲解一个经济学概念,视频中讲解速度飞快,这并没有令人望而却步,反而牢牢地抓住了听众的心。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采用了大量的“视觉化表达”,提供了与知识相关的丰富场景,让听众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快速切换,这是单纯以语言、文字为主的讲解所无法比拟的。技术是次要的,关键是教师要有“视觉化表达”的意识。在有限的条件下,教师完全可以适当地增加幻灯片播放密度,尽可能发挥PPT软件中的自定义动画、插入flash、视频短片等功能,通过后期巧妙剪辑等办法,来达到视觉化表达的效果。
总之,微课制作要遵循“从形象到抽象、从具体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要便于“感知”,又易于“亲近”,让学习者不由自主地沉浸于其中。只有这样,学习者才会每每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从而获得充满灵性的知识,而非干巴巴的条文。要打造优质的微课,教师要尽可能地站在“学生立场”上,精心构思、精确把握、精益求精、精工细作,在做精的基础上,把微课做巧、做实、做好,使之成为师生爱不释手的教学资源。
[1]刘晓,王会霞.微课在中小学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互联网天地,2014(12).
[2]邹开煌.微课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应用局限性及开发思路[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2).
[3]蒋瀚洋.微课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5).
(责任编辑:邹开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