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 吕玲玲
设计个性化作业,实现课堂延伸与拓展
江苏省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 吕玲玲
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作业不仅是课堂的反馈,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查缺补漏,更是必要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由此可见,作业对于学生发展和课堂优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重视作业设计,切不可专注课堂而忽略课外,错失学生语言发展的机会。
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个性化
在传统教学中,布置作业的首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理解掌握。因此,教师设计作业的形式可大致概括为“一抄二背三练习”,这种形式操作性强,能加强学生记忆,帮助其轻松应付考试。但是,从学生的发展来看这种形式存在很多局限性:统一化、机械化的内容不仅缺乏层次,会导致两极分化,还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妨碍其灵活性、创造性的发挥。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从根源上解决,立足观念和方法,打破传统、灵活设计,引入个性化作业。
1.1 层次性
有效的作业设计不仅要配套教学完成相应的目标,更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建立多层次、有弹性的作业结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实现整体提升。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准确把握各项作业的难度,在布置作业时可作弹性要求,让学生“选做”或“试做”,既保证程度好的学生“吃得饱”,又让有困难的学生“吃得下”,促进教学面向全体。
1.2 多样性
初中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喜欢新奇事物,热衷探究思考。考虑到初中生的这些特点,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尽可能地多角度、多形式、多题型,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充分练习,掌握技能,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内容的选择一定要精选精编,合理控制作业量,让学生边做边学,轻松掌握。
1.3 复现性
为使作业能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灵活运用,在作业设计上我们需要遵循“复现性”原则。每隔一段时间,针对学生作业中的常见问题设计一个“回练”,让其能二度学习,在回顾中补缺、思考,获得提升。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促进温故知新,还能加快学生语言学习的速度,有效提升学习效果,优化教学。
传统的“抄、背、默”作业由于诸多局限已不再适用于当代教育。为了促进教学展开,我们要尝试着创新,让英语作业具备多功能性,除了巩固,还能拓展、延伸,完美衔接课内外活动,让学生轻松学英语。
2.1 口头作业——培养语感
所谓“口头作业”,就是与学生口语相关的作业,借助不同的形式让其练习,充分锻炼其表达能力,促进其语感的提升。这类作业不需要动手,动嘴、动眼、动耳、动脑即可,灵活性较高,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鼓励其大声说、大胆表达。
首先是听。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每天听一听课文录音,不断学习专业发音,纠正自己的口语错误。如果学生听配套录音厌倦了,可以推荐其听一些辅助材料,如《新概念英语》《走遍美国》《洪恩英语》等,或者让学生自主选择内容,譬如学生可以选择像英文歌曲、英语新闻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英文歌曲这种材料娱乐性较高,有些学生在听歌时可能会忘记了学习的初衷,这时教师就要适当指导,可以要求学生尝试理解歌词内容,找出歌词中的新单词和习惯用法进行分析,并尝试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自己喜欢的英文歌曲。
其次就是在听懂的基础上读。笔者会为学生选好跟读视频,让其反复、认真观看,不但要同步朗读,模仿人物的语音语调,更要模仿其表情和动作。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会在其模仿一段时间后,在班级里举行“计时朗读”比赛,比比谁读得最流畅、发音最准,优胜者会被授予“口语小老师”的称号,在班级里指导同学朗读。
2.2 拓展作业——激发兴趣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作业设计不仅是为课堂服务,过多巩固、查漏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得不偿失;作业更多的是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鼓励其创造性地完成,实现自我的释放,回归到素质教育“以生为本”的宗旨上。为此,在设计作业时要将“拓展性”纳入考虑范围,结合学生实际和兴趣爱好,适当增加趣味性,让其在作业活动中劳逸结合。
考虑到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拓展目标可以在作业形式上体现,通过合理创新作业形式让学生边学边思考,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思维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以想象型作业为例:学完牛津初中《英语》8B Travelling后,学生对文本的内容十分感兴趣,一直沉醉于作者的想象中,为了延续这一点,并且培养其思维,笔者就投其所好,布置了My Dream Holiday的作文,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完成。此外,辩论赛也很受学生欢迎,能充分调动其表达欲望。在讲完9A Unit 6 Healthy diet后,为了深化学生对饮食习惯的认识及表达,笔者以“Snacks are harmful to human health.”为辩题,将学生分为两大组,让其自主选择观点,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为课堂辩论做好准备。
拓展作业的引入很有必要,一方面能给教学开辟新天地,不再局限于课堂内容,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其打开语言世界的窗户;另一方面能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动力,带来快乐,摆脱枯燥、机械的语言输入。
2.3 选做作业——面向全体
所谓“选做作业”就是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程度和语言能力,按照其兴趣爱好设计多个作业,让其自由选择。这样,不仅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完成不同难度、不同需求的作业,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实现“面向全体,共同发展”的目标。
为了便于“选做作业”的实施,笔者将作业按“星级”分类,鼓励学生不断“积累经验”“打怪升级”,由最低的“一星级”迈向“三星级”。不同星级意味着不同难度、不同数量的作业,给学生提供了自估、自选的机会。“一星级”作业注重基础,主张“变化小、小步走”,帮助学生消化课堂知识,做到及时巩固;“二星级”作业强调运用,难度适中,尽可能地“综合少、多应用”,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扎实掌握。“三星级”作业重视创造,主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多变化、促特长”为主,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让其在完成课内作业后能根据自身爱好,挑选难度较大的题目做。这样的安排不仅符合学情,可行性强,还给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发展空间,能有效避免“吃不饱、吃不了”的问题。比如,在教完文本对话后,笔者会设计以下作业:“一星级”——听录音跟读,掌握词汇、短语,能有感情地朗读;“二星级”——理解对话,能有感情地表演对话;“三星级”——在掌握的基础上改编对话,并表演出来。
这样的设计不仅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差异,能让其自主学习、有效提升,还给学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不会因为不如别人感到苦恼,进而意识到努力的重要性。长此以往,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提升,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个性化作业的设计是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手段,能让语言课堂变得生动,给学生英语学习注入活水。本文中谈到的几种策略对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不过是抛砖引玉,想要获得更切实的效果,还需要不断思考、反复钻研,懂得因材施教,立足学生本体创新设计,赋予作业更多意义。
冯桦,王黎萍. 2015. 我“作”我创,师赏我优——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以趣促优”设计的探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1).
林桂. 2015. 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应用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