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游记散文详略处理策略及语用价值

2016-04-16 16:51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双龙洞游记牧场

(闽清县池园镇中心小学,福建闽清350807)

小学游记散文详略处理策略及语用价值

池朱兴

(闽清县池园镇中心小学,福建闽清350807)

小学游记散文的特点是以精炼简短的语言来表现意象宏大的景观,文章试图探究这类文本的教学重点和语用价值:如何选取“详写点”,如何把“详写点”表达到位。

游记散文;详写点;策略

游记散文在小学教材占有相当的比例,或描摹自然风光,或记述人文景观,或叙写异乡异域风情,是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典范。这类文本所表现的都是闻名遐迩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而文本只有几百上千字,用这么精炼的文字来表现这么宏大的意象,如何选用景观中最典型的“点”显得至关重要,而这些“点”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详写。本文力图以游记散文为例,探索“详写点”的选择和运用规律。

一、根据文本特点,探寻选材规律

每一处成名的景观都是由诸多的景点连缀而成的一个整体,每一个小景点都各具形态、各有传说,有的甚至能独立成景。如果游览者要一一详尽记下,将是长篇累牍都难以穷尽的流水帐。选择最具个性、特色的景观进行重锤敲击,这是游记作家常用的表现手法。

1.详在“唯一性”

许多著名景观之所以成名,不在于其整体,而在于其局部具有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唯一性”特征。这个“唯一性”,理应成为重点表现对象。《记金华的双龙洞》(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单从题目看,作家要表现的重点是双龙洞,但文中用力最多的却是孔隙。因为双龙洞作为石灰岩地质形成的溶洞,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各种溶洞大同小异,不具备“唯一性”特征。而游人进出的必经之路——水上狭小孔隙,在我国著名的自然景观中,难以找到第二个。从某种程度上说,双龙洞景观的成名,在于独具特色的孔隙,而不是大同小异的双龙洞。抓住了这个具有“唯一性”特征的核心景点进行精雕细琢,让人产生新奇感,是这篇游记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奥秘所在。自然景观是如此,人文景观也一样。《威尼斯小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一共写了船夫、商人、青年妇女、小孩和保姆、老人六种人,后五种人作者都只各写了一句话,而船夫却写了五句。威尼斯这个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小艇自如行走如汽车,是构成其独特风情重要因素,而这一切又都依赖于船夫高超的行船技术。因此,详写船夫行船的技术,就是凸显威尼斯的水上交通的“唯一性”特色。

2.详在“代表性”

并非所有的著名景观都有“唯一性”特点的景点,有的景观是由多种景点的有机组合而成。没有“唯一性”景点的景观,表现重点在于具有代表性的“点”。如《牧场之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写了牛群、骏马、绵羊、长毛羊、黑猪、小鸡、狗等七种动物,表现荷兰牧场中的各种动物都能够安静、自由、祥和地生活,展现了荷兰牧场独特的风情。七种动物都不具备“唯一性”的特点,作者各用一个段落来写牛群和骏马,而后面的四种五种动物却都只写一句话,为什么重牛马而轻其他动物呢?因为牛群和骏马是荷兰牧场中数量最多、最能代表荷兰畜牧经济的两种动物,作者详写代表性动物,意在以点带面表现牧场风情。又如《彩色的非洲》(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写“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一个段落,写七彩的巨蟒、黑白相间斑马、数不清的红羽鸟、各种色彩交织的五彩鸟,还有梅花鹿、雄狮、河马、金钱豹、象群和蝴蝶等十种动物。前面的九种动物只简略点出他们的颜色特点,而对于蝴蝶,作者从数量、颜色、声音三个角度进行详细描绘,让人如置身于五彩缤纷的蝴蝶的海洋之中。正如作者所言,前面的九种动物在我国的大部分动物园都能看到,不具备“代表性”的特点,但是多达一万四千种的蝴蝶集中在一个地方所呈现出的炫丽色彩,就构成了色彩中的“代表性”。

3.详在“功能性”

有一类游记散文,作者从功能的角度着眼。这类文本的教学点在最能体现其功能的方面。《长城》(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写长城,角度很多选择,可以写长城的修建历史,可以写长城周围的风光,也可以写长城上游人的各种表现等等。课文却重点写了长城的道路、垛子、瞭望口、射口和堡垒,选择这些事物来写,意在突出长城防御的功能,教学重点应是通过品味长城具有防御功能的意象,来引导学生领悟从事物的功能特征来选材的方法。又如《颐和园》(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颐和园内的景点有成百上千处,但作者只详写了长廊和昆明湖两处核心景点。因为颐和园是皇家园林,其主要功能在于游玩,而最能体现其游玩特征的是长廊和昆明湖,其他的楼台宫殿因为功能不专一,而且没有特点,只一笔带过。

二、体悟详写策略,落实语用目标

教学游记散文,如果仅仅停留在让学生懂得哪个地方要详写,只解决了选材问题,“语文学习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而语用的价值在于怎么写,只有从文本的语言范式中提炼出可以迁移的方法和策略,内化为学生的能力,才能解决“怎么写”的问题,从而落实语用目标。

1.形象化烘托

所谓形象化,就是作者将自己游历的所见、所闻、所感,用最贴近现实生活、最贴近读者感性认知的方式来表达,使人如临其境,产生强烈的现场感。《记金华的双龙洞》中是这样写小船的:“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下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写小船之小,可用数字写长宽,也可用他物作比,而作者用两个并排的人来形容,让这只小船非常直观地投射到人的感知之中,比数字和其他事物更形象、更贴近人们的生活经验。接着写自己如何小心翼翼地仰卧在小船上:“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了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为了表达“我全身都贴在船底了”这个意思,作者把仰卧的细节用慢镜头的手法呈现出来,不仅让读者仿佛看到了作者如何一遍又一遍地做着紧贴的动作,而且把作者的那种好奇、紧张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读到这里,我们的心仿佛也象作者一样揪紧了。用细致慢镜头的手法,达到了形象化的效果。再写在孔隙里的感觉:“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其实,现实双龙洞没有低矮到那种程度,是用夸张的手法让读者更加鲜活地感受到孔隙之低矮。总之,作者用了直观、细致、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孔隙之小、之奇、之趣。

2.极致化渲染

培根说过,每个人的能力总是在最容易动荡的、极端的“技术挑衅”下发挥出来。[2]小说中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手法,把人物打出正常的生活轨道,将其放在特殊的境遇中暴露人物深层的性格和心理。同理,在散文中,为了表现人物或事物的某一特征,把人物放到极端的环境中去考验、渲染,以达到强化的目的。《威尼斯小艇》写了行船的四个极端:“行船的速度极快”“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我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作者抓住了极端环境的四个要素进行强化渲染,使得船夫驾驶技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叹为观止,在表达上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再如《索溪峪的“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写猴子的野:“那些大大小小的猴子,在我们头上的树枝间跳来跳去,亲热的劲头难以言状。但当我们一行中的一位年轻女同志从树下经过时,一只小猴子竟恶作剧地撒起尿来,吓得这位女同胞惊叫一声,慌忙逃走了。而那个调皮的小家伙,却快活地叫着,跳到另一棵树上去。”作者把猴子的调皮作了极致化的对比:一是小猴与大人中“小”和“大”的反差;二是猴子撒尿的极粗野动作与极斯文、怕动物的年轻女同志之间形成张力;三是女同胞的惊叫和小猴快活地叫之间的对比。三个极致的对比,穷尽了小猴活泼调皮的情状。

3.多角度聚焦

某些事物之所以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在于作者能够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不同人物的表现,全方位指向事物的特征,达到丰富和强化的目的。它的表现形态主要有三种:(1)多意象聚合。《牧场之国》为了强调牧场夜的安静,作者提取了以下“静”的意象:严肃沉默的奶牛、默默无言的挤奶人、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了响声、车船过后的安静、狗不叫了、马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动物、人、车船等意象,共同营造安静和谐的夜,达到丰满事物特征的表达效果。(2)多侧面生发。《牧场之国》写牛群一段,从牛群的颜色类别、情态、辈分三个侧面,把一幅安静祥和的群牛图写得生机盎然,这得益于作者从一种动物的各个侧面进行挖掘生发,达到立体化的表达效果。(3)多方位扫描。《颐和园》长廊的描写,作者如同一个摄影师,从长廊的全貌到每一间,再到每一间上的画,最后到周围的环境,进行全方位的扫描。这种从整体到局部,从内到外的全方位透视,是游记散文介绍重点景点的常用手法。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孙绍振.文学创作论[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左小文)

猜你喜欢
双龙洞游记牧场
游金华双龙洞
我和叶圣陶先生游双龙洞
海上牧场
景美篇之行踪清晰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随着脚步看风景
超市游记
叮当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