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监狱,走向现代与文明
——写在大型系列采访活动“春风化雨·中国监狱行”结束之际

2016-04-16 16:14王彦钊
法治新闻传播 2016年4期
关键词:服刑人员监狱监管

■王彦钊



中国监狱,走向现代与文明
——写在大型系列采访活动“春风化雨·中国监狱行”结束之际

■王彦钊

从东海之滨到天山脚下,从北国冰城到南粤大地,到处留下我们采访的足迹;从阳春时节到炎炎夏日,从暑气逼人到秋风渐爽,时间见证我们付出的努力。

由本报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厅联合开展的大型采访报道活动“春风化雨·中国监狱行”,从2002年4月开始,历时近5个月,检察日报社记者跋山涉水,不辞辛劳,行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区,深入40多个监狱进行采访,共发表消息、通讯、图片等60多篇(幅),文章大量被其他媒体转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我们把目光投向这里

采访监狱,从不同角度记录监狱生活,我们的目光投向关押不同服刑人员的各个监狱——

北京市延庆监狱关押的是老年、精神病、残疾人和部分普通病服刑人员。针对不同病人,这里一餐要做五种饭;针对精神病罪犯,这里建起了观赏动物园以及棋牌、音像、阅览和健身等行为治疗室,犯人称这儿是“爱心园”;

山东女子监狱,干警跋涉三千里路为女囚寻子的故事让人落泪,而15名女犯组成的“新生艺术团”在屡夺大奖的同时,又走出大墙进行巡回演出,给30万观众送去的不仅是她们对自己罪行的忏悔,更有对走向新生的自信;,

在湖北省少年犯管教所,一个个感人的改造故事无不诠释着“化蛹为蝶,爱是改造秘诀”,而被广泛推广的心理矫治经验更凝聚着干警们对少年犯的无数爱心;

黄浦江畔,记者探访了上海市北新泾监狱,走近了其中一个特殊群体——职务犯罪服刑人员,向读者透露了职务犯罪服刑人员改造中的点点滴滴;

翻山越岭,记者走进贵州省大方监狱,目睹了普通服刑人员的工作生活学习三大现场,热情讴歌了驻监检察官和监管干警在艰苦的条件下奉献在深山的“石头”精神……

高墙、电网是监狱的共性,但每个监狱都有着不同的改造故事,都从不同侧面展现着中国监管改造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

见证现代监狱文明

提起监狱,普通人可能觉得既神秘又可怕。当你随着记者的行踪“走进”监狱,你会发现这里同样是一片关爱的天空,这里有着太多的感动——

“广东省东莞监狱耗资20多万元,把一个香港籍服刑人员和一个台湾籍服刑人员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还花钱精心治疗,这是我们所没有想到的。”面对记者,服刑人员们称颂着监狱富有人情味的举动。黑龙江省牡丹江监狱的监管干警和驻监检察官,也像对待亲人那样关心着身患癌症的服刑人员解某。

“市民待遇”,这是南京监狱推出的全新改造理念。逛超市,服刑人员成了“市民”;为服刑人员过“集体生日”,他们有了“家”的感觉;新华书店在狱内设立“回归之光”开架图书超市;参加自考,监狱有两个考点,服刑人员无需走出高墙就能取得大学文凭。

同样,在北京前进监狱,服刑人员不仅可以跟家人一起逛超市购物,还可以跟家人共进亲情午餐。宁夏女子监狱则开通了服刑人员亲情电话、亲情餐厅、亲情会见室,让服刑人员能够与家人交流,享受“奖假”的女犯春节还可以回家与亲人团聚。在河南新乡监狱,热爱读书的服刑人员有了自己的读书俱乐部。北京良乡监狱俨然就是一所学校,每个服刑人员都有学习的机会,学电脑、英文,拿大学文凭。

在江苏省龙潭监狱,服刑人员李保文在狱里完成36项发明创造,其中3项获得国家专利,以积极的改造重新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辽宁沈阳市东陵监狱开设“接见餐”和“同居室”,为来监探视的亲属和服刑人员提供团聚的机会,允许改造表现好的服刑人员与妻子同居,给服刑人员以家的温馨,促使他们悔过自强。

体现人道,尊重人权,充分保障服刑人员的合法权利,读者和记者一起见证我国现代监狱文明。

感受典型 传播经验

宣传监狱改造典型事例,传播监狱检察成功经验,开栏之初的设想得以实现——

河北省廊坊市监所实行网络化管理和动态监督的做法4月份经本报记者采访报道后,迅速引起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8月1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联合在廊坊召开全国监所网络化管理和动态监督现场会,并提出将逐步在全国的监狱、看守所、劳教所实行网络化管理和动态监督,推广“廊坊模式”;

换位思考,重庆市永川新胜地区检察院派出检察干警到永川监狱挂职锻炼,开创全国监狱检察系统的先例;

吉林省吉林、延边等地的超期羁押责任追究制度成为超期羁押的“克星”;

福建青草盂地区检察院的“双预防”,即在监狱内开展预防犯罪(包括监管干警的职务犯罪和服刑人员的再犯罪)、预防事故(监管改造中出现的事故)工作,确保了监狱安全稳定,促进了监管干警的廉政建设;

河南三门峡监狱、福建漳州监狱、上海五角场监狱、武汉女子监狱等,都成为预防职务犯罪的警示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在监狱内开展;

此外,还有吉林省吉林市监狱的“社会帮教委员会”,四川省金堂监狱的“周五检察官对话日”,天津河东区在押人员的成人宣誓仪式……

捕捉典型,报道经验,本报记者以自己敏锐的视角出色地工作着。

当然,由于时间仓促,我们的采访也许还不够深入细致;因为着眼于反映不同地域、不同层次各类监狱的情况,所以肯定还有更多更好的典型未能及时发现和报道,这些都督促着我们在今后的采访报道中进一步拓宽视野,深入挖掘。

走过这么多监狱,让记者们感触最深的是,长期以来,尽管工作条件不尽如人意,但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驻监检察官和监管干警的工作积极性,他们默默无闻地既监督又配合,共同维护了监狱改造秩序。在我国监管改造工作的成就簿上,检察机关同样功不可没。对此,18年无脱逃、被司法部命名为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的山东滕州监狱监狱长刘庆祥的一句话很有代表性,他说:“如果说我们滕州监狱还算个‘名牌’的话,那么,检察机关的监督工作应该是这个‘名牌’上最耀眼的光芒。”

在春风化雨般的监管改造工作中,中国监狱正一步步走向现代与文明!

(选自《中国监狱行》一书。作者曾任检察日报社总编室副主任)

猜你喜欢
服刑人员监狱监管
监狱选美
监狱管理局厅官充当服刑人员“保护伞”
论监狱企业立法
诞生在监狱中的牙刷
服刑人员生育权论要
欢迎你到监狱来
大选登记
监管
我国服刑人员抑郁水平研究
监管和扶持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