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16-04-16 15:10李小兰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当代价值恩格斯社会保障

李小兰

(福建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8)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李小兰

(福建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8)

摘要: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在我国致力于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时期,重温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可分为对社会保障的一般性论述、对资本主义社会保障的批判性剖析和对未来社会社会保障的预见性构想三个层次。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为指导,我国在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应该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强化国家的主导责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确保社会保障的公正、公平和可持续。

关键词:马克思; 恩格斯; 社会保障; 当代价值

客观而论,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保障的论述并不像对资本的解剖那样系统,但是却存在于他们的收入分配理论、剩余价值学说、劳动价值学说以及所有制理论等理论中。因此,社会保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细致揣度,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保障思想的论述大致可分为三个相互关联且逐步递进的层次:一是对社会保障的一般性论述,二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保障的批判性剖析,三是对未来社会社会保障的预见性构想。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的解读,从中汲取有益的理论养分,可以为当前我国深化社会保障改革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保障的一般性论述

1.建立社会保障的必要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著作中十分明确地强调了社会保障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指出社会保障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第一,从社会总产品分配的角度论述。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不可能存在,社会总产品在分配前必须进行六项扣除,即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用来应付不幸事故和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设立的基金等。[1]不难看出,马克思主张社会应当建立生产和社会的社会保障基金,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第二,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论述。“不变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从物资方面来看,总是处在各种会使它遭到损失的意外和危险中”[2];“如果我们把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总是为社会中还不能劳动或已经不能劳动的成员而进行的劳动的量,包括到1.必要劳动和2.剩余劳动中去……”[2]992。马克思一方面从不变资本再生产的角度阐述了建立社会保障是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损失的意外和危险”,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从可变资本再生产的角度指出正从事劳动的劳动者不仅要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进行劳动,而且要为未来的劳动者及目前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从事劳动,为社会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提供物质准备。第三,从社会保障的功能角度论述。马克思认为“从一个处于私人地位的生产者身上扣除的一切,又会直接或间接地用来为处于社会成员地位的这个生产者谋利益”[1]362;恩格斯则更加深刻地揭示出“劳动产品超出维持劳动的费用而形成剩余,以及社会的生产基金和后备基金靠这种剩余而形成和积累,过去和现在都是一切社会的、政治的和智力的发展的基础”[1]574。在他们的视界中,社会保障不仅是正常劳动生产的保障,并最终服务于生产者个人利益,而且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从他们精辟的论述中,社会保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显而易见。

2.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与管理

首先,社会保障基金源自生产所得的利润或剩余价值。马克思指出:“利润的一部分,即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必须充当保险基金”[2]960;恩格斯也认为这个由利润形成的后备基金必然是由“工人阶级向资本家阶级提供的劳动产品超过资本家阶级向工人阶级支付的工资总额形成的剩余积累而成的”。[1]575可见,他们共同认为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于工人阶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正是由于社会保障基金源自于此,因而为工人阶级设立社会保障基金是十分恰当的。其次,社会保障基金规模要适度。马克思指出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至于扣除多少,应当根据现有的物资和力量来确定,部分地应当根据概率计算来确定”。[1]362不难看出,社会保障基金的规模需要遵循适度原则,既不能影响社会保障功能的正常发挥,又不能阻碍社会生产的有序实施。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保障的批判性剖析

1.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具有欺骗与虚伪的本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许多论著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保障的欺骗与虚伪的本性。如《资本论》第一卷在叙述英国工厂立法的进程中揭露到“为了这种目的,也为了‘根除懒惰、放荡和对自由的奢望’,同时也为了‘减轻济贫税、鼓励勤勉精神和压低手工工场的劳动价格’,我们的忠于资本的埃卡尔特提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把这些依赖社会慈善事业的工人,一句话,把需要救济的贫民关进‘理想的习艺所’。‘这种习艺所应当成为恐怖之所’”[3]。从中可以看到,让资产阶级引以为豪的贫民习艺所并未让被收容的贫民收获归属感与幸福感;相反,习艺所中高强度的强制劳动让贫民心生恐惧甚至憎恶。毋庸讳言,“恐怖之所”只是为了实现“资本灵魂的梦想”[3]554,而不是贫民温暖的避风港。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更加严肃地指出英国工人阶级不指望从资产阶级那里得到任何援助“是正确的,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他们的利益同你们的利益是完全对立的,虽然他们总是企图证明相反的说法,并且企图使你们相信他们真心同情你们的命运”。[4]可见,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任何友好的言行,都带有欺骗和虚伪的性质。因此,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障充其量只是资产阶级别出心裁的“利己”的制度设计。

2.资本主义社会保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产阶级的任何行为都是为了逐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亦是如此,更何况这项制度是资产阶级迫于无奈才建立的。《资本论》第一卷指出尽管英国的工厂法是“通过资本家和地主统治的国家所实行的对工作日的强制的限制,来节制资本无限度地榨取劳动力的渴望”[3]276-277,但是“1833年到1864年的英国工厂立法史,比任何东西都更能说明资本精神的特征”[3]321!“资本是根本不关心工人的健康和寿命的,除非社会迫使它去关心。人们为体力和智力的衰退、夭折、过度劳动的折磨而愤愤不平时,资本却回答说:既然这种痛苦会增加我们的快乐(利润),我们又何必为此苦恼呢?”[3]311-312恩格斯也指出资产阶级不管做出什么言行,即便是友善的言行,其唯一目的始终是“当他们能够把你们劳动的产品卖出去的时候,就靠你们的劳动发财”,而一旦无法实现这个目的,他们“就任凭你们饿死也不管”[4]82。因此,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只不过是为了构建和维护满足资产阶级榨取更多剩余价值所必须的社会经济秩序,它丝毫改变不了资本主义剥削、压迫与掠夺的本质。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社会保障的预见性构想

马克思恩格斯将未来社会划分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发展阶段。尽管他们并未对未来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出一个系统的模式,但是从他们对社会保障的一般性论述和对资本主义社会保障的批判性剖析中可以较为清晰地厘出他们对未来社会社会保障的一些预见性构想。

1.未来社会也必须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如果我们把工资和剩余价值,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独特的资本主义性质去掉,——那么,剩下的就不再是这几种形式,而只是它们的为一切社会生产方式所共有的基础。”[2]992马克思十分清晰地指出社会保障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而是一切社会共同的需求;不仅如此,“六项扣除”在未来社会中还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显著增加。恩格斯则指出:“即将到来的社会变革将把这种社会的生产基金和后备基金,即全部原料、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从特权阶级的支配中夺过来,把它们转交给全社会作为公有财产,这样才真正把它们变成了社会的基金。”[1]574尽管资本主义社会终将被未来社会所取代,但其积累的生产基金和后备基金应当延续到未来社会中去,并且要发挥更大的功能,从而保障国民安全、增进社会福祉。可见,从利润中划拨的保险基金“甚至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之后也是必须继续存在的一部分”[2]960,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延续发展下去,未来社会必须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2.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正义基石

“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资本主义私有制最终将被废除并被取代,未来社会终将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由于“扩大的生产在现今的社会制度下引起生产过剩,并且是产生贫困的极重要的原因”[4]307,因此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保障本质上是不公平的,终究不能达致社会正义。马克思指出:“在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中,……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作为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存在着。”[1]363恩格斯则更具象地憧憬了私有制废除之后的结果,即“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4]308。从他们的论述中不难看出,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分配正义的基础,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发展、共享福利的保障。同时,社会主义阶段由于“在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弊端;但是共产主义阶段则会“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高举起“各尽所能、按需分配”[1]364-365的鲜明旗帜。因此,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未来社会社会保障的正义基石。[5]

3.国家将承担社会保障的主要责任

英国1601年颁布并实施的《济贫法》最先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国家对社会保障负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尽管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带有极强的欺骗性和虚伪性,资本主义国家始终“利他为名、利己为实”地履行着职责,但是它们至少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国家对社会保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未来社会,国家应该更加有力地承担起这个责任,并力促社会保障功能的发挥和社会正义的实现。马克思主张未来社会应该“建立国家工厂,国家保证所有的工人都有生活资料,并且负责照管丧失劳动力的人。实行普遍的免费的国民教育”[6];恩格斯主张“所有的儿童,从能够离开母亲照顾的时候起,都由国家出钱在国家设施中受教育”[4]305。因此,社会保障唯有由国家或由国家通过立法的方式来实施,才能真正实现制度的公平与效率。

四、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持续30多年高增长的奇迹,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 GDP达到中高收入水平,民生问题得到持续大幅度的改善。然而,这一辉煌成就的背后却存在着诸多隐忧,如城乡利益失衡的格局始终存在、收入分配差距在持续扩大、社会公平的认可度明显偏低、居民生活的后顾之忧在不断增多等。这些问题深深困扰着我国深入发展的神经,羁绊着我国继续前进的脚步。当前,只有深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才能真正解决上述失序问题,从而推动我国全方位的新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不仅包括对社会保障的一般性论述和对资本主义社会保障的批判性剖析,而且还包括对未来社会社会保障的预见性构想。我国应该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深掘马克思恩格斯伟大思想中的有益养分,用以指导我国社会保障的改革实践,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持续发展。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确保社会保障的公正性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视界中,唯有公有制才能促成公正的社会分配,只有公有制才能铸就正义的社会保障制度。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邓小平同志同样也强调:“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7]旨在维护公平、促进共富、保障和谐的社会保障,同样需要公有制来提供相应的经济制度保障。我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在理论和实践中坚持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断推动国有经济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非公有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多元化渐成趋势,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市场经济的刺激下比重持续增大、贡献不断增加。然而非公有制经济却同时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因对“效率优先”的信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私有经济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资本的掠夺式经营,利润侵蚀工资、生产破坏环境等恶性现象屡见不鲜,由此造成的收入分配差距与利益格局失衡正在不断恶化。这再次印证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所有制与社会公正的内在关联的科学性论述,再次确证了公有制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正义基石。因此,我国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科学论断,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合理有效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从而确保社会保障的公正性。

2.强化国家的主导责任以维护社会保障的公平性

在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我国十分必要强化国家对社会保障的主导责任。改革开放前,我国曾模仿苏联实施过国家保险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然而,实践证明这种由政府“大包大揽扛责任”的国家保险模式并不成功,需要进行变革。但是变革并不意味着要彻底剥离政府的责任、彻底市场化或私有化。事实上,社会保障必须由国家主导、顶层推动,这是许多国家长期实践验明的真理,没有国家主导和顶层推动,是不可能保障国民平等的社会保障权益。当前我国应强化政府的主导责任。首先,推进社会保障顶层设计。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尤其是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处于城乡分割、群体分割的“碎片化”状态,不仅不利于劳动者的合理自由流动,而且妨害了其公平权益的实现。因此,中央一级政府应当承担起顶层设计的责任,建立全国统筹、城乡统一、待遇公平、适应流动的社会保障制度。其次,推动社会保障立法。立法先行是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发展的前提,是社会保障公平性实现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建设成绩斐然,但立法方面始终是一个短板。我国迫切需要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保障的立法进程,尽快制定并完善社会保障的法律,如制定《社会救助法》《社会福利法》,完善《社会保险法》等。最后,持续加大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社会保障的有效实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而国家的财政投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保证。我国应该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GDP和财政支出的比重,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并完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从而切实让全民公平地共享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

3.不断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促进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

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下一步将着力解决社会保障制度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发展、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社保制度的并轨、社会保障基金的开源节流等。因此,我国需要在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的指导下,深入贯彻公正、公平、共享的原则,不断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在“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指导下,我国自上而下正在努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第一,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14年我国正式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二合一”,从而促进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发展。第二,双管齐下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方面,从2005年到2015年连续11年以每年10%的增幅提高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另一方面,不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将其纳入缴费型养老保险的范畴,从而促进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第三,加强理论的研究与创新。面对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挑战,我国的政治家与理论家们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制有效的应对方案,如计划于2017年正式推出延迟退休的具体方案、积极地研讨“名义账户”制以期在制度结构上彻底解决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问题等。可见,我国正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道路上稳步前行。当然,不可否认,这条道路上依然还有不少障碍有待扫除、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地不断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从而促进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进行深入解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诞生于当时、影响于后世,具有十分强大的生命力。因此,解读他们的思想并用以指导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将颇具时代意义与价值。我国在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程中,应该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强化国家的主导责任,并不断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从而促进社会保障的公正、公平和可持续。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2.

[2] 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60.

[3] 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19.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2.

[5] 许飞琼.论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及其时代意义[J].政治学研究,2013(3):91-102.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5.

[7]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7.

(责任编辑: 许秀清)

Karl Marx and Friedrich Engels’s thoughts on social security and their contemporary value

Li Xiaolan

(School of Management,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uzhou 350118, China)

Abstract:A soun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of social stability, economical development and national long-lasting peace. In the critical period of establishing a more equitable and sustainabl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China, it is paramount to review Karl Marx and Friedrich Engel’s thoughts on social security. Marx and Engel’s thoughts on social securit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including the general discussions of social security, critical analysis of capitalist social security and predictive supposit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of the future society. I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security, China should take Marx and Engels’s thoughts on social security as a guidance, adhere to the main position of public ownership, strengthen the country’s leading responsibility and improve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o ensure the fairness, equita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of the social security.

Keywords: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social security; contemporary value

中图分类号:A1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4348(2016)02-0154-05

作者简介:李小兰(1983-),女,福建厦门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与经济管理。

收稿日期:2016-01-21

doi:10.3969/j.issn.1672-4348.2016.02.010

猜你喜欢
当代价值恩格斯社会保障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恩格斯服兵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