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陈妍
(福建工程学院 组织部, 福建 福州 350118)
隐性德育视阈下应用技术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兰陈妍
(福建工程学院 组织部, 福建 福州 350118)
摘要:校园文化是隐性德育的重要载体,具有思想启迪、情感激励、心理塑造等隐性德育功能。在隐性德育视阈下从坚持应用性与学术性相统一、在追求应用技术科学精神基础上加强人文氛围塑造、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应用技术伦理教育相结合、坚持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等四个方面探讨加强应用技术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以期创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寓教于景、寓教于心、寓教于乐、寓教于理的应用技术型大学校园文化。
关键词:隐性德育; 应用技术型大学; 校园文化
2015年9月9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出台,制订了福建省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福建省要建成5所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20个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集群和150个服务产业特色专业。这表明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已进入实质性操作层面。应用技术型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新型校园文化,既不同于传统的学术型高校校园文化,也不同于高职类院校校园文化。探索应用技术型大学校园文化之路是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校园文化的关键所在。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种培养取向必然要求应用技术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凸显实践和应用两个纬度。这是一种刚性的校园文化建设维度,有可能会使校园文化建设偏重于实践和技术。刚柔相济的建设理念应是应用技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良好发展的合理之路。据此,本文拟从隐性德育视角切入,探究应用技术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以期为实现应用技术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刚柔并济”提供有益思考。
一、品德形成与隐性德育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品德养成至关重要。就个体而言,品德的形成要靠主客体相互作用才能完成,主要实现两个方面的转化:一是将社会思想、道德规范通过辨别、筛选、接纳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道德信仰;二是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信仰外化为道德行为,即由知到行的转化。受教育者在外界因素作用下思想品德内化与外化的运行过程,是主体自我需要、自我调节、自我认同的内部机制。巴拉诺夫对此做了概括:“刺激(外部作用)——动机(内部动力)——行动纲领和行为形式的选择——动机变成行为,行为变成习惯——习惯的行为形式变为个性。”[1]在此过程中,外部刺激作用可能是计划好的,通过显性渠道如思政课、会议、讲座等施加教育的因素,也可能是通过隐性的暗示的陶冶情操的过程发挥作用,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必须被受教育者的内心所接纳,才能起到正向作用。在此意义上说品德养成与获得知识是不同的,品德的知、情、意、信、行,仅靠直接的外显的正规教育是无法完成的,不能通过简单的说教和灌输来完成。品德的养成有其相对特殊的途径,而隐性德育教育就是其中一种有效的途径。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隐性德育有着相对较好的心理理论支持。现代心理学鼻祖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可以区分为两个层次,即:意识层与潜意识层,潜意识层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前意识层和无意识层。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的心理的形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来自于无意识。一个人个体心理过程也是无意识的,与其他个体相比有着自有欲念、表现形态以及运行方式的精神领域,也正是这种具有独特性的精神领域在支持着个体的思想和行动。任何看似主观性的有意识的活动,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无意识的支配。鉴于此,在德育过程中我们应重视这种无意识状态并积极了解这种无意识过程产生的内因与外因,让学生处于无意识状态的愿望通过多元德育方式的调整、塑造转化为他们的正确的思维判断方式和道德行为习惯。具体来说,隐性德育过程就是将外界信息通过无意识的心理反应,如从众心理、认同暗示、无意识效仿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影响受教育者的道德心理,使受教育者形成道德观念并外化为道德行为,在潜移默化中自愿地、愉快地接受教育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更为深刻、持久,也更具意义。因此,隐性德育教育方式是大学生品德形成一个重要途径。
二、大学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主要是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在校园精神的作用下,借助各类文化活动所展开的群体性文化。它较为集中地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办学精神、理想追求和历史传承。其具体形态应该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行为文化四个层面。大学校园文化通过物质环境感染、制度规范约束、校园活动开展、价值观念引领等发挥其隐性德育功能,对大学生品德养成产生重要影响。大学校园文化是隐性德育的重要载体,具有思想启迪、情感激励和心理塑造功能,对大学生品德具有潜隐性、广泛性、深刻性和持久性的影响。
(一)思想导向功能
人是群居动物,思想和行为总会受到周边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影响。特别是在信息爆炸时代,资讯高度发达,人们获取信息快捷方便、渠道多样,一方面,人们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效率意识得到增强,另一方面,消极意识如实用主义、唯利是图的利益观也会反映到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上。因此,学校应构建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以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思想、价值观、人生观等产生影响和导向,通过好的环境和有益活动使学生得到思想的启迪和教育,从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期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和判断标准。一旦成为一种心理力量,就会起到自我教育、自我调试和自我管理的作用,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正确思想导向作用。
(二)情感激励功能
情感激励是指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对激励客体的情感发生影响,从而使其焕发内在精神力量的过程。[2]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于单个个体而言,除了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以外,较高层次的需要还有社会性需求,比如安全的需要,社会交往、尊重和成就需要等。对于大学生来说,其基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也会进一步希望得到信任、尊重和归属感。激励就是对人的需要的满足,以引起心理状态的改变,可以激发动机、挖掘潜能、振奋精神、激昂斗志。校园文化这一隐性德育载体所包含的丰富内容能够满足学生求知和交往等多种需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进取心和责任感,促进学生勤奋学习、积极探索,以不断成长成才。如大学校园内布置精心设计的、有特定内涵的雕塑,纪念碑,书法、绘画作品,历史名人,名言警句等能激发学生对道德规范上的认同及心生共鸣。学校树立的优秀典范人物更能激励师生努力进取,积极向上。
(三)心理塑造功能
“所谓心理健康,主要指个体能积极、正常、平衡地适应社会环境的良好心理状态”“真正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大影响和普遍意义的因素是环境因素。”[3]在高校内部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广大学生搭建起自我展示的平台,满足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成长的需求,不断强化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大学生心理社会化。从心理发展方面来讲,个体社会化过程就是个体将社会群体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纳入到自己的人格体系,并内化为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在这一过程中,隐性德育载体通过感染、暗示、从众、认同等心理机制,使学生在无意识中受到影响,引起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变化,并能不断调整,使自身的思维观念和行为习惯能够同社会所要求的价值导向及道德规范相一致。校园内部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生动活泼的教育情景、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可促进隐性德育发挥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的个体心理及健全的人格。
三、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特点及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迈入大众化阶段,出现了一批依托区域经济,以培养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办学目标,专业设置以新兴专业为主体的新类型的本科教育学校,即应用技术型大学。应用技术型大学教育是指依托学科、注重专业、突出应用,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教育类型。[4]国家发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将高校分为研究型高校、应用技术型高校、高等职业学校,201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一)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特点
应用技术型大学是高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研究、教学型高等院校不同,它既重视学术科研能力教育,又具有广阔的工程科学教育背景,与狭窄的职业技能培训的高职高专类院校有着显著的区别。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曾提出,所谓转型发展是要深化几个方面的改革,即“深化突出、生产、教育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体现行业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建设要求的课程体系改革;深化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的教学模式改革;深化提升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5]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应用技术型高校重点在于培养服务生产一线,直接从事建设、生产、管理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着力提升的是学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研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从办学宗旨上看,应用技术型大学注重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从就业趋向来看,应用技术大学毕业生主要面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高科技科研生产部门,所培养的主要是工程技术管理和研究人员等,这就对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随着社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化,应用技术型高校办学层次和规模也在不断地提高,与其相适应的校园文化隐性德育功能的发挥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有着重要意义。
(二)应用技术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策略
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更多侧重于工科或者理科,因而其校园文化氛围或者物质构成更容易出现重规模而轻内涵、重管理而轻人文、重形式轻特色等问题。因此,要想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关键是要将德育工作渗透于现实情景、渗透到学生的内心,在教育方式上要更加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减少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进行自觉认知和自我调节,在无意识状态下提升自我道德修养。在实际创设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的统一。
1.坚持应用性与学术性相统一
对应用技术型大学校园文化功能性进行重新构建,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的应用性与学术性的协同发展。
首先,必须根据区域(地方)行业、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实现由传统课程体系向应用型课程体系的转型,逐步建立以社会需要和职业需要为核心、以技术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应用技术大学课程体系;在教材建设上,实现由传统教材体系向应用型教材体系或“讲义”型教材的转型。
其次,理工通识教育基础上的进一步专业化教育。在知识结构的形成和知识素养的培养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强调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也要有必备的应用创新和科技转化能力。因此,实践教学应逐步实现从“以校内实践教学为主、教学做一体化”向“以企业实践教学为主、教学做研一体化”的转型。应开设“三创”课程,培育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完善创新创业课堂教育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设创业导师制度,强化创业指导;建设并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产业园,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项目,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设立本科生创业专项孵化基金,保证创业经费;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氛围,逐步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从教师“灌输、传授”为主向学生“内化、运用”为主的转型。
2.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
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充分凸显应用型高校以应用技术科学精神为主导的办学要求,同时也要充分兼顾人文精神的培养以及二者的有机融合。既要注重旨在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也要重视以人为本、明德修善的基本人文精神的培育。应用技术型大学提倡“学以致用”,重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但这并不是浅层意义上所理解的“实用主义”或者“功利主义”,它强调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造就一批既有专业技术知识,又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人,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它还要求发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融合的校园文化寓教于乐的隐性德育功能,即在行为文化层面,及时捕捉新时期“1990后”学生的思维特征及规律,创造形式多样、内容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大学校园活动。因此,在应用技术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方面要凸显科技活动的主体地位,通过大学生科技节、大学生科技发明展、大学生职业技能赛等活动树立学生科技创新理念,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氛围。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大学生艺术文化节、名师有约、学术研讨等活动,营造自由开放、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
3.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应用技术伦理教育相结合
应用技术型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更是一个伦理教育问题。中华民族在创造文明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良传统,如崇高的民族精神、传统的道德文化和英雄的民族气节等。中国传统文化是高校的校园文化的根基,应用技术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地进行继承,不断发扬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因此,要实现校园文化隐性德育的寓教于理,即在制度文化层面要完善“以生为本”“以文化为根”的大学校园制度,做好校园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让学生主动参与校园文化传承,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成长成才。这需要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发展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应用技术型教育发展新趋势,根据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掌握科技新成果、前沿新知识,适应社会新要求,不断创新校园文化制度、形式和内容,营造科学严谨、求实创新、富有时代气息和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应用带给教育伦理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应用技术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然要正视这一现实。从长远来看,在应用技术大学的本科和硕士阶段教授伦理学,可增进可持续的金融和社会财富创造。[6]468目前,与应用技术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关的应用技术伦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缺乏技术应用的道德分析、道德评价,加上道德失范中的技术应用引发的系列教育伦理问题,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也影响了应用技术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稳定性。
教授伦理学的目的不是灌输价值观,而是要发展伦理判断能力。根据康德的观点,这意味着加强学生们分析特殊情境、联系道德和伦理规范的能力,最后,在考虑问题的所有相关方面后,做出恰当决策的能力。[6]475成功的伦理教育必须能创造从课堂上的培训经验到学生们的生活和职场中的理性和情感的纽带。[6]476
一方面,可以采用小组书面陈述或论文的形式来讨论伦理问题。通过发散性讨论的方式,采用诸如困境讨论、新苏格拉底辩论或者案例研究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们面对有挑战的伦理情境时,养成捍卫不同观点和证明伦理观点的能力。这些讨论方法未必导致确定的伦理判断,但可以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和支持或反对论据的能力。
另一方面,用传统的专业讨论以外的跨学科规范观点来补充具体的专业实践。那些能够让学生理解社会、经济和政治情境的学科(如社会学、哲学、政治学)能改善专业伦理学教学。可以由不同专业伦理学的跨学科知识来改进大学生的伦理教育,因为不同的方法能较容易地克服任何单一学科观点的局限性。[6]477
4.坚持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
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把握一个重要原则,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要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实现寓教于景,即在物质文化层面营造极具特色、优美高雅的大学校园环境和人文景观等,把师生员工看作是学校生活的主人,把他们当成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创建者,有效地将学生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相结合,充分调动师生参与优良校园文化创建的积极性,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在校园文化建设进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比如让师生员工参与校园道路、楼宇、景观的规划、命名和管理,增强广大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改变简单的教育人、管理人的观念,与学生交朋友,从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关心、帮助、引导学生,努力提升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的水平,营造有利于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新形态校园文化建设,从隐性德育视角切入探究应用技术型大学校园文化的意义不仅在于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内容,还在于从理论上理顺高校各种主体之间的关系,培育应用技术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机制,推动相关理论发展。
参考文献:
[1] 鲁洁.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2] 申来津.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J].理论月刊,2002(2):31-32.
[3] 田慧生.教学环境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4] 陈梦寒.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的培育和构建[J].2008(10):8-12.
[5] 张大良.把握“学校主体、地方主责”工作定位 积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5(5):23-29.
[6 ] 陆晓禾,Koehn D.危机中的资本、信用和责任:未来财富创造需要什么样的概念、制度和伦理[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王明秀)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pplied technical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ssive moral education
Lan Chenyan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of Party Commission,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uzhou 350118, China)
Abstract:Campus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recessive moral education, which has the function of thoughts initiation, emotional stimulation and psychological shaping. Effective methods of strengthening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applied technical university are explored in an attempt to create distinct applied technical campus culture that features situation, mind, interests and morality education. Four aspects are focused in the perspective of recessive moral education, which include unifying applicability with academic study; strengthening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e atmosphere in the spirit of applied technical science; combining the traditional excellent cultural education with applied technical ethics education and unifying subjectivity with guiding principle.
Keywords:recessive moral education; applied technical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4348(2016)02-0188-05
作者简介:兰陈妍(1981-),女(畲族),福建福安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重点课题( FJJKCGZ15-072);福建工程学院2015年教育科学研究项目(GA-A-15-01)
收稿日期:2015-10-30;修回日期:2016-02-16
doi:10.3969/j.issn.1672-4348.2016.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