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利用“学习焦虑”促进英语教学

2016-04-16 15:10:56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王芸智
疯狂英语·新策略 2016年11期
关键词:学习焦虑学习成绩英语教学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 王芸智

适当利用“学习焦虑”促进英语教学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 王芸智

本文在对九个初中班级进行的学习焦虑调查的基础上,提出适度焦虑可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并给出了如何培养教师及学生的适度焦虑感的方法,从而促进英语的教与学。

焦虑;英语教学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居安思危、适度快乐的人往往比那些满足于现状、高度快乐的人学历更高、更富有,甚至更健康。过度的焦虑给我们带来的是恐惧、混乱和士气低落;但焦虑的缺失则会导致我们的学习生活没有危机感,使人停滞不前甚至是退步。焦虑就像是一根橡皮筋,如果拉得太紧,它会断掉;如果拉得不够紧,它的张力又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适度焦虑正是我们在焦虑过度和缺失之间找到的一个平衡点,而掌握这个平衡点,正是促进英语学习成效的途径之一。

1.学习焦虑与英语学习关系的调查

学习焦虑有积极和消极两面,适度的紧张焦虑对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没有害处,反而可以使人更好地发挥防御机制,从而积极地适应环境。为了更好地研究适度焦虑与英语学习的关系,笔者对初一至初三九个平行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所体现出的焦虑程度不同,最终的学习结果也不同。把学生分为三类: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参与调查的优秀生普遍认为在英语学习上有一定的焦虑,主要来源于对既定目标完不成的焦虑,但是这种焦虑还是在自身的可控制范围内,也是由于焦虑的存在才促使自己在英语学习上能不断地进取,从而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参与调查的中等生综合评定下来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英语学习上存在很大的焦虑,害怕自己所学知识掌握不了,学习能力不够,目标达不到,考试考不好,这种焦虑的程度已经影响到了自身的英语学习。另一种情况是在英语学习上没什么压力,也没什么焦虑,该怎么学就怎么学,对于英语学习成绩的好坏关心得不多,顺其自然。参与调查的学困生的调查结果则是大同小异,一方面是自身学习能力的欠缺,另一方面是在英语学习上缺少目标,没有学习压力,不存在焦虑,甚至有少数学生在学习上已经完全放弃了自己。调查结果显示,英语学习的成效与焦虑的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关系,焦虑过度和焦虑缺失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英语学习的成效,只有达到适度的焦虑,才会对英语学习起到促进的作用。

2.适度焦虑的内涵和意义

适度焦虑指客观情境对个体的自尊心产生了一定的威胁,但个体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解除这种威胁的反应。当人适度焦虑时,在学习上往往能取得最好的成绩。没有焦虑,就没有效率;过度的焦虑是阻力,适度的焦虑是动力。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即中等程度的焦虑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能使学习者维持适度的紧张状态,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而过低或过高的焦虑水平都对学习不利。过低的焦虑水平使人的身体处于麻木状态,无法排除情境中无关因素的干扰,对学习持无所谓态度,缺乏激励力量,激发不起学习的热情和学习者的责任心。相反,过度的焦虑使个体的注意转移力降低,容易出现紧张、慌乱、思维混乱,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导致学习上注意力不集中、健忘、思维迟钝,束缚了其认知能力,极大地阻碍了英语学习。只有焦虑达到适度,才会对学习有促进作用,才能激励学生努力改变现状,改善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3.提升适度焦虑的几点策略

3.1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调控焦虑感

3.1.1 在合作与竞争的氛围中激发适度焦虑

“愉快教育”这一口号强调通过内在动机,即通过兴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来维持学习。但学生的学习不都像游戏,有的学习可能使人感到愉快,但更多的学习是十分艰苦的,如背诵千个英语单词,要与遗忘做斗争;要使知识转化为熟练的技能,需要进行大量的重复练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确立竞争对手,开展学习竞赛,比如百字竞赛、小报制作、阅读竞赛、演讲比赛等,运用适当的奖惩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竞争压力下,会产生一定的动力,从而带动学习。但是如果学习上只有竞争,势必会给一部分同学带来太大的压力,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所以,对于带有创造性的新学习或问题解决任务,就应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的环境下学习,效果会更好。

3.1.2 关注学生差异,及时因度疏导

在英语学习中,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不可避免存在个体差异,对于高焦虑的学生应尽量少给他们在学习上的压力,而对于低焦虑的学生应适当施加压力,使两者的焦虑水平达到中等水平,从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检验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时也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避免一部分学生因多次失败产生心理负担,从而引发过度焦虑。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会进行每天的值日汇报,程度差的学生可以允许他们不脱稿,念出汇报内容,课后再给予他们具体的帮助;单词默写时,程度差的学生可以允许他一次默写十个,甚至是五个;背诵文章时,也可以允许他分小段背,哪怕是背其中的一两个句子。对于这一类学生来说,只要完成教师的最低要求就是进步。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则应适当地提高要求,并且要求他们加强课后的提升和拓展。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来布置任务、提出要求,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3.2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培养适度焦虑

3.2.1 制订促使自己适度焦虑的目标

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旦制订了一个目标,就会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力量,努力朝着所定的目标前进。所以,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和效率,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设立非常明确的目标。但是,制订的目标应适度,过高了,最终无法实现,容易丧失信心,使计划成为一纸空文;过低了,无需努力就能达到,不利于进步。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订适度的、通过努力能达成的目标。目标要具体化,可以细化到一天要背多少英语单词,完成多少练习题,做几篇阅读,最近的英语考试要进步几分,要超过哪个竞争对手等。学生有了这些具体的适合自己的目标后,才会有一定的压力,才能促使自己去不断努力。

3.2.2 学会自我调节焦虑

学生面对学习上的压力,会出现厌学、倦怠、焦虑等现象,从而引发学习障碍与心理障碍。面临重要考试而又把握不大时所产生的考试焦虑;做错了事情感到可能损害了自己形象时产生的焦虑都是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焦虑,但是一旦这种正常焦虑超过了度,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时,就要及时调控了。教师首先应帮助学生明确问题的原因,对问题进行理解与评估,培养积极的情绪,调节焦虑。当学生的个人能力没有办法来调节焦虑时,也不要慌张,可以求助于父母、家长和同学,与他人多交流、多沟通,适时地调整心态,调整目标,调整学习的方法,有效地处理问题。

3.2.3 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产生焦虑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习成绩不理想,而学习成绩不理想多数源于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习策略水平低、学习方法不当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事倍功半,无法取得好成绩,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学习策略水平高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事半功倍,常常会体验到学习中的成功,提高自我效能感,不易产生焦虑情绪。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应通过不断地学习和钻研,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方法上的自主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体验学习过程中成功的乐趣,进而让适度焦虑在英语学习中发挥出最大的效应。

总之,在英语学习中感到焦虑,不见得不好,它意味着你一直惦念着你的学习目标、计划以及你将要面对的困难和机遇。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对学习焦虑进行合适的规划、调节和引导,这将会成为促进其英语学习的力量。

蔡廷栋,高光珍,贾天俊. 2015. 适度焦虑: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心理指标[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10).

邵玲. 2005. 控制适度焦虑的英语学习对策[J]. 石家庄学院学报(7).

猜你喜欢
学习焦虑学习成绩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名落孙山
高中生物学习焦虑原因及对策
求知导刊(2016年32期)2016-12-20 19:33:41
伊犁师范学院“民考民”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与焦虑研究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21:10:13
预科学生学习焦虑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留守儿童学习焦虑调查研究
科技视界(2015年35期)2016-01-04 09:56:21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34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