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诗歌品味汉字魅力
——《河里的月亮》教学

2016-04-16 07:37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6年8期
关键词:河里意图生字

倪 颖

【教学目标】

1.认识“晶、过、碎、要、惊、动、静、瞧”八个字,会认并会写“让、再”两个生字。

2.能正确理解“滚圆”“晶亮”“惊动”“安静”等词语的意思。

3.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水中月亮的形态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课题

1.游戏“猜一猜”: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几则谜语,大家想不想来试试?开动脑筋,大胆猜想。

(1)小圆镜,亮荧荧,挂天空,照北京。(月亮)

(2)小小船儿天空挂。(月亮)

(3)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月亮)

过渡:小朋友们真厉害,这三个谜语说的都是月亮,它有时弯弯的像条小船,有时又像个圆盘,真有趣。你知道吗?河里也有月亮呢。那它是什么样子的呢?它也会变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小诗,它的名字就叫做——河里的月亮。

2.正音,读题。(1)(教师板书课题:河里的月亮)注意,在这个短语中有两个字读轻声,谁来尝试读一读?

(2)师正音:“河里(li)”“月亮(liang)”。

(3)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有趣的游戏导入能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通过猜谜,既给了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继续阅读的期待,又巧妙自然地引出了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悟

1.教师范读,引入文本情境。

【设计意图:教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范读,是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文本最高效的措施。这个环节旨在学生听读能力的训练。】

2.学生自读,初步感知文本。

(1)要求1:数一数这首诗有几句话。(四句话)

(2)要求 2:字音要读准,句子要读通顺。

3.学生展示,教师相机正音。

强调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晶(jīng)亮 碎(suì)

惊(jīng)动 安静(jìng)

待会儿(儿化音)么(轻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关注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读通诗歌,从而对诗歌有整体的感知。】

三、精读诗歌,积累运用语言

(一)精读第一句

1.出示第一句话:天上一个月亮,河里一个月亮,滚圆,滚圆,晶亮,晶亮。

2.河里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板书:滚圆、晶亮)

(1)讲解“滚圆”。

出示图片(月亮、西瓜、皮球、吃撑的肚皮),你看这些东西不仅很圆,而且还鼓鼓的、很饱满,我们就把这种形态叫做——滚圆。

(2)讲解“圆滚滚”。

①“滚圆”这个词很有趣,它可以反过来说成——圆滚滚。我们既可以说河里的月亮——滚圆,也可以说河里的月亮——圆滚滚。

于拓展填空。

你除了会说圆滚滚的月亮,你还会说圆滚滚的什么呢?

看图片提示,尝试填空:圆滚滚的( )

【设计意图:理解是前提,积累是基础,然而学语文最终的目的是表达,是运用。只能理解而不能运用的词语是消极语言。既能理解又能运用的词语才是积极的语言。本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讲解“晶亮”。

①河里的月亮不仅滚圆,而且还很——晶亮。看看“晶”这个字(出示“晶”的古文字),它的身上有三个“日”,这三个“日”指三颗星星,泛指天上有许多星星,所以很亮。

于河里的月亮为什么会像星星一样闪亮呢?(因为河里的月亮在水里,水波会反光。)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话,感悟水里月亮的圆和亮。

(二)精读第二句

过渡:河里的月亮还是什么样子的呢?它也和天上的月亮一样会变吗?

1.指名读第二句话,其他学生仔细听,思考:河里的月亮还会变成什么样?

2.河里的月亮变成了“一块,两块”的,为什么?

生回答,师总结:因为它被鱼儿撞碎。(播放视频短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一下。)

看看“碎”这个字(出示古文字),它在古代指用石头砸碎东西,所以你看它的身上有一个“石”。在诗里指的是谁碎啦?(月亮)

3.河里的月亮还在“东晃,西晃”,为什么?

生回答,师总结:因为小鱼游过,水波在动,导致水里的月亮跟着水波在晃。看看这两个词,再做做动作,读一读。

(生展示,切身体验晃的感觉。)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记忆生字、理解文本、感悟文本。】

4.发挥想象,做做动作,把这句话连起来读一读。

(三)精读第三、第四句

过渡:嘘,你瞧,河里的月亮又变了。

1.出示句子:啊,不要惊动它,让它安静一下。

你觉得应该怎么读这句话?(指名读,在学生不同的读法中,互相比较中,感受安静。)

总结:通过几名同学的试读,我们知道,这句话应该读得轻轻的。因为我们要——安静,不要——惊动它。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他们的“拐杖”。让学生在反复的尝试朗读中感悟安静,比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该怎么读效果要好得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师引读最后一句:待会儿你——再来瞧,它依旧是那么滚圆,滚圆,晶亮,晶亮。

(1)“再”表示第二次。第二次来瞧一瞧就叫做——再来瞧,第二次见面就叫做——再见,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就叫做——再犯……

(2)瞧,水里的月亮变得又和刚开始一样了,它还是那样——滚圆,滚圆,晶亮,晶亮。这就叫做——依旧(生读)。

(四)总结全文,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新课标第一学段中提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每个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读出自己的感受,品味语言的精妙。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这也是我们这一节课的重难点。】

四、教学写字,指导规范书写

1.课件出示“么”“东”“让”“再”“西”“会”“两”,指名读,学生自学后书生字。

2.课件出示“让”“再”。

(1)“让”字有一个新的笔画(横折提)。书写横折提时,横和竖略短,提轻快。(出示“魔法棒”,让学生直观感受言字旁的点要于折画对齐。)

(2)“再”字身上很多横。(出示“小圆圈”,让学生观察三横和横折钩的横分别把中间的一竖平均分成了三等分,并且最后一横最长。)

3.教师范写后指导学生临写,关注学生书写姿势,让学生端端正正写好字。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借助笔顺表和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关注生字的构形特点,指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写美观,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猜你喜欢
河里意图生字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读儿歌识生字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生字辨识大闯关
为什么鱼在水中能呼吸?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海里丢河里找
生字变身
河里的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