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张 捷 指导点评/李斩棘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微影评的特点及其基本的写作方法。
2.练习概括影片的主要内容,学会描述影片中的一个细节,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观点。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平时喜欢看电影吗?喜欢看什么样的电影?
生:喜欢看搞笑类的电影。
生:我喜欢看惊险刺激的电影,越惊险越喜欢。(众生笑)
师:不错,喜欢猎奇、探险,正是青少年的天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部电影,它跟我们平时看到的电影不太一样,它很短——只有几分钟,内容却耐人寻味。这就是——微电影。(师板书:微电影)
师:今天咱们就先来欣赏一部微电影。在欣赏的时候,要思考:影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同时要认真关注其中的细节。
(播放微电影《为了鸟儿们》)
师:这部微电影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电影主要讲了一只大鸟和一群小鸟之间发生的事。
师:真好,你说出了微电影的主要人物。
生:这部微电影主要讲了一群小鸟站在电线上,一只大鸟突然到来,想和小鸟们做朋友,但小鸟们却想齐心协力赶走大鸟,结果自己却落得非常狼狈的下场。
师:概括主要内容还要把主要事件概述出来。
生:我感觉它很有趣,很搞笑。
师:大家是从影片中哪些细节感受到这种有趣和搞笑的?
生:这只大笨鸟刚来到电线上,电线上的那群小鸟就对它很戒备,我感觉小鸟们排成“千鸟观音”去看大鸟时的那个镜头很搞笑。
师:“千鸟观音”?哈哈,这个词语套用得很生动,我们眼前仿佛回放了这个有趣的镜头。同学们,如果把这部影片的内容简介或有关细节串连起来,再稍加修改,就可以说是这部微电影的微影评。
师:如何理解这里的“微”呢?
生:内容短。
生:字数少。
师:对,顾名思义,微影评,内容不需要太多,它可以只针对电影中的一个情节,一句台词,一段音乐,一个细节展开评论,发表感受。
【点评:老师的导入从谈话入手,自然而然地把话题引到微电影上来,贴合习作主题。
本环节老师紧扣两个训练点:概括微电影主要内容和描述一个细节。在学生口语表达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引出“微影评”的概念和特点,并明确写微影评的两个基本方法:简介内容,关注细节。这一环节以概括内容和口语表达为基础,降低了学生对习作内容与习作要求的畏难情绪。】
师(出示课件):请大家默读这两篇微影评。想一想,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批注在例文旁边,然后同桌之间交流。
微影评一:
一群性格尖酸的小鸟聚集在电线上,唧唧喳喳地吵个不停。这时,不速之客大笨鸟的到来打破了它们的争吵,小鸟们突然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对大笨鸟冷嘲热讽,甚至打算齐心合力把它排挤出去。可就在成功之际,意外发生了……
其实,我们的世界和鸟儿们的世界一样。大鸟代表了外来的“异类”,闯入了一群人的生活,这群人想也不想,就开始对付大鸟。
可落井下石的结果呢?哈哈,真是耐人寻味。是啊,当你只顾着自己和自己群体利益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别人的感受呢?
不过,不知道有没有人留意最后一个镜头,片子的最后,第一只光屁股小鸟落地后,大笨鸟悄悄给它一片树叶遮丑。大笨鸟真有趣,真可爱!
微影评二:
物以类聚,鸟以群分。
不是一类,何苦勉强?
人与人相处,各自给各自一些空间就好,何必硬站在别人的中间自我感觉良好呢?就如海报上的图,大鸟站在小鸟们的中间将小鸟们一分为二,本身就侵犯了小鸟们的利益。
没有大鸟的入侵,小鸟们也不会毫无理由地去想办法排挤它。鸟类的世界如此,何况人类的世界呢?
人是孤独的动物。有的人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与接纳就浑身不自在,所以他们宁愿放弃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也要融入一个并不接纳自己的群体,这又是何苦呢?
生:两篇文章的观点,正好是相反的。
生:第一篇微影评介绍了影片的主要内容,但是好像没写完,是作者故意的吗?
生:我认为是作者故意不写完的,这样可以给读者留下悬念。(掌声)
生:我发现这两篇微影评都能把影片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写感受。
师:大家交流得真棒。第一篇影评中,作者说大鸟代表了人类社会中的“异类”,他由鸟类的世界,联想到了人类的世界,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第二篇影评却从相反的角度来谈感受,站在了小鸟的立场上,而把批评的矛头指向了大鸟。那么,老师有个疑问,为何观看同一部微电影,写出的微影评却截然不同呢?
生:因为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了。
【点评: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对比和辨析能力,会对同一事物形成不同的自我观点。学生通过对两篇例文的默读与体会,辩证思考问题的意识会逐渐在他们心中萌芽。】
师:下面请大家再欣赏一部微电影(播放视频《KIWI》)。
师:猜一猜,世界上真有像片中这样的鸟吗?
生:我认为是作者想象出来的,世界上哪有这么奇怪的鸟啊!
师:这种鸟叫几维鸟,身材短小,嘴细而长,由于翅膀退化,因此无法飞行。它是新西兰的特有物种,也是新西兰的国鸟及象征。
生:呀,真有这样的鸟啊。
师:看来,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不要盲目地下结论,要学会自己动手找答案,用事实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出示两幅图)老师给这两幅图片分别起了名字——“种树”和“森林”。你发现了什么?
森林
生:老师给这两个名字加上了引号。
师:真是认真观察的孩子。知道老师为什么给这两个名字加上引号吗?
生:几维鸟把树一棵棵地拖到悬崖边上,用钉子把树钉在悬崖上,不是真的种树,所以“种树”一词要加引号。不是真的种树,也就不可能有真的森林,所以“森林”也加引号。
师:真好,这是这个影片里的两处细节。
师:那么你能像刚才这样,抓住某一处细节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一下微电影的主要内容吗?
生:一只几维鸟因为翅膀退化而无法飞行。但它又渴望飞行,于是它把大树拖到悬崖边上,用钉子钉在悬崖上,自己造了一片森林。然后,它从悬崖上纵身一跳,感觉自己学会了飞翔。
师:“飞翔”这个词用得真好。
生:我觉得它不是真的飞,它是从悬崖上跳下来,感觉就像自己在飞。
生:几维鸟的翅膀退化了,没办法飞,它在用这种方式实现自己的飞翔梦想。
【点评:学生通过第一次观影就能完全了解其内容有些困难,于是“种树”和“森林”两张图片就为帮助学生理解影片内容搭建了一个平台,同时也引出了这个环节的主要训练点:抓细节练表达。在此基础上,学生概括影片的主要内容就流畅具体了很多,理解了影片内容就为后面的微影评练笔做了铺垫。】
师:这部动画片虽然很短,但导演想告诉我们的内容,却远不止这些。他想说的话就隐藏在一个一个的细节里,让我们再看一遍,一定要关注里面的细节,看完之后记得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二次看影片,学生写感受。)
生:一只小小的几维鸟,因为翅膀退化而无法飞行,但它又很渴望蓝天的怀抱,于是它费尽所有力气,把大树一棵棵地拖到悬崖边上,准备把树木钉在悬崖上。几维鸟拖着沉重的大树往里走,它的脚步虽然趔趄,但它仍然坚定不移地向前挪动。我甚至能想象那细细的绳子是怎样勒进了它的皮肉……就这样,一棵,一棵,又一棵……终于,它用自己不懈的努力,换来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
师:谁来评价评价这位同学写的这段话?
生:这位同学写出了几维鸟在拖着大树艰辛地行走时的动作,“趔趄”这个词形象地写出了几维鸟不堪重负的样子。
生:如果能把几维鸟背负绳子拖动大树时的神态用语言描述一下,几维鸟的形象会更立体、更丰满。
师:真好,不仅写得好,评价得也精彩。
生:我在影片最后看到了几维鸟的泪水!这是激动的泪水,是喜极而泣的泪水,是实现梦想后的泪水!这颗晶莹的泪水顺着几维鸟的脸颊,流进了我的心里!
生:我认为,能否在描写泪水之前,先简单描写一下几维鸟飞翔的动作,这样有动作,有泪水,几维鸟实现飞翔梦想后的激动之情也就更突出了。
师:是啊,我们观看了影片,自己选取了一个镜头去写,但读者有时却不太明白你写的内容前后有什么联系,如果在前面简单交待一下几维鸟终于飞起来的情况,这样让上下文更连贯,岂不是更好?
师:这只小小的几维鸟,它最终的命运是怎样的?影片在最后含蓄地告诉了我们。让我们再来看一遍结尾(播放最后一个镜头)。
师:想必大家此刻都是思绪万千,心潮起伏。请你拿起笔,把自己这一次的感受加进刚才所写的文章里。
(学生写自己第三次观影后的感受,并交流。)
生:为了梦想,它纵身跳下了悬崖。它是那样的义无反顾!它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只鸟儿能飞吗?不,不是的。飞翔是它心中恒久的梦想。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它费尽全部的精力和体力,在悬崖上种树;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它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蓝天之上,鸟儿们在尽情地翱翔;蓝天之下,它落下高高的悬崖。但它那颗为了梦想勇敢无畏的心,却在冉冉升起!
生:看到影片的最后,我默默地流泪了。一只小小的几维鸟为了梦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可是我们人类呢,在实现自己梦想的旅途上,总是为自己寻找种种借口,这借口在梦想的面前是多么苍白无力,多么不堪一击啊!
(学生互相评价,提建议,再修改。)
师(总结):同学们,一部好的电影,是精神的盛宴,是文化的洗礼;一篇好的影评,是深刻的理解,是独特的思考。以后我们在欣赏影视大餐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拿起手中的笔,或长或短,或深或浅,或欣赏,或反对,也记录下我们的思考与感悟。
【点评:每次观影,重点与重心都不同。第一次,看了微电影,练习概括影片内容的能力;第二次,再看微电影,留心与描述所关注的细节;第三次,看结尾片段,升华文章的情感与寓意。学生的听说读写评的能力,就在这三次看与写的过程中,得到螺旋式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