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洪旭
时下,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健康成长,我们的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学校管理者都是想尽了办法、下足了功夫:开设了心理辅导活动课,专题、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设立了心理辅导或咨询室,及时对学生的心理进行“释疑”“解障”;举办了家长学校,定期向家长传授必要的心理指导知识与技能……然而,在实际教育中,我们管理者的这些做法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都依然存在。我们的管理者也总是不解,自己的这些“有效措施”为什么就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呢?是课程设置不合理?心理咨询室设施配置不够先进?还是其他?
不是的,我们的教育之所以不能取得理想效果,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我们的管理者忽视了一个关键性因素——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中的问题。要想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必须要关注和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关心、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根本前提。
首先,学校管理者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并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一是要从思想上认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者和心理健康的“保健医生”,只有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及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疏导、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而是影响学校教育质量优劣,事关孩子健康成长的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二是积极营造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浓厚氛围。一方面学校管理者要充分运用校园广播、板报等各种媒体,多途径、全方位向教师宣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学校要科学制定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措施,要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并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常抓不懈,切实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其次,学校管理者要加强校园建设,为教师创建健康的工作环境。一是创造优美、舒适的物质环境。人的情绪是受环境影响的,一个整洁、美观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让教师抛弃之前的烦恼,而且还会让教师产生积极的情绪。因此,学校管理者要想维护并提高教师心理健康,就必须要在校园空间环境的文化品位上下工夫,无论是校园的外部建筑、还是内部设施布局都要以服务教学实际和审美标准为基点,要既能满足校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放松心情、舒缓心灵。二是竭力打造和谐、愉悦的人文环境。人际关系是人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著名心理学专家丁瓒教授也曾说:“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因此,学校学校管理者要想维护并提高教师心理健康,就必须要精心设置和开阔校园沟通渠道,让每一名教师都能及时与身边同事、学生以及家长进行对话、交流,有效消除各种芥蒂和对立情绪,只有如此,方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性。
再次,要及时唤醒教师成长的内驱力,远离职业倦怠。在职场中,职业倦怠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心理问题,而教师行业则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因此,学校管理者要想维护并提高教师心理健康,就必须想法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一是在平时的工作中学校管理者要主动关心教师,自觉为教师服务,为教师排忧解难,及时帮助他们消除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碰到的困难,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二是要丰富教师的课余文化生活。学校要鼓励并定期组织开展教师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可以极大地改善教师的心态,调节教师的情绪。三是要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学校管理者要对学校每位教师的“长”“短”之处都了如指掌,并根据每位教师的特色创设相应的环境,让每位教师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经营自己的长处,并收获自己的成功。专业成长是让教师保持职业激情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一剂良药。
最后,关注教师心理健康,还必须切实增强教师的自我调适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让学校的每位教师都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学校除了要有和谐健康的外部环境之外,还必须要及时地教给教师一些必要的心理调节方法和防护技术。一是学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心理培训,提高员工心理素质。或是定期聘请心理专家为教师开设相关心理学知识讲座,普及心理疾病预防知识,提高员工心理保健意识。也可以适当选取学校部分优秀教师,让他们现身说法,讲述自己在平时工作中是如何成功应对和处理各种压力的,让教师在具体的案例中学会解决心理问题的技巧,合理调节负面情绪。二是学校要设置教师专属的心理调解室,定期对教师进行心理疏导,和接受教师进行心理咨询,以便及时对教师因心理压力而产生的不满、郁闷等情绪进行排解,从而减少教师由于长期心情抑郁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性。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具体执行者,教师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切实维护好教师的心理健康,我们的教育才会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海阳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