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成军 陈明
近年来,有不少关于校长职业化的论述探讨了校长应该具备哪些与其职责相关的基本能力。概括起来,这些能力包括要能够比较准确地了解教育、教学、学生、教师和所在地区的社会情况,懂得其中的原理和规律,使学校能基本按正确的轨道发展。
所谓“懂教育”,即身为校长,不仅要懂得最重要、最基本的教育规律,也要有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有对教育的个性化的理解。如当下,中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纷繁复杂,但其最根本的追求、最本质的特点却并不复杂。归结到一点,就是根据每一位学生和教师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个体的培养计划,使之能在愉快、健康的状态下成长,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校长也要意识到,教育的作用很重要,但也有限,其中要把握的时机极为关键。办好一所学校,除了正确的教育思想外,还有教育类的法规政策、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制度沿革,也包括学校通过宣传向社会所做的承诺。
“懂教学”,并非要求校长什么课都会教,而是强调校长要对中小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基本的了解,熟悉课程大纲的基本要求,并有能力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通常,谈到教学会涉及课程、教材、教法、学法、考试、评价等内容。这些方面,校长和教师在认识上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理清其中的关系。判断教学效果的关键点是,学生的学科学习是否高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掌握是否得当,而不要迷失在看似完美、无懈可击的“教学表演”之中。
“懂学生”是指不仅要懂个别学生,也要懂得在一个时期内,学生群体的基本特点。要知道男生与女生、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不同学段的学生、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的大体差异。校长可以通过班主任群体全面了解本校学生的总体和个体特点,进而指导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校长不了解学生,是难以实现让每一位学生都合理充分发展的理想目标的。许多优秀的校长都会经常和学生交流、攀谈,倾听他们的想法,而不仅仅是依靠教师转达。
“懂老师”更为重要。尽管多数校长都是教师出身,但教师也是在发展变化的。在一些学校,校长看重的是一些骨干或拥有高学历的教师,很容易忽略多数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是很值得反思的。在中小学,教师一般可分成普通学科教师和班主任两大类,其工作的强度、侧重点等都有明显区别,需要进行充分的融通。同时,教师在日常工作、家庭生活、个人情感、进修学习、专业成长等方面都会有特殊情况,需要校长了解、关怀和支持。特别是在教师管理和评价方面,校长要能通过各种方式与教师沟通,而不是满足于用制度把教师管死。
“懂社会”强调的是,校长要了解社会,并使学校合理地融入社会。换一个角度说,如果校长是“书呆子”,则教师和学生极有可能是更低水平的“书呆子”。近年来,不少学校都尝试建立了家长委员会,也通过资源开放改善了与社区之间的关系,为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赢得了社会对学校的理解与支持。当然,“懂社会”还不仅仅是在学校管理的层面起作用,在课程改革、教学方法优化、学生和教师的充分发展、学校资源的拓展等方面,也都有重要意义。
以上,应该是优秀校长的基本功。搞懂这五个方面的事情,校长工作才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实现从普通校长向卓越校长的转变。■
(作者单位:江苏宿迁市教育局
宿迁市马陵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