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余霞
《课程标准》在小学低段语文阅读目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作为一名低段语文老师,如何抓住孩子好动,识字量少,表现欲强,想象丰富等这些特点培养孩子的朗读能力。减少唱读、拖音,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用朗朗书声表达童真,童趣。前几天听学校一位老师上《小熊住山洞》,第二天我也上了《小熊住山洞》对这篇阅读课文有一些反思,于是就有了以下想法。
一、 基于学生生活体验,有趣导入
片段一导入
师:(出示森林图片)请同学欣赏美丽的森林。美丽的森林里有高高的松树,美丽的鲜花。
生:静静地看着图片。
师:你们能用词夸夸森林么?
生1:美!
生2:美丽!
生3:很漂亮!
片段二导入
师:(出示熊大熊二图片)请同学们看谁来陪我们一起上课啦?
生:熊大熊二。
师:你们知道他们的家在哪里么?
生:当然知道,在山洞里。
两种导入相比较,第一种导入我个人感觉离孩子的生活太遥远了,低段学生很难感知森林的美。第二种导入方式直接,有趣。出示儿童最喜欢的《熊出没》里的熊大和熊二,立刻勾起孩子学习兴趣,因为这两个动画片人物是孩子再熟悉不过了。注重儿童学习兴趣,导入符合孩子的认识,联系生活,以孩子原有认识为基础,自然能快速,悄悄的将孩子带入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二、基于心理逻辑:多元评价
1、教师语言激趣
教师素养里说:“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所谓“善于”就是学生即使是不明显的有点,我们也要将他夸张地说出来,在朗读上,我觉得学生范读,其他学生评价很重要,课堂上我们给孩子们树立一个朗读的小标兵。
对站起来范读的学生老师要给予他夸张的评价,可以说“你读的很正确。”“你读的很响亮”“你读的很有感情”“你不是嘴巴在读,你是用心在读”“你的眉毛眼睛都在读”等等一些激励性的评价语,评价的同时其他孩子也会模仿这个被老师夸张表扬的孩子,这就是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替代强化,当孩子看到别人因为某事被表扬时,自己也会相继模仿。尽管范读的孩子读的不是很好,作为老师也要帮助他找出一些优点,这也是班杜拉直接强化运用。
2、朗读分层激励
除了教师语言表扬外,低段学生还可以采取分层评价,我们班级平时在朗读的时候采取4小组合作形式进行,一来可以提高朗读兴趣,二来可以相互监督,当然这要在正确朗读课文基础上才能进行。所以我制定了适合低年段的评价标准。
低年段朗读分层评价标准
★ 读正确
★★ 读流利
★★★ 理解大意,有感情
三、基于语感发展,个性朗读
片段一
《小熊住山洞》理解“满”感受满是把空间都占满了。
师:(出示长满树叶的大树)孩子们,你观察到了什么?生:大树上有绿叶。师:一片树叶,十片树叶?生1:不是,有很多很多的树叶。生2:有数不清的树叶。师:(出示一片树叶图片,剩余空间)(再出示树叶将空间占满树叶)这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学生感知原来满的意思是把空间全部占满。师:出示图片,用上“满”字说一句话。生1:水满出来了。生2:教室里坐满了人。生3:公交车上挤满了人。师:说得真好!原来满这个字可以用那么多地方!既然把空间占满了,那我们读的时候是不是要稍微延伸下。听老师读读你们来评一评。师:“树上长满了绿叶”,故意没有将“满”延伸。生1:老师没有将“满”延伸。生2:我听不出来有很多绿叶。师:你们的评论真准确,现在你们自己练习下,等下可以读给大家听。生:“树上开满了花儿”,“树上结满了果子”“树上有许多鸟儿”
图文对照,在学生正确认读字词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去观察课文图画,从图中找出词语所指的具体事物,有些词语是“无象可形”如《小熊住山洞》里“满”字,则激发学生理解生活,在教授“舍不得”学生在体会情感时我采取让孩子自己成为小鸟,我就问“小鸟,你在树上干什么?”小鸟说:“做窝”、“做游戏”、“唱歌”等等,这些都可以激发儿童想象力,体会许多鸟儿在树上快乐的生活,只有进入这个角色才能有所体会。启发孩子的善心,同情心。这样就能将“舍不得”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