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俐
一、加强合作意识
1、建立长期合作小组。小组成员一般控制在4—6人,经过长期的合作学习之后,使之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学习小组,我是这个小组的一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叶圣陶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说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要想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还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认真读书、认真倾听、乐于思考、敢于提问”等等,形成了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为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班级中利用一定时间开办学习方式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优点,一般的操作策略,使学生明确产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通过各种活动、方法有意识的让学生明白:我只是社会中千千万万个人中间的小小一员,不可能孤立地在社会上生存,必须依赖与他人的交往和合作;与他人交往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比我好的,我能从他身上学到许多东西,比我差的,我帮助他,内心是多么喜悦;每一个人都是我的学习伙伴,都是我的合作者。学生只要建立了这种意识,便会在课堂中自发地进行合作、交流,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3、开展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定期不定期的进行评优,激发学生合作积极性,逐步将合作学习内化为学生的学习品质。
二、教给合作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出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一开始实施时,学生在学习的方法上不免有些生疏,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
1、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合作学习中的分工是为了有序、快捷地完成学习任务,更好地实现学习的重要条件。对于高中学生,恰当分工是更好进行合作的首要任务。所以一开始就应让学生们意识到: 分工后大家的具体任务和活动的目标虽不一样,但都是在围绕总目标而行动的。每个同学所 担任的具体任务完成情况,会直接影响总任务的完成。在指导学生分工时可采用“先扶后 放”的方式:从老师的前几次帮助他们分工过渡到学生们自己协商分工,老师则肯定他们在 合 作中的不同分工形式。在完成古文学习的疏通时我就采用了分别学习后汇总交流,对于疑难字句、重点字句分工查阅工具书解决的合作学习方式 。通过多次在合作学习中的自身实践,学生们都能体会到最懂得分工的小组是合作得最好, 学得最好,也是最先完成学习任务的小组。
2、指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资料,筛选信息。语文学习内容涉及面广,为了让学生了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往往需要学生搜集资料,使学生在亲自动手过程中能获得真切的体验和经验,正如美国的谚语所说的:我听到了就忘了,我看到了就记住了,而我做了就知道了。此外,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类筛选,以及如何向全班同学进行小组汇报,包括展示哪些成果、通过何种方式展示等。
3、导引学习方法。以“课前三分钟讲诗”为例,学生自由组合成三至四人小组,每个小组轮流在语文课前向同学们介绍一首本组喜欢的诗歌。教师必须明确要求,便于学生进行活动:1)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源查阅、收集资料。2)所有组员必须一块走上讲台,分工合作。3)普通话朗诵、表达,仪态大方。4)条理清楚,中心明确。5)做简单的电脑课件辅助演讲。
4、指导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时,要引导学生对其他组的汇报成果给予尊重和肯定。大家互相借鉴,互相启迪,要善于整合不同的观点,汲取彼此的智慧,愿意分享彼此的思想情感、知识和智慧,形成资源共享的意识,达到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