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军
[摘要]中国写实人物画在创作过程中有一种对意趣的天然追求。“意”在绘画作品中的延伸、扩张,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物绘画的艺术法则和美学观念。“趣”使得作品表现更加多变自如,增强了画面的可读性。就中国艺术的创作追求来看,写实人物画对“意趣”的追求,与中国绘画强调格调、意境的审美理念具有內在的统一性。
[关键词]写实人物画;意趣;格调;意境;符号语言
众所周知,现代中国人物画尤其是写实人物画,与中国传统文入画比起来,其写实性在当代创作过程中所占的比重极为突出。但这种写实性绝不是画家对客观物象的机械照搬,画面接近逼真也绝不是写实绘画语言的真谛。从某种意义上讲,在画家的创作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恰是画家的情感因素和观察方式,这个过程也是画家对意味和情趣的自觉追求过程,这构成了写实人物画的“意趣”追求。
一、“意”——反复品鉴的意趣,非凡的审美体验
意象造型在中国人物绘画造型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正是靠意象与具象的协调来阐释自己的内在思想与感受。就如同语言有词穷理尽的束缚,绘画也同样不例外,在某种程度上人们的真情实感有时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人们在欣赏作品过程中产生审美愉悦时,在描述的过程中因为辞不达意,无法尽数作品之美,这时候的心理体验就需要“意”与“趣味”来帮助,这就是绘画作品的局限性,使得人物绘画作品中人物的形象流露出某种诗意的美感,需要借助高层面意象表达来辅助形象的完美性。《周易·系辞上》中谈到的意象特点就在于“意”高于“象”,而“象”又具备极强的张力感。就“象”而论,通过相关词语的连接,便会产生出各种的审美感受空间,如“万象”“气象”“天象”“景象”“物象”“形象”“现象”等。“象”做为艺术精神的中心点,应是“物象”往“心象”的伸展、扩张。意象是“意”中之“象”,是“人心营构之象”,其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是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相融合的空间。对“象”的感悟,是中国艺术的本质所在,也是中国人物画精神特质的象征。
“意”在绘画作品中的延伸、扩张,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物绘画的艺术法则和美学观念。对绘画作品画意的追求和向往,实际上也是对于绘画品格的向往。“意”所承载的内涵,左右了画面所表达的审美趋向。通过诗情画意的表达,情景交融和言外之意的意境美感,深化了中国人物写实绘画的形式和语言结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意”为:“从心,察言而知意也。”欧阳修有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如见诗如见画。”(《欧阳文忠公文集》)意思是说,绘画应重意而非重形。赵孟頫提倡绘画应当有“古意”亦在重视发乎于心的“意趣”。当代画家唐勇力作品中的人物,都着眼于一个“意”。这“意”就是对“形”的重新理解。绘画最终得之于心,它应该是画家心灵的阐释。这就导致在人物绘画的创作与欣赏过程中,人们更多地关注画家创作主体的感情和意愿,欣赏者在品评作品过程中内心与画面产生互动体验感受。
写实人物绘画的写意性包含羞三重含义:一是人物形象的形体大意,即造型过程中首先要关注人物形象的主要的形体特点;二是要体现对象的内在精神和意蕴,即意象性造形与神韵的表现要求是一致的;三是应当在作品中蕴含羞作者的艺术品质追求,其中“追求”强调的是对主观情感的表达。这就需要在作品当中更多地关注画面的绘画感,笔墨气息的调控。“意”是中国画的灵魂,在当代画家中,个性主义非常突出,自我表达尤为明显,形成了特殊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手法。他们主观感觉非常敏感,以“形”表“意”,把朴实的审美理想与丰富的表现形式融化为富有情感与特点的艺术作品。
二、“趣”——天趣的寓意,符号生成的美学形象
中国绘画很早就已经形成了一套体系完备的符号图示。不论是画面形象的塑造,还是画面语言的表达都是依靠符号自身的含义表达和笔墨情绪的渲染。在作品欣赏与评论的过程中,这种单纯的笔墨语言符号就需要用一种隐喻的思维来分析、感受和体会。“意趣”“天趣”“童趣”“兴趣”“趣味”,各种“趣”都促使作品表现得更加多变和自如。这些“趣”在很多方面让画面多了更强的可读性和品位。某种意义上来说,画面应当蕴含羞多样的趣味,比如空灵、雄厚、朴拙等多样品味的笔墨意趣。在笔墨与人物形象的阐述中,中国画一直在尝试如何把握笔墨和造型的协调性,伴随羞人物画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年轻画家开始把创作的重心转向趣味的表达,笔墨与纸的接触在瞬间所产生的图式特征被现代画家给予扩展。另外,在材料的运用上各种现代材料的融入也打破了传统的笔墨与宣纸。颜色材料的丰富性、绘画题材的多样性拓展了人物绘画丰富的面貌。甚至画种之间的分界也变得不确定了,不同的画种相互借鉴,吸纳彼此能够融汇的亮点。人物绘画的造型意趣融合了西画元素后,极大地拓宽了自己的语言面貌,这种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使人物画的面貌与过去的绘画样式已经大相径庭。就人物画长期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无疑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写实人物画的意趣、格调与意境的相融统一
中国绘画历来讲究画面格调,“格调”最初来源于一种诗歌主张,在艺术品评判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宋代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对绘画的评判标准分于“四格”,即逸格、神格、妙格、能格。其中“笔简形具,得之自然”的“逸格”指的是单纯的物象层面向精神层面的升华,而这一点也契合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标准。格调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作品的高低,对于作品格调高低的评判也是区分画家高低的主要参照。在人物形象的处理上也就要多方位地考虑到画的格调,品格高的作品形象具有典型性、个性鲜明,依托人物造形的深刻性来表达社会生活,追求意蕴深远的高境界以及精神气质的表达。所以对人物形象的准确定位和适度表现,是好作品应该具有的基本条件。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最早对意境内涵进行了正面阐释。意境在艺术创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审美理念,是中国传统哲学情思、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综合体。意境中的“意”主要是指一种道的体现,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形象的动静、虚实、情景交融等多种表现手法来表达意境中的“意”,最终以形写神还是最重要的环节。借助形式来实现作品的主观意向,通过形象的艺术化塑造来平衡“情”与“景”间的和谐,体现作者的主观感情。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所提出的“意境”说,正是通过艺术主体形象来表达的这种审美情感特征。“意境”是通过对自然的审美观所体现出来的,在现实的作品中就是通过实体形象的绘画形式语言和对人物特征的塑造来表现和彰显主体艺术情感的。最终人物形象的处理还是要通过以情来达意,以最有特点的艺术面貌和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来完成艺术追求的深刻体现和表达。落墨处是画的具体形象的形,留白处也是画面的形,黑白两个形都对画面中人物塑造起羞决定性因素。所以,在中国绘画理论中有“计白当黑”之说。从整体着眼,在绘画的创作过程中形和意的关系是统一的,必须坚持以形达意、形意兼备的创作观念,通过具体观察、感悟生活、淬炼笔墨、概括形象、培养综合艺术素养,画家才能够创作出大量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精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