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点滴体会

2016-04-14 06:54:55刘晓宁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效率农村

刘晓宁

【摘 要】

伴随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教育文化发展也越来越快,在发展过程中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当中免不了存在一些影响因素,干扰着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文章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

农村小学 语文教育 课堂教学 教学效率 影响因素 教学策略

虽然农村教育中普遍存在经济落后,教学资源有限,家长文化素质较低等制约因素,但是当真正走进小学课堂时,我们会发现,教学低下的重要因素在于教学质量不高,课堂教学效率受到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下降,对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也逐渐下降,严重影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提升,不利于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一、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因素

(一)落后的教学思想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效率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水平,由于农村交通闭塞,很多先进思想无法渗透到农村教师,使得许多农村教师的思想不够前卫,很多教师凭借自己少有的教学经验,对学生的教学方式一沉不变,平时也不注重对知识的充电,认为好的教学课堂就是学生认真听讲,维持好课堂教学纪律,课后批改好学生的作业就可以了,完全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意识的激发。这种落后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对学生开展填鸭式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效率极为低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严重制约语文课堂教学的提升和发展。

(二)简陋的教学条件

在许多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极为有限,师生宿舍极为简陋,先进的教学设备运用的少之又少,没有充分利用课堂四十分钟的时间,尤其是互联网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语文教学,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去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采用互联网教学,不仅可以将抽象的语文知识,通过课件等形式直观给学生呈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更加热爱语文课堂,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学习知识。由此可见,简陋的教学条件不利于高效课堂的开展。

(三)差异化的学生素质

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对象,更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加上每位学生的生长环境和家庭环境的不同,使得他们对事物形成的看法也不尽相同,这时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离不开对每位学生的相处。教师需要结合每位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多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通过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将学生带进学习的海洋中。此外,因材施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只有做到这样才能真正改善差异化学生带来的困扰,提高课堂效率。

二、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式

由于小学生处于正在成长的阶段,对任何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性,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枯燥无味的教学方法,适当给学生一定要的发挥空间,有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找到自我归属感之后,更加热爱语文课堂。这时教师就可以多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去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学生回答完问题时,不要急于评价好坏,而是让其他学生加以评价,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次数,真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预习课本内容,真正了解动物是如何运用自己聪明的脑袋去解决问题,让学生汲取知识,自己去体会文章的精华部分,之后让学生写个读后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最后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和合作学习,针对乌鸦喝水的方法,加以评论和创新,教会学生如何在逆境中不断成长,提高生活能力。

(二)发挥教学优势

农村教学除了简陋的教学条件,其自身还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需要教师去挖掘,农村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多考虑自身资源和条件,寻找自己的教学优势,其中最突出的优势就是优美的自然环境,这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农村的自然风貌展示给学生,让其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更加热爱大自然,以家乡发展为荣。这些优势决定着农村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当然还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当出现书本中与生活联系紧密时,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外出郊游,亲自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当时的寫作心态,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更加深刻的感悟文章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学习《司马光砸缸》时,这时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些东西的由来和作用,知道水缸的用途,更知道砸水缸时需要很大的力气,由此联想到当时司马光是很机智的小孩,甚至会反思自己,当自己遇到这样的事情,自己首先应该怎么做,进而引发出学生对文章更深层次的思考,让学生更加喜爱语文教学,真正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全面提高高效课堂教学。当然,教师要想达到某个目的,就需要营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氛围,真正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在课堂教学情境上,教师还需要学会提问,传统课堂上经常选成绩优秀的学生回答问题,这样一来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没有机会表现自己,久而久之,成绩下降越来越多,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这时教师就需要改变传统教学,创设出更多的标准去衡量一堂课上的成功与否。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来开展,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教学。

【结 语】

总之,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克服许多不利因素,积极发挥自我优势,让学生在学习时可以真正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连忠友. 小学语文课堂即时评价之有效策略【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08)

【2】费春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评价【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8)

【3】鲁雅苓,刘小勃. 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8)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效率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2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54
跟踪导练(一)2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05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1:59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8
“钱”、“事”脱节效率低
中国卫生(2014年11期)2014-11-12 13:11:32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中国记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