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系统思维的内涵、实践缺失与建构*

2016-04-14 21:57朱忠琴
当代教育科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校长思维学校

●朱忠琴

校长系统思维的内涵、实践缺失与建构*

●朱忠琴

中小学在寻求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尝试较多,但却收效较低的状况。主要原因是学校的领导者——校长缺乏系统思维,即缺乏对问题进行整体思考与系统处理的能力。而系统思维这一因素是促成学校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对校长的系统思维能力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同时从制度建设上保障中小学校长系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校长;系统思维;缺失

在中小学,校长们积极探索改革,进行了很多尝试,但总体来看学校工作较为分散,缺乏主题线索,结果是校长和教师负担很重,事倍功半。终其原因,是学校的领导者——校长缺乏系统思维,在改革过程中缺乏对工作的系统思考与规划,以致于各种活动之间缺乏一致性。美国教育研究者赛尔维(Smylie)、贝(Bay)等人的研究总结到,在学校改进过程期间,学校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很多不同计划和改革措施之间缺乏一致性。所有这些现象都在表明,多种不同的计划经常会争夺教师的时间和注意力,将他们拉向不同的方向,这限制了教师们充分参与实施任何一项计划的能力。[1]

系统思维是对事情全面思考,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它是一种逻辑抽象能力,也可以称作整体观、全局观。系统思维是以系统论为思维基本模式的思维形态,区别于创造思维或形象思维等本能思维形态。系统思维通过提供结构化的思考方法,平衡考虑各项因素,并选择了全面视角,以照顾到细节的合适层次,可以帮助人们处理真实世界的复杂问题,提高工作的效率。[2]反映到在教育教学中,教育工作者的系统思维对于学校的管理,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教育界对于系统思维的关注与思考较少,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是研究者朱红文于近期提到了宏观的教育改革需要具有系统思维。王海英提到,在教育改革方案的设计阶段,特别需要系统思维与全局意识。然而,具体到中观的学校改革和微观的课堂教学,同样也是需要具备系统思维的,但目前关于这一方面的论述较为鲜见。

一、校长系统思维的内涵

系统思维是人们考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重要思维方式,中小学校长的系统思维是系统思维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具体化,具有人类系统思维的共性特征,也体现出学校教育工作的特性。

(一)校长系统思维的含义

系统思维是“看见整体”的一项修炼,它植基于重视整体互动而非局部分析的思考方式。[3]彼得·圣吉把系统思维、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作为组织的五项重要修炼,其中,系统思维是整合其他修炼的修炼,能把其他修炼融入一个条理清晰一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系统思维可以帮助人们实现整体大于局部。

系统思维是把思维对象作为系统来认识的思维方式。系统思维将对象作为系统来对待,视组织以及组织活动是一个大系统,组织的各项活动有一个终极的目的,即系统的目的。组织的各项活动构成子系统,子系统相应的,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各系统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为了完成最终的系统目标。子系统在朝向实现系统终极目标的过程中,也有自身的目标,子系统中各项活动也是围绕着子系统的目标开展。

系统思维要求思维在聚焦于对象的同时,向下要关注构成它的组分,向上要看到它所从属的更大系统。[4]比如将A对象作为系统来对待时,要关注它本身,又要关注到构成它的组分Al、A2、A3等要素,也要关注到它所从属的上级更大的系统。思维观照下的

学校,处于大教育系统中,学校与校外的教育管理部门、高校等属于子系统,学校的改革发展要考虑比它更大的这个宏观教育系统的影响;但对于学校而言,它也可以是一个大系统,它包含课程、教学、评价、教师发展、学校管理等各个子系统。

校长的系统思维是指校长在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时,不仅仅局限于问题本身,而是综合地考察学校内部教育教学各要素,外部教育政策与管理制度,以及内外部各要素之间等相互关系。

(二)校长系统思维引领下学校教育工作特征

在系统思维的引领下,校长对于学校的工作是建立在整体性统筹安排的基础上进行的。作为决策者的教育管理者,会注重学校各项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会以全局视角对学校建设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和谐处理各种关系。具体特征如下:

1.宏观层面加强顶层设计

在实践中,很多中小学做很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但效果不好。校长、教师很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校的活动安排缺乏系统性,而这就需要作为领导者的校长具有系统思维,对学校的工作安排有系统的构想。在教育改革方案的设计阶段,改革者需要运用系统思维,着眼全局,放眼全程,在方向定位、舆论动员、制度设计、机构建制上通盘考虑、运筹帷幄。[5]系统思维引领下的学校工作,首先应该有一个目标抑或愿景,其他的课程建设、评价、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等都是围绕着目标而进行的,是与学校培养目标一致的。库姆斯在《什么是教育规划》中明确了目标的重要性,他提到,“阐明教育的目标是很重要的,它不仅可以确保教育系统正在努力做正确的事,做有实用价值的事,还可以为检验该系统做得到底有多好奠定基础。”“要改进教育系统的实用性和提高绩效,必不可少的第一步是重新审视并阐明该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重点。 ”[6]

为了促进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学校需要积极创造条件,构建课程体系,探索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加强教师教育,完善管理制度。这些工作是相互联系的,其目的都是有系统地确保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学校育人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的发挥。

2.中微观层面注重系统规划

学校的所有工作是在一个系统下运行的,而非零碎的、没有中心、没有目的的,课程建设是为了学校育人目标服务的,评价也是为了育人目标服务的。而课程建设和评价自身也是一个系统,各系统要素的工作,也是需要系统的思维。比如课堂教学方面,需要一个系统的安排。美国教育研究者沃尔特·迪克认为,教学过程本身可以视为一个系统。系统的目的是引发和促进学习。坚持教学的系统观的人,会用系统思想和方法对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作出分析、判断和操作,会把教学准备、实施、评价以及教学的修改视为一个整体过程。[7]课程方面,学校的课程体系建构与实施,也是需要系统的规划。校长是学校的课程领导者,具备了系统思维,他会正确解读课程标准,透彻分析学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发展需求和个性特长发展的差异性,立足于学校课程资源的实际,找准国家课程与学校实际情况的结合点,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统一规划,创造性地有效实施。[8]

学校的各方面发展都离不开校长的领导与系统规划。可以说,在校长系统思维的引领下,上到学校的顶层设计与学校发展规划,下到学校的具体课堂教学与教育管理等,都是系统有序地开展的。

二、校长系统思维缺失下当代学校教育教学表现

校长具有了系统性思维,他就会从整体的思维出发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就会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反之,则会出现事倍功半。校长系统思维的缺乏,就会就事论事,很难从学校整体发展和具体要素、具体教育教学各要素之间,以及学校整体发展及其面临的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地考察教育问题。而这正是目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甚满意这一现实的真实反映,多数学校日常教育活动孤立地开展,学校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缺乏统一的价值引领,教师专业发展随意缺乏规划等。当然,这仅是学校工作缺乏系统化考虑的部分表现,在学校评价活动、学校的管理活动等方面,也都反映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系统性安排的缺失。

(一)学校活动开展孤立化

表面上看,一些学校做了很多事情,开展了很多活动,但学校校长会困惑地说学校这几年开展了很多活动,每个月都开展德育主体活动,然后周五有社团活动等等,学校进行的活动挺多的,但总感觉学校的教育质量没有太大提升。真正原因就在于学校的各项工作孤立化,缺乏系统性,机械地做事,没有将事物与更多其他事物相联系的意识。学校缺乏一个将所有工作连接起来的核心目标,以及围绕这个目标进行各项活动的意识,最后工作不尽人意。正如《第五项修炼》中所描述的“专注于局部、片断或单个事件,不考察不同局部、片断或事件之间的互动关系,不考虑由大量事件形成的序列或网络”,不懂得将各种活动“串联”

起来。“他们勇于主动积极地解决问题,由于缺乏整体思考,效果适得其反,愈努力后果愈糟”。

(二)课程教学离心化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对学校的整体发展起着指导、组织和协调作用。同样,校长作为学校的课程领导者,对于学校课程规划的制订和实施,课程管理行为的调控,课程目标的实现,起着关键的作用。学校的育人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是课程,学校课程体系设计、课程的具体实施是基于学校育人目标的。校长需要基于学校的育人目标,系统地规划、设计学校的课程体系。

然而,目前很多中小学校长系统思维的缺乏,以致学校对课程与教学缺乏整体的思考、深入的系统规划和设计,学校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缺乏统一的价值引领,很多学校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呈现出与育人目标无关、内部逻辑混乱等状态,课程、教学的这种离心化状况,影响着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

(三)教师专业发展随意化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校教育变革的主力军,教师的素质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在对本校教师的培训安排上缺乏系统的考虑,实践中中小学往往是有机会请到专家来校讲座,就临时安排学校教师进行学习,在某个时期可能请到学校课程研究方面的专家,另一个时期可能请到学校文化研究的专家,这样,教师接受的培训难免缺乏系统性,培训效果不甚理想。当然,这与学校面临的师资培训资源稀少也是有关系的。同样,在安排教师去校外接收培训方面,很多中小学采取的策略是这一次发展这批教师,下一次培训另一批教师,缺乏根据学科需要,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去长远地规划教师培训的能力。

三、校长系统思维缺乏的原因分析

从成功学校的改革经验可以看出,学校领导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与规划对于学校改革的重要性,也即校长的系统思维是学校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素质。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其中的“过程与方法”,反应了课程改革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强调,认为教学不能仅仅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而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需要学校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校长具有包括系统思维在内的思维能力。但现实状况是中小学校长的系统思维能力较为薄弱。苗东升提到,几百年来通过无数教材、报刊的学习,通过学校教育和师傅带徒式的言传身教,以及现代社会细致分工的训练,使得人们形成了按照非系统思维操作运行的心智模式,并且也渐渐地深入人们的潜意识中,使得系统思维的形成较为困难。总的来说,限制中小学校长系统思维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实质性层面,系统思维训练的缺乏;二是形式性层面,系统思维缺乏制度保障的空间。

这样,中小学校长缺乏系统思维,主要可以从中小学校长自身的教育层面,和从学校制度保障层面两个方面来分析。就中小学校长自身层面而言,系统思维的缺乏,是因为中小学校长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教育以及相关系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一层面属于实质性影响因素;在学校制度保障层面,主要是学校环境中缺乏保障中小学校长系统思维形成与发展的制度空间,这一层面属于形式性影响因素。具体表现如下:

(一)系统思维知识与能力教育的缺失

中小学校长系统思维知识与能力的缺失,最直接的原因是缺乏这方面知识与能力的学习。校长的系统思维还没有受到实践界的重视。从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校长培养来看,无论是职前的师范教育,还是职后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往往是教育教学相关理论以及学科教学的内容的传授,很少有系统思维或系统思考方面的课程设计。

这样,在中小学校长培养与继续教育系统中,系统思维知识与能力教育的缺失,带来了中小学校长系统思维知识与能力的薄弱,最终直接导致中小学校长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缺乏系统地规划与设计,进而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能。

(二)系统思维发展制度保障的缺失

国家或地方教育政策的更新,学校内部包括校长在内的教育管理者的变动及其变动带来的学校制度或改革方案的停滞或变更,是阻碍中小学校长系统思维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阻碍。

在学校外部的教育政策方面,由于原有决策领导的调离,或者政策本身的到期等问题,原有的政策因为教育管理部门新领导人工作思路的改变而被搁置或者终止。对于学校而言,外部政策是学校发展的条件与保障,一旦政策到期,因缺乏政策的支援而失去继续进行改革的动力,学校必然要遵守政策的变换对学校的改革作相应的调整。因而,外部政策的变化必然直接带来学校系统改革方案的变更。

学校内部方面,主要是由于校长的升迁或职位调动,会带来学校改革方案的难以维持。很多学校是老校长在时一套改革方案,新校长在时一套改革方案。学校的改革因为校长的调动而被搁置,致使宏观顶层

设计的目标难以落实,即使是中观系统教师教育教学的系统改革,也可能因为新校长的改革思路而被终止。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中小学的校长即使具备系统思维,也难有施展空间,最终导致学校各项工作的孤立、零散。比如在校长任期方面,我国很多地方规定中小学校长连任不能超过两届,每一届一般是3到6年,到期必须流动到其他学校。校长短暂的任期必会给学校组织的发展变革带来障碍,给其自身系统思维的发展、办学理念的落实带来障碍。“事实上,即使是再优秀的校长,要想在一所学校发挥作用,实质性影响这个学校的文化和内在精神,如果没有三五年的时间,恐怕也是难以达到目的。而一所学校办学特色与组织文化的形成,就更离不开几任校长的接力耕耘,因而需要花费更长的实践也需要更加缜密的设计。”[9]因此,在目前的制度空间下,校长的系统思维与办学理念是很难得以有效发展与落实的。

四、探索构建提升校长系统思维能力的机制

提升中小学校长的系统思维,可以针对不同的原因探索不同的解决路径。校长系统思维实质性层面缺失就需要对中小学校长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以及专家行动研究中引领其系统思维的形成;形式性层面的制度缺失,可以从制度层面创设系统思维的形成环境。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校长系统思维知识理论的学习与锻炼

要提升系统思维,做到把对象作为系统来识物想事,关键是熟悉系统科学,掌握和运用系统概念框架或话语体系。如果没有建立起系统概念,就会习惯性地按照非系统概念识别想事。[10]而要建立其系统概念,就需要人们去学习,去进行自觉修炼。而学习哪些内容,我国学者苗东升提到,系统思维需要通过学习理论科学,主要是向现代科学学习,才能掌握。他认为要想真正掌握系统思维,必须涉猎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系统工程、协同学、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等科学理论。[11]

因此,关于系统思维方面的学习很重要。过去,在中小学校长的培养与培训中,往往注重校长教育学、心理学的培训,缺乏对于校长管理能力、系统思维能力的培训。实践表明,具有了系统思维能力的校长,将非常有助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为此,在今后的中小学校长培训中,要加强校长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鼓励校长绘制系统循环图,绘制系统循环图是厘清个人思考的最有力方法,因为它迫使人们深究各种复杂的因果关系链的来龙去脉。[12]

(二)专家引领带动校长系统思维的提升

校长系统思维能力的提升,除了需要学习系统科学理论外,还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在运用系统思维的过程中学习提升。在行动研究中去思考、琢磨系统思维,收效更快。彼得·圣吉提到,系统思考的工具可以给组织带来生机,但只有系统思考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新型的管理者来发挥系统思考的作用。为此,校长系统思维能力的提升,还需要校长在实际工作中提升自身的实践智慧。高校与中小学合作的教育行动研究,对于校长系统思维的提升是个良好的契机。专家往往站得高度较高,从整体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问题,通过专家的指导与引领,学校会渐渐在改革之中理清改革的思路,以及改革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专家对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点评,也有助于中小学校长对学校的整体改革与规划,对于学校的课程顶层设计进行深层次反思与理论提升。在行动研究中,中小学校长的系统思维会被带动起来。这方面,中小学校长可以通过与专家一起制订学校发展规划、进行学校宏观发展研讨的方式,提升自身的系统思维能力,当然最终还是要转化为校长自主的学习与思考。

(三)加强制度建设为校长系统思维提供生长空间

现实中,由于政策的不连贯性,导致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系统、零散。建立良好的体制机制是克服政策、制度不连续性的重要手段。

对于学校外部而言,教育政策的变更必然影响校长系统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办学能力的施展,这涉及学校教育改革的外部社会支持系统问题。要想使学校校长的系统思维发展、办学理念落实不受外部教育政策、制度的负面影响,凌驾于具体学校之上的大教育系统,在其改革设计的时候,就需要做好改革方案的整体统筹与配套设计,在方向定位、制度设计、机制建制上通盘考虑,[13]保障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连续性与一致性,这必然为中小学校长的系统思维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对于学校内部而言,在学校改革中,即使由于一些不可控性因素要更新制度和改革方案,也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制订严密的政策,保证学校改革方案修改有程序,执行有保障,从制度上保证学校改革的连续性。这样可为中小学校长系统思维的提升及系统思维指导下的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制度空间。

另外,在校长任期上,既然校长的频繁更换显然不利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发展,不利于校长系统思维的提升,那就灵活处理校长的选聘和任期权限,遴选校长时,可以将校长的风格、办学理念与学校的文化、生源特色等联系考虑,可以根据校长的改革需要赋予校长更长的任期,利用对校长的考核改善校长由于任期太长带来的不利影响,而非靠限制校长任期时间剥夺校长办学理念的践行,限制校长系统思维能力的提升。

[1]Smylie,M.Bay,M.&Tozer,S.(1999).Preparing teachers as agents of change.In G.Griffen Snipes,The education of teachers(PP. 29-62).Chicago:Universtiy of Chicago Press.转引[美]迈克尔·富兰.教育变革的新意义[M].武云斐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21.

[2][12][美]丹尼斯·舍伍德.系统思考[M].邱昭良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7.115.

[3][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郭进隆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74-76.

[4]苗东升.论系统思维(一):把对象作为系统来识物想事[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3).

[5]王海英.系统思维与全局设计:成功教育改革的前提条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4).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教育规划基础[M].丁笑炯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49-50.

[7][美].W.迪克等.系统化教学设计[M].庞维国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

[8]夏心军.校长课程领导力:学校特色发展的应然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5).

[9]张新平,金惠.析中小学校长更替问题及其改进[J].教育学报,2012,(4).

[10]苗东升.论系统思维(三):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相结合[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1).

[11]苗东升.系统思维与复杂性研究[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1).

[13]王海英.成功教育改革的系统设计、协同运行及效果评价[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责任编辑:曾庆伟)

朱忠琴/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

*本文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4年度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课题“连续性学习环境与经验的构建:区域内中小学学制改革实验研究”(项目编号:JGSY201401)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校长思维学校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学校推介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