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岩
月色之美
——浅析刘天华《月夜》的审美特征
◎石 岩
《月夜》是刘天华先生于1924年创作的一首经典的二胡作品,本文试图通过揭示这部作品的审美特征,来更好地认识与演奏这部经典作品。
《月夜》 审美特征 声画结合 寓情于景
刘天华(1895-1932),江苏江阴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族音乐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并在乐器改革与音乐记谱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一生的艺术表演以二胡、琵琶为主,并在演奏中完成了一生的大部分艺术创作,其中包括二胡曲十首、二胡练习曲四十七首、琵琶曲三首、琵琶练习曲十五首,并有一首丝竹乐合奏。
《月夜》由最初创作(1918年)到最终定稿(1924年),历经六年的时间。我们可以把这部作品归于刘天华的早期作品。在当时那个动荡的年月里,他却得到了片刻的“休憩”——其被母校常州五中聘为音乐教师,收入可算稳定,且家庭和睦。正是在教学的闲暇时分,在一个皓月当空、群星璀璨的夜晚,作曲家创作兴致涌动且不可遏制,以致在有感而发与反复锤炼之中,做出了类似于标题音乐性质的、描绘月色之美的佳作。
的确,在这部作品中,类似于《苦闷之讴》或《悲歌》那样悲怆的自戗已然消失,倒展现出了几分靠近自然之景的淡然况味。而这种况味,笔者认为,则是《月夜》《空山鸟语》《除夕小唱》中一以贯之的。在这些作品中,作曲家显然把“浓稠”的情感纠葛搁置一边,充分抒发了自然之美,并辅之以个人情感流露。
接下来,笔者将结合作品曲式结构与演奏技巧这两点,来谈谈这部作品的寓情于景、声画结合的审美特征。
《月夜》全曲分为三个部分,依次为:1—32小节,速度为慢板;33—50小节,仍为慢板,歌吟格调、表情为富于激情的;快板。
第一部分以描绘月夜之景为主,体现了声画结合的特点。在第一二句(从头至9小节)中,描绘了在悠闲的夏夜下,一轮皎洁的月亮徐徐升起的画面,并渲染了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在这两句的旋律走向上,以上行居多,比如第2与第3小节的5653和2355。值得注意的是,此处虽是七度八度的跳进,但并不使人感觉突兀,反倒在谛听之余可以幻想出明月被悠悠夜色缓慢驮起的动人画面。前两句的时值则以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为主,速度的缓慢“滞留”则从另一方面突出了画面温存而不过分的动力。但作曲家却没有选择僵滞这种状态,而是使之呈现一种并不夸张的变化。从10小节开始,进入了第二个层次,速度增加至72拍每分钟,并从11小节开始,逐渐加快。相应的,旋律也在二胡的三把位高音区以饱满的八分音符运行,好像是在皓月当空、满地银光的背景之下,作曲家的心终于“不宁静”地波动起来,用内心微妙的情感呼应着皎洁的明月。接下来是第三个层次,从18小节开始,这一层次的典型特征是运用连弓的技法,一弓两拍。这样一来,一种朦胧流动的感觉就营造出来了,好似淡云遮月,云在月上流过。从28小节起,是本段的第四个层次,已入深夜,更加静谧。这四个层次,起承转合,互有联系,又各不相同,共同构成了月夜之美景。
首段长篇幅的月景勾画之后,在第一部分时而闪现的“不宁静”开始集合,可以说,第二部分(41-50小节)在寓情于景的展现上,比第一部分更放得开,而不只拘泥于描绘月景。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44-46小节,在运弓与揉弦幅度的扩展之下,乐段开始的“月夜”景色已凝成了作曲家内心情感的独白。笔者认为:在第二段中,寓情于景的成分已体现得更为分明,而不似第一段的闪现那么“静谧”了。
第三部分(51-68小节)则为快板。笔者认为,第三部分是寓情于景的一个高潮。在第一部分中,静谧安逸的月色似乎完全“让位于”作曲家内心欢愉的情感波动。在此段中,快速灵动的换弓与幽默诙谐的滑音充分体现了作曲家这种欢愉的心情,即笔者在第一部分中所指出的那样,在月色与妻子的“激发”下,作曲家内心的创作热情与喜悦之情一并迸发,从而在这种欢快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以上,笔者通过对这部作品的背景与曲式分析,粗略地阐述了其审美特征——声画结合,寓情于景。可以说,正是基于这两点的充分展现,才使《月夜》这首作品呈现出了多层次的内核,从而成为二胡演奏者的一首保留曲目。只有在充分理解这种审美特征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演奏这部作品。
[1]刘北茂.刘天华音乐生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石岩,男,黄河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音乐表演、二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