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倩怡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社会支持视角下流动儿童班级适应困境及其应对
肖倩怡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随着城市化发展,流动儿童数量急剧上升,其适应问题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如何改善流动儿童班级适应现状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而社会支持视角为解决此问题开拓了新的思路。在梳理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从政府支持和家庭支持和学校支持三个维度提出应对策略,以期改善流动儿童适应不良现状。
流动儿童;班级适应;社会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进城务工人员逐渐增多,家庭化的流动成为主要趋势,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孕育而生,并不断壮大。流动儿童是指7至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青少年儿童,又称作“流动人口子女”或“农民工子女”[1]。根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5》显示,到2014年底,全国流动人口的总量是2.53亿,流动人口子女跟随父母流动的比例达到60%。2013年发布的数据表明,城乡流动儿童数量已达3 581万。由于居住地长期变更等一系列因素,造成流动儿童适应不良。
在心理学中,对“适应”这一概念的关注,最早可追溯到皮亚杰所提出的“同化与顺应”,其把适应表述为个体通过不断的同化和顺应以维持自己与环境的一种平衡状态。一旦个体本身与环境之间的这种平衡关系消失,就只能通过一定的改变以重新达到平衡状态,这种平衡与不平衡之间转变的过程,就是适应[2]。班级是青少年生活学习的核心场所,是流动儿童早期需要适应的环境。班级适应状况是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评价指标,适应不良将对其产生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张立忠等人研究显示,社会支持体系对流动儿童社会接纳程度、城市适应程度有显著相关[3]。因此,提升社会支持力度对于促进流动儿童班级适应有显著作用,反之,社会支持缺失则易导致适应不良。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人格渐成论,把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划分为八个相互联系的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个体需要适应的目标。若达成目标将会形成健全的人格,反之,则阻碍心理健康的发展。当个体适应不良长期被唤起,将会使其产生自我挫败情绪,从而对个体的感知觉、思维、行为尤其是人际交往产生负面影响[4]。而社会支持对个体适应环境具有显著正相关。
1.1保障制度不完善,政府支持缺失
政府是社会发展的引路人,是流动儿童教育公平的保护伞,政府应该成为保障流动儿童健康成长最重要的支持体系。但我国现有制度仍在很大程度上无法保障流动儿童公平受教育权利,致使其在客观条件上与城市儿童存在不可跨越的鸿沟,无法融入到班集体中。
教育不公是流动儿童班级适应困难上最广为争议的一点。首先,教育资源投入不公,农村学校资金不足,师资力量不足,多数教师专业水平低,不愿意进一步深造。同时软硬件设施严重缺乏,一部分地区甚至缺乏基本的配备教材。因此,务工人员不得不带着子女进城就学,促使子女年幼背井离乡,努力适应城市环境。其次,与流动儿童有关的政策不完善。当前,众多地区没有针对流动儿童的保障制度,甚至对其就学设置了限制。由于户籍制度的实施,政策人为划分城乡二级,造成流动儿童无法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无法顺利进入师资力量雄厚的公立学校就读,或是需要大量的择校费用,入校后往往又需要各种学习花费,这对大多依靠劳力养家糊口的务工人员来说难以承担。甚至流动儿童在城市就学后,受户籍影响,无法在当地完成高考,只能重返农村就读,不利于流动儿童的班级适应,甚至危害其身心健康发展。再次,政策落实不到位。至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解决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但仍收效甚微,并未对流动儿童班级适应状况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究其原因,一是地区间的政策没有形成衔接,形成较大空挡;二是制度本身存在一定缺陷,部分条例缺乏可行性,且没有相关监管机制的保障,致使流动儿童融入班集体在宏观上政府支持缺失。
1.2家庭资源不充分,亲子支持缺失
家庭环境是儿童受启蒙教育至关重要的场所,也是流动儿童成长中不可缺失的一环。父母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潜移默化地对流动儿童成长产生影响,不可忽视其支持力量。反之,若家庭环境不良,则会直接作用于流动儿童学业、情绪、人际等各方面,对其班级良好适应极其不利。
无法给予子女优良的学习条件是流动家庭面临的一大难题。首先,难以在经济上予以充足支持,造成子女难以适应班级。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社会地位低,从家乡到城市依靠劳力维系生活开支,收入比较微薄。而保障流动儿童能良好适应城市班级,不得不进行一定的教育投入,例如班集体订阅辅导资料及课外书,部分流动儿童脱离班级独自不订阅,可能造成同伴歧视。越多的脱离集体的行为,越容易造成与集体的脱节。其次,难以在知识体系上予以支持。大多数农民工文化程度低,难以帮助流动儿童取得学业成就,使其在文化知识上和城市儿童不对等,难以融入班级。再次,教育观念落后。很多农民工仍持有“读书无用论”,在子女初中毕业后就匆匆结束学业,让其外出打工。不仅不利于子女的班级适应,更不利于其终身发展。最后,缺乏科学沟通技巧。虽有部分农民工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和心理现状,但自身掌握的交流技巧十分欠缺,不懂得如何科学有效地与子女进行沟通,往往事倍功半。在孙雪蕊的调查中,有22.5%的流动儿童表示自己与父母关系一般,24.9%认为自己与父母关系不好[5]。不良的亲子关系不能给流动儿童提供良好的情感支持,致使其心理适应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与解决,难以建立对城市班级的归属感,无法适应班级环境。
1.3人际网络不稳定,学校支持缺失
学校是个体社会化发展重要的社会环境,而班级往往是流动儿童人际交往的重要载体。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有助于流动儿童更快融入新班级,产生归属感。
朱丹等人调查发现,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在同伴交往上存在显著差异,呈现高“被忽视”“被拒绝”现象[6]。流动儿童由于长期居无定所,早期在家乡建立的同伴网络受时间空间限制逐渐瓦解。而在城市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和早期家庭背景、文化、语言等因素使其难以以平等的身份与城市儿童相处。而同伴是儿童重要他人之一,不良同伴关系不利于流动儿童班级适应于社会化进程,研究显示,同伴关系与学校适应呈显著正相关,与学校回避呈显著负相关[7],提升流动儿童同伴关系有助于其积极融入班级。同时师生关系也是影响流动儿童适应的重要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业发展和班级适应,对其身心发展也是裨益良多。但对于流动儿童来说,与教师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仍较城市儿童困难,有部分流动儿童表示与教师关系不良,明确说明不喜欢老师的占30%,还有16%的儿童说不清自己对教师的感受。可见,流动儿童与教师的关系仍需双方进一步努力,只有学校提供良好的支持体系,才能帮助流动儿童更好地融入到班级环境之中。
促进流动儿童的班级适应需要各个层面系统支持,从国家政府到家庭个人都要通力合作,形成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网络,为流动儿童班级适应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外围条件。
2.1健全保障机制,加强政府支持
政府是提升流动儿童学习生活品质的首要保障,缺乏政府的宏观支持,流动儿童在城市举步维艰。因此,政府首先应加大对流动儿童教育的资金投入,多渠道组织经费下拨,为流动儿童在城市的学习生活提供专项资金保障。其次,对不利于流动儿童平等就学的一系列政策加以改善或废除,将农民工群体纳入社会保障制度内,为其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使其能与城市市民享受同等的社保待遇,同时保障流动儿童接受公平义务教育的权利。此外,切实加强政策执行力度。当前我国虽有一系列针对流动儿童的制度,但往往在执行过程中落实不到位。可实行流动儿童专项管理,对流动儿童的问题采取责任到人的制度,对责任人实行绩效考核。同时,亟需建立独立的监督管理机构,并与执行机构相互独立,保障资金、政策能够公开透明。也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一切不违反国家保密政策的信息发布到网络平台上,加强媒体和民众监督。最后,加强社会大众对流动儿童问题的重视,民间公益机构可组织帮扶团体,营造社会共同关怀的舆论环境,促进流动儿童班级适应。
2.2优化家庭资源,提升亲子支持
优化家庭支持体系能为流动儿童班级适应产生更为有力的推动作用。首先,家长教育观念需要提升,为子女的学习生活创设优质家庭环境;注重民主教育,把孩子当成独立个体,全面考虑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其次,学习科学教育技巧,优化亲子沟通模式,多用引导、鼓励的沟通技巧与子女相处。进城务工人员由于工作繁重和子女相处时间较短,应把握短暂的相处机会增加与子女的交流沟通,多了解其在学校的所见所闻,探索子女内在心理需求,而不是一味地满足物质需要。同时,言传身教,把自己当做子女的学习对象,注意自己言行对子女的影响,从小培养其优秀的学习生活习惯。最后,流动儿童父母还应不断提升自我,开拓眼界,保持学习动力,潜移默化培养子女的学习习惯,使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得到一致的外在支持,加速其融入新班集体。
2.3巩固人际网络,完善学校支持
人际适应指个体主动调适自己的心理观念和行为模式去适应新的社会群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过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流动儿童适应班级必不可少。班集体的同伴和老师是流动儿童交往最为密集的人群,营造友善氛围,让流动儿童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对于让其尽快产生归属感,融入班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是班级指挥棒,教师的学识、能力与人格魅力是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潜在影响力。教师应具备平等意识,给予学生同样关爱,不持歧视偏见态度对待流动儿童,甚至应主动在其学习困难或受到同伴排斥时加以干预。班主任可以经常组织班级内部活动或班级间活动,将同伴融入贯穿到课堂内外,达到增加班级成员沟通的机会,达到加强班级凝聚力的目的。同时,城市儿童多用平等包容的眼光对待流动儿童,多与其沟通,排解其学习生活困惑,消除其敏感自卑心理。同学间互帮互助,相互分享学习资源,双向扩展知识面,达到互惠互利的双赢状态,促进彼此的发展。
流动儿童的班级融合需要政府、家长、学校三位一体的支持,形成家校联动模式,为流动儿童身心发展保驾护航。
[1] 曲可佳,邹泓,李晓巍.北京市流动儿童的学校满意度及其与师生关系、学业行为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08(7):50-55.
[2]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 张立忠.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整合及其对策[J].南方农村,2007(1):44-47.
[4] 谭千保,陈利君,占友龙.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不良图式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57-160.
[5] 孙雪蕊.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区交往融入研究——以朝阳区为例[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5.
[6] 朱丹,王国锋,刘军,等.流动儿童同伴关系的弹性发展特点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4):654-657.
[7] 朱文闻.流动儿童同伴关系、自我概念和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
(责任校对朱正余)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10.001
20160603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YBA167);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16B103)
肖倩怡(1993-),女,四川德阳人,硕士生,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G40-01
A
1674-5884(2016)10-003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