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如何学习洪宗礼

2016-04-14 10:51洪超
江苏教育 2016年62期
关键词:母语思维语言

洪超

·评 论·

我们今天如何学习洪宗礼

洪超

从普通教师成长为教育领域一代名师,洪宗礼先生始终怀抱着强烈的使命感耕耘在教育一线。他用一生的努力,在教学、教研还有教材编纂方面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他的教育情怀、他的理想主义情结以及他的实干精神都是当代教育人的楷模。

爱教育,是一辈子的事,不是心血来潮、一时冲动,更不是沽名钓誉。洪宗礼说:“撼山易,撼我钟爱的语文教育大业难。”“我一生挚爱母语,亲近母语,探究母语,弘扬母语,钟情于母语教育。”他一生从事的就是母语教育。建设母语,就要热爱母语、呵护母语,就要发展母语教育,提升母语地位,扩大它的影响。对母语的爱贯穿了洪宗礼先生的一生,他说:“自幼时读书塾始,母语便为我奠基,伴我成长,铸我理想,成就我的事业,与我结下不解之缘。母语天天都给我启迪,给我智慧,给我力量,给我美的享受。在母语中觉醒,在母语中感动,在母语中陶醉,在母语中成长发展,正是中华儿女坚定的教育信仰,也是人们对母语教育的价值追求。”

他说:“一个不爱母语的语文教师,必定不是好的语文教师;一个不爱母语的教材编者,永远也编不出好的母语教材。”语文教师首先要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一生只想干一桩大事

洪宗礼先生把传播民族文化、改革母语教育的责任自觉地扛在肩头,将对母语的爱、对民族文化的爱、对孩子的爱高度统一在一起。他说:“母语研究是我一辈子的事业。母语作为人最初学习的语言(无论是本土语,还是外来语),如影随形地伴人一生。……只要是炎黄子孙,不管天南海北,只要他的良知未泯,都会为祖国的母语和母语文化充满自豪,倍感骄傲。”

(一)立大志

陶行知先生说:“人生为一大事来。”这一点在洪宗礼先生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他说:“我一生只想干一桩大事。”正是这种理想主义的精神,这种敢为天下先的气魄,成就了他的一生。他说:“我愿做一盏壁灯永远发光,要用有生之年去探语文教学改革之路,求语文教学之‘真’,解语文教学之‘谜’,铸语文教学之‘链’。命中注定我必须一辈子当语文教育的‘包身工’;订下了‘卖身契’,一‘包’便是五十年。”

洪宗礼先生的第一信条是“思”。“我从早到晚都在思考,梦中也在思考,思考教材,思考课题,思考一切。”因为只有不懈追求,不断跋涉,才能在有生之年走向神往的语文教育改革目的地。20世纪80年代,他放着市委常委不当、大市教育局长不就、师范院校教授不任,一门心思扑在母语教育实践与研究上,如饥如渴,如痴如醉。洪宗礼活着就是为了语文,个人的生命和事业融在一起,已经分不清你我。

(二)做小事

“但成大事者必须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因为大事就是无数小事之链。所以,我这个主编始终是大事小事百事问,复印、校对、发信无所不为。”洪宗礼对母语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至今已半个世纪,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学实验,第二阶段教材编写,第三阶段理论研究。前两个阶段各约20年,后一个阶段约10年。洪宗礼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为四步:学(学习积累)、教(教书育人)、研(研究教材教法)、留(撰著、为后人留下精神财富)。洪宗礼一步一步地攀登着母语教育实践与研究高峰,最终登上了“一览众山小”的巅峰。

(三)常谋划

洪宗礼先生始终带有一颗理智的 “研究心”,不断审视和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他的谋划,既重视局部,也关注大局,既抓住具体,也重视整体。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顾全大局、忠于本职,在很多时候又超越了利益本位。他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功利,但绝不能做功利主义者。”他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教育观念、思维方式和具体的教育细节,正因为反思,才不断发现新的领域,不断开拓新的领域,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只有一个目的:塑人

洪宗礼先生始终心怀学生,把学生的发展视为教育的根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语文教学的宗旨。教师只有自己学会做人,才有资格教书育人。只会抱本教书,不会育人,充其量是教书匠。他反复强调要手中有书,要目中有人。

洪宗礼说:“要把育人原则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同步进行语言与思维训练,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正是适应未来一代发展的需要。”想,是一个总开关。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无不赖于想。想,还涉及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听、说、读、写与想始终是同步进行的,无论人们想什么都得运用语言,从简单的念头到复杂的思维活动无不如此。总之,想,是听、说、读、写的总开关。从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语言思维发展的轨迹: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听、说、读、写能力高的,思维能力也较强。

他认为,语言与思维的发展是相适应的。一方面以写作为例,学生文章写得生动形象,往往是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学生作文时说理分析透辟深刻,往往是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学生作文富有见地,新人耳目,往往初步具备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反之,学生作文离题万里,大多因为思维缺乏方向性;作文杂乱无章,一般由于思维混乱;作文词不达意、文理不通,除了缺乏语言训练之外,往往是思维不够清晰。另一方面,又可以从语文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语言与思维的发展有时并不完全适应。比如也有思维敏捷、灵活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语言与思维在某些条件下既适应又不适应的现象说明:不能认为语言发展了,思维就自然发展了;思维发展了,语言也自然发展了,甚至以为两者可以互相取代。语言与思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是辩证的统一,却是不能“合二而一”的。

洪宗礼先生说:“我从来不是教语文,而是引导学生学语文,让学生学会学语文。”语文课要把学生引入五彩斑斓的语文世界。这个世界是内涵丰富的世界,是情感充沛的世界,是语言灵动的世界。洪宗礼先生大声疾呼:“语文教学必须废止灌输式,倡导诱导式。放羊式教学也不足取。应当把教师正确引导与学生主动求知相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科学的训练。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目的、有层次地引导学生在语文训练的过程中积极地想、正确地想、合理地想、严密地想,从而促进学生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心理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

每堂语文课都要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产生美的追求。倘如此,语文课便会更富有诗意。语文训练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是人格、人品、人性的陶冶。他要教师“懒一点”,所谓“懒”,就是少讲一点,少灌输一点,少告诉一点,并非提倡马而虎之的放羊式教学。教师“懒”一点,学生便会“勤”一点,这是语文教学的辩证法。即使讲,也要注意艺术性。要启迪,“讲”是必要的“告诉”,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讲”即“启”,“讲”即“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现代人。

真正的教育者总有一种特别的教育情怀。无论世事变化,无论顺境逆境,他们之所以能够笃定一心,不为名所动,不为利所累,不为位所羁,往往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充实、精神的丰富、灵魂的轻盈。而这也成就了洪宗礼这一代宗师独特而守正的教育情怀。但我们不难把捉到洪宗礼先生正是从这一点上开始建筑自己的教育大业。

猜你喜欢
母语思维语言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母语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母语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