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胜
创新教研模式 引领教师发展
李明胜
教学实践;教师专业发展;教研模式
传统的校内教学研究课,一般是在每学期开学初,首先由教导处定好学科、时间、上课内容与执教者,然后同一学科全体教师听课、评课,在客套的赞美声中结束教研活动。这套既定模式的弊端是:固定的听课安排,让同年级同学科的听课教师 “高枕无忧”,而上课教师应付了事,既不钻研教材,也不研究教法学法,抱着“糊任务”的心态“走过场”。这种“伪教研”是形式上的教研,对改进教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并无多大帮助。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应在实践中改进“伪教研”的现状。我校尝试新教研模式,如教学内容早计划——每学期初,教导处对各门学科统筹规划,确定各门学科的教研时间,各级各科备课组长确定教学内容,提前告知各位教师做好教学准备。教学设计个性化——各位教师知晓教研课内容后,自行设计教学环节,促使教师认真研读教学资料,展现个性化的教学思路,彰显独特的教学风格。抽签定教制度化——听课当天,教研组长召集该年级同学科教师到教学校长办公室进行抽签,由教学校长亲自监督,同学科教师全部参加,鼓励异学科教师自愿参加。听课任务明确化——相关教师接到短信后,必须准时进入课堂听课,听课时教师分工明确,重点关注教学目标是否完整执行、重难点的讲解是否到位、各环节时间安排与学生活动表现,备课组长关注教学重难点的处理,教研组长关注教学全过程。研讨方式独特化——我校通常利用隔周一次的课余时间进行校本培训,对教学活动展开深入研讨。研讨时先由执教者说课,将自己课前设计的教学预案与课堂教学结合,重点介绍教学设计内涵以及教学目的;然后由其他教师进行评课,同一年级同一学科教师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加上教学设计进行对比评价;最后由教研组长点评,学科分管主任总结评价,一方面肯定教师教学的成功之处,另一方面实事求是地指出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推行新教研模式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充分展示个性,全力打造高效课堂。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应引导教师在收获中总结经验。我校的新教研模式,引导教师思考教学目的,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从根本上提高备课质量;由于听课教师带着明确的任务去听课,增强了研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研讨,进一步明确重点难点,厘清教学思路,听课教师更加明白了教什么、如何教、为何而教,再遇到同类问题时,“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样教研的主题更明确,教研实效性更强。通过教研,迫使教师反思自己的理论素养,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尤其是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从而提高自身素质,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应带领教师在反思中完善自我。我校推行的“计划安排早,人人用心研,启发感悟深”教研模式,克服了传统教研的弊端。但是实际情况中,仍存在少数教师抱着“侥幸”心理,认为抽签时能够“逃过一劫”,因而备课时不够认真。针对这种情况,学校一方面对教师晓之以理,另一方面将教研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双管齐下保证教研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实现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近年来,新教研模式已经引领我校教师扎扎实实地取得了一定成绩,“功”在课前,“效”在课堂,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作者单位:南京市六合区横梁中心小学)
G451
B
1005-6009(2016)57-00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