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穿戴技术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研究

2016-04-14 10:16:54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戴 进

(湖南医药学院,怀化 418000)



基于可穿戴技术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研究

戴进

(湖南医药学院,怀化 418000)

摘要:随着可穿戴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并且凭借着便捷化和智能化的特点引起了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高校图书馆是保证学生学习和科研的重要场所,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已经从传统图书馆过渡到现代化信息图书馆。从科技角度上看,可穿戴技术与高校图书馆具有很强的结合性,其不仅能够让高校图书馆变得更加便捷与智能化,同时还拥有一系列的辅助作用。文章通过作者所学知识与实际分析,思考可穿戴技术的应用现状,对其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进行个性化研究。

关键词:可穿戴技术;高校图书馆;智能化图书馆;个性化图书馆

图书馆虽然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但其毕竟有着较强的空间限制,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逐渐下滑,尤其是高校学生,接受新技术能力较强,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兴起的今天,电子书逐渐替代了纸质书籍,学生对传统图书馆的依赖性更低。可穿戴技术的兴起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通过可穿戴技术在人体或衣物上的携带,能够收集使用者的个人兴趣和需求,图书馆的云端与链接,为学生提供所需的服务,更加便捷、智能地满足高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但是,从发展的角度上讲,可穿戴设备的造价较高,加上技术等方面的限制,所以还没有在图书馆领域广泛地应用,但由于其种种特质,可穿戴技术在未来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将以此作为选题背景,首先对可穿戴技术的基本理论进行归纳,其次对可穿戴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思考其在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应用细节。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高校图书馆的“可穿戴化”发展进程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1可穿戴技术的概念及应用

1.1 可穿戴技术的概念

可穿戴技术是一种智能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和通信技术兴起而来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可穿戴技术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广,应用领域越来越多,可穿戴技术的研究者美国科学家史蒂夫曾说过:可穿戴技术其实就是一种嵌入式的计算机。其主要的原理是将传感器、多媒体及无线通信等技术植入到某种设备中,并且这种设备具有小巧、便携的特点,可以穿戴在人的身体上,同时支持手势、语音等多种操作方式。从广义的角度上讲,可穿戴技术并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一种可以进行软件支持、云端互动及数据交换的新型技术,通过穿戴的方式将人类的生活和网络进行连接,满足人们对信息设备的需求,这就是可穿戴技术的概念。

1.2 可穿戴技术的应用

可穿戴技术凭借其特有的优势,自研发以来,就在各行各业内有了广泛的应用,包括军事、航空、娱乐和教育行业。以军事行业为例,可穿戴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包括侦查、指挥、武器操作等,为现代化军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近两年来,可穿戴技术应用到大众电子消费品市场,例如苹果Watch、Google Glass等。2014年,我国也成功发布了自己的可穿戴大众电子设备:小米手环。这标志着我国电子产业的一次重要跨越,可以说,生活中可穿戴技术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大众电子消费品,专业的研究机构指出,到2017年,全球的可穿戴智能电子设备销量将会突破一亿件。

2可穿戴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

笔者在综合了大量参考资料后发现,目前在我国的高校图书馆中,还没有实现可穿戴技术的应用。但是在2015年4月的OFweek中国可穿戴设备论坛上,多家国内知名电子科技企业都在进行可穿戴技术的研发,腾讯的“端到云”、科大讯飞的“语音云助力”、华为已经发布的“HUAWEI Watch”等都表明,中国高校图书馆的“可穿戴时代”即将来临。

由于科技水平的不同,可穿戴技术已经应用在其他发达国家的高校图书馆中。例如美国的克莱尔蒙大学就在2014年3月成立了“可穿戴设备研究小组”,通过与谷歌合作,推出了高校内的“图书馆可穿戴眼镜”,美国的耶鲁大学也在2015年1月成功地将可穿戴技术应用在图书馆中,这种技术能够时刻了解图书阅读者的阅读兴趣,通过云端数据库的整理为读者快速查找或推荐数据,同时还能实现作者名字检索、出版社检索、出版时间检索等功能。美国佛罗里达中央大学通过可穿戴技术将学生的健康情况与图书馆进行结合,这种结合方式主要是通过收集的方式进行的,学生将可穿戴设备携带在身上,设备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生理情况监测到学生的健康情况,再与医学院图书馆的云端进行联系,从而为使用者收集健康数据,查找养生方法等。

3可穿戴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个性化应用的研究

根据可穿戴技术的种种特征及在国外应用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分析和设想,从多样化、差异化和针对性三个角度思考可穿戴技术如何在我国的高校图书馆内进行个性化的应用。

3.1 满足高校学生的多样化个性需求

现代高校学生的思想拥有较强的个性化,并且审美情趣、阅读兴趣也有着较大的差异,传统的高校图书馆面积较大,书籍众多,学生往往难以用最快的速度找到喜欢的书籍,从而可能会丧失阅读的兴趣。而通过可穿戴技术的传感器则可以实现学生与图书馆的双向“沟通”。通过传感器能够实现对学生兴趣的收集,对学生运动的探测及人机之间的交流。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设备就是Google Glass。Google Glass具有传输、储存、收集、控制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能够让读者准确地定位到图书馆资源的云端,根据自己的兴趣快速寻找感兴趣的数据,同时还能够对图书馆的资源进行梳理,根据读者需求和选择意向自动找到所需的文献。

3.2 针对高校学生的差异化个性需求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心理差异是随着学生的心态变化而变化的,这种差异用智能机器显然无法满足,可穿戴技术却可以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中满足学生的生理差异。这种差异就是降低学生与学生之间生理上的不平等,例如,高校学生普遍视力较差,在阅读的时候较为困难,甚至还有完全或部分丧失视力功能的学生,现有的可穿戴技术则能够较好地平衡这种差异。

以色列发明了一种名为Orcam的眼镜,这种眼镜是通过眼镜片上所携带的小型摄像机对数据或文字进行收集,再通过语言转化器“说”出来,这种设备在以色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帮助许多丧失视力功能的以色列大学生重新获得了“阅读”的权利。

3.3 提供高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高校图书馆本身的意义就是要为学生提供知识服务,由于传统书籍阅读方法的限制,学生很难在繁多的书籍中快速获得有价值或所需求的信息,可穿戴技术则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点。

首先,可穿戴技术能够凭借其“穿戴”的特点,近距离地收集学生的生活习惯、阅读兴趣等内容,特别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即时需求提供服务,这就能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找到所需书籍中的知识点,从而为学生创造出个性化的服务。其次,可穿戴技术还可以将学生的位置、身体情况等数据进行记录,由云端进行数据处理,再通过反馈,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官体验,图书馆终端也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对应的记录,充分体现出“方便”“快捷”“智能”的特点。

4总结

总而言之,可穿戴技术是一项先进的、智能化的、信息化的技术,其在高校图书馆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能够最大程度地体现现代高校“智慧图书馆”的理念,希望通过可穿戴技术早日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内应用,促进高校现代化办学理念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晓斌,付跃安.基于用户体验的移动阅读终端可用性评价[J].图书馆论坛,2011(4):6-9.

[2] 顾凤佳.微型移动学习资源的可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 黄晓斌.数字图书馆可用性评价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3):39-43.

[4] 张岌秋.数字图书馆可用性评价方法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7(4):13-15.

[5] 粟慧.从用户界面看数字信息产品的可用性——以公共图书馆提供的两个数字信息产品为例[J].图书与情报,2009(3):95-100.

[6] 唐琼,张新鹤.基于可用性的电子资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5):7-10,15.

[7] 蔡屏.高校图书馆网站信息构建的可用性评价研究——以开普敦大学图书馆为例[J].情报杂志,2011(5):169-173.

(责任编辑:傅正)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25(2016)04-0020-03

作者简介:戴进,男,馆员。

收稿日期:2015-12-14

Personalized Study of University Library Based on Wearable Technology

DAI Jin

(Hunan University of Medicine, Huaihua418000, China)

Abstract:The wearable technolog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with its rapid development, and has aroused broad attention in all walks of life by its convenience and intelligence. Tranditional university libraries have been changing into an important place for stud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zation, university library has modern ones. In terms of technology trend, wearable technology has strong connection, which can not only make university library become more convenient and intelligent, but also offer a series of supporting facilities. In the light of personal knowledge and actual analysis, the author makes the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of wearable technology, and the personalization of universty library.

Key words:wearable technology; university library; intelligent library; personalized library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
读者协会参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功能探析
中文电子书馆配市场发展探析
出版广角(2016年15期)2016-10-18 00:19:57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2:37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25:20
浅谈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重要性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39:10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38:27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30:59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当代高校图书馆“大阅读”服务模式探讨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