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红玲周贤辉代铁柱
1丹江口市中医院妇产科 湖北省丹江口市 442700 2丹江口市中医院风湿病科 湖北省丹江口市 442700
中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沈红玲1周贤辉1代铁柱2
1丹江口市中医院妇产科 湖北省丹江口市 442700 2丹江口市中医院风湿病科 湖北省丹江口市 442700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常继发于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而成。迁延难愈,复发率高。中医散见于“带下病”、“热入血室”、“癥瘕”“妇人腹痛”等病证中,不孕、痛经亦与此有关。随着中西医对此病认识的不断升入,极大提高了急性盆腔炎的疗效,但慢性盆腔炎的发病率却呈上升趋势,治疗应强调整体与局部相结合[1]。笔者使用中药内服、保留灌肠、熏蒸的综合方法治疗,配合中医特色护理,疗效满意。
中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年龄21~52岁,病程3个月-3年不等。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2]:患者多有急性盆腔炎病史,主要症状为下腹部坠胀痛或腰骶部胀痛,白带增多,可兼见低热、疲乏、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不孕等症候。体征:子宫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压痛,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增粗的输卵管并有压痛;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受限且压痛;子宫一侧或两侧片状增厚压痛。上述体征至少需具备下列2项:子宫活动受限伴有压痛,附件区(条索状增粗或片状增厚或包块)压痛。B超检查:可探及输卵管增粗、积液或盆腔炎性包块。
中医辨证标准[3]:本病属湿热瘀结或气滞血瘀症候者,下腹胀痛或刺痛,腰骶胀痛,白带量多,乏力,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阴道不规则出血,大便干或粘滞不爽,舌质红或暗红,见瘀点,脉弦或弦涩。
内服慢性盆腔炎1号方:红藤30g、败酱草30g、三棱10g、莪术10g、紫花地丁30g、五灵脂15g、牡丹皮10g、赤芍15g、茯苓10g、炒白术20g、广木香10g、广陈皮10g、延胡索15g、生山楂15g。加减:兼肝肾不足者,加川断10g、杜仲15g;兼脾肾虚弱者,去红藤加补骨脂12g、肉桂3g。1剂/d,分2-3次服。
外用灌肠1号方:海藻20g、昆布20g、橘核20g、荔枝核20g、红花20g、赤芍20g、延胡索20g、皂角刺20g、莪术15g、桂枝15g、紫草30g、生薏苡仁30g,水煎至150 ml,温度降至38~39℃,注入灌肠袋中,患者排空膀胱和直肠,左侧卧位,稍曲双腿,肛管插入直肠内约15 cm,慢慢注入药液,抬高臀部30min后平卧入睡,14 d为1个疗程。月经期间停止灌肠。
外用熏洗1号方:三七10g、白芍12g、当归12g、川芎15g、杜仲15g、没药10g、木香6g、乳香10g、独活20g、血竭12g、郁金12g、桂枝12g、秦艽15g、牛膝15g、玄胡10g、续断15g。偏肾阳虚者加巴戟天15g;偏气虚加黄芪15g;偏血虚重用当归20g;寒实偏胜加乌附15g、泽泻30g;湿热偏胜加黄柏15g、薏苡仁30g。将熏蒸中药(同口服中药)装入纱布袋中,放入熏蒸治疗仪药箱内煮沸,蒸汽温度设置在55℃左右,患者取坐位将患肢伸入治疗仪中熏蒸,每天1次,每次20min。
中医特色护理:
2.1 心理护理
慢性盆腔炎的病人病程长,且反复发作,多数病人虽多方求治,但效果不佳,以致沉默寡言,忧伤自卑,影响工作。慢性盆腔炎患者发病年龄多在24~25岁之间,病程长达1~10年不等。一般治疗效果不明显,受疾病的折磨,患者情绪低落、悲观、焦虑。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耐心的解释安慰,讲明心理因素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并对他们进行卫生宣传,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插管深度及熏蒸时间把握
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是将药物注入肠道,通过肠壁的吸收而发挥疗效。因此,中药在肠道内保持时间越长,肠壁吸收的越充分,灌肠效果越好,直接影响病人的临床效果。根据人体的解剖特点,直肠长度为12~15cm,乙状结肠长度为40~45cm。在正常的情况下,肛门内外括约肌处于相互协调的状态,从而允许气体排出而防止大便及液体溢露。另外,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只有当粪块和液体从乙状结肠进入直肠时,排便反射才会出现。将肛管插入深度30cm,其肛管所达位置则在乙状结肠中,这样药液在单位时间内流入直肠的量明显减少,从而使药液易于保留,并使其在肠内停留时间明显延长,增加了药物的吸收,从而收到理想的临床效果。中药熏蒸热蕴结型主要表现为经期或经期,小腹灼痛拒按,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痛,至经前疼痛加剧,经量多或经期长,经色紫红,质稠或有血块,平素带下量多,黄稠臭秽,或伴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中药熏蒸时间经期后第7天开始至第15天止为1个疗程,可连续做3~6个疗程。中药熏蒸部位腹部在脐下至耻骨联合处约直径15cm范围,背部在肾区至腰骶部约直径25cm范围。操作:两处各熏蒸20min/次,1日1次。
2.3 外用药液温度
药液的温度要适当,一般在39℃~41℃之间。不能过高或低,过低的温度刺激迷走神经,使肠道平滑肌收缩,肠蠕动增加,容易引起腹泻。温度过高,病人有灼热的感觉,容易损伤肠黏膜,引起肠黏膜变性坏死。病人在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时,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及耐受能力,合理的调好中药温度,以达到最佳疗效。
2.4 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
慢性盆腔炎患者,多由于经行、产后胞脉空虚或洗涤用具不洁、房事所伤,湿热之邪内浸,以致气机不利,经脉受阻而致。因此,护士要向患者宣传经期卫生的重要性,加强妇女保健意识。叮嘱患者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严防邪毒内浸,起居慎寒温;经期避免冒雨涉水,以免感冒受寒;注意卫生;注意合理饮食,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食厚腻、辛辣之物。
疗效判断标准:痊愈:症状体征消失,妇科检查子宫附件未见异常;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体征消失,妇检炎性包块明显缩小;好转: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妇检炎性包块缩小不明显;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炎性包块仍存在,附件区压痛阳性。
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治愈19例,显效22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
慢性盆腔炎由于局部包块形成使药物不易吸收,长期应用抗生素疗效不佳,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西医治疗往往难以根治,必须采取全身与局部综合性治疗的措施。中医认为,久病多虚、多瘀,本病治法以温经散寒、理气活血、化瘀止痛、益气扶正为宜。慢盆1号方主要成份红藤、败酱草、五灵脂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止痛的功效。三棱、莪术破瘀散结,现代药理学表明二者能改变血液流变学,改善微循环,促使炎性反应消散。牡丹皮、赤芍行气活血,消肿止血,又能祛瘀生新,帮助包快机化吸收。茯苓、炒白术健脾益气,以固后天之本。
直肠给药,早在汉代就有记载。《伤寒论》中载:“阳明病……当径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因子宫、输卵管与肠壁仅“一壁之隔”,直肠给药,药物通过直肠黏膜直达病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抗菌消炎。方中海藻、昆布软坚散结;橘核、荔枝核行气散结。红花活血化瘀,瘀血不祛,新血难生;皂角刺散结行气,消肿排脓;辅以桂枝、香附温经化瘀疏肝通络,延胡索辛散温通,治一身上下诸痛;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品能扩张血管,重建微循环,改善病灶周围的血氧供应,软化粘连,消除包块。中药煎汁保留灌肠可直接通过直肠黏膜进入体循环,很快向盆腔弥散,促进血液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反应渗出,促进炎性包块吸收,达到消炎、止痛、清热化瘀散结作用。
中药熏蒸疗法又称“蒸汽疗法”、“汽浴疗法”,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选配一定的中药组成熏蒸方剂,利用中药煎液,趁热在皮肤或患处熏蒸、淋洗,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作用于机体,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传统外治疗法。近年来国内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在本疗法的临床应用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多为临床疗效的观察,且缺乏确切的实验室数据,使得在对熏蒸抗炎机理的阐述方面至今仍停留在推理阶段
故通过临床观察,以中药口服配合灌肠和熏蒸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加之中医辨证,特色护理,疗效显著,临床值得推广。
(通讯作者:代铁柱)
[1]赵秋芳.盆腔炎治疗仪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07):740-741.
[2]文惠方,任芳,徐厚谦,吴红彦,胡继宏.中药灌肠和口服2种给药途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文献评价[J].西部中医药,2014(02):76-80.
沈红玲,女,湖北省人。现为湖北省丹江口市中医院妇产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为中医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