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辉,张立贤,王海洋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民族医院,吉林 四平 130700)
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杨金辉,张立贤,王海洋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民族医院,吉林 四平 130700)
目的:探讨临床对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选取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民族医院2011-03/2015-03收治的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A组(n=27)在全麻下接受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处理,B组(n=30)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评估该两种手术方案的治疗效果. 结果:①根据GCS标准判定疗效,B组总治疗有效率占86.7%(26/30),相比A组的51.9%(14/27)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②术前,两组的Barthel指数评测结果经软件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评测结果(75.3±5.0)分,相比A组的(61.8±4.3)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准确掌握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的手术指征,及时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优化预后、避免患者死亡效果显著,应加强推广.
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治疗方法;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效果
硬膜外血肿在目前神经科临床上相对常见,其致因主要与各种脑外伤有关,可导致硬脑膜与颅骨交界处动脉血管破裂,并在动脉压升高、颞骨与颞部硬脑膜分离的影响下引发急性出血症状,倘若治疗不及时,非常容易给患者带来重残甚至死亡的风险[1]. 本研究在保守治疗的前提下,对57例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以更好地加强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民族医院对该病的综合治疗水平,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民族医院2011-03/2015-03收治的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1例,女26例,年龄35~64(平均47.3±3.2)岁;包括车祸致伤24例、高处坠落致伤16例、摔伤8例、重物砸伤6例及打击伤3例. 以随机分配法为标准进行分组对比,A、B组间的性别、年龄等普通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伤后48 h 内到院治疗;②经头颅CT等检查确诊;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 GCS)[2]评测结果3~14分.
1.3 排除标准 ①伴心肝肾肺疾病;②凝血功能异常;③精神障碍;④伴其他脑部器质性病变.
1.4 方法 入院后,向A、B组患者提供降颅压、持续监护和止血剂等常规治疗. 在此前提下,A组接受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处理,即在气管插管全麻后,根据血肿灶选择相应的体位和切口位置,常规开颅将血肿块清除,充分止血,将骨瓣翻开后,选取脑压板经硬膜外剥除血肿,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并根据需要给予电凝止血. 对硬脑膜进行悬吊,常规处理死腔和止血后,给予导管留置、骨瓣复位和缝合等处理. B组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①局麻后,利用颅脑CT定位患者的血肿灶,并利用电钻标靶,将脑内血肿块位置视为靶心;②保持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与颅骨成90°,穿刺至血肿腔室,经侧孔导出腔内液体,再取适量冲洗液多次清洗肿块固态部分,待流出液体呈清亮色停止;③注射血肿液化剂,以溶解肿块固态部分,从而方便开放引流[2];④术毕,按常规标准对患者血肿腔进行3~4次/d冲洗.
1.5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GCS标准[2-3]判定疗效,包括良好、中残、重残、植物生存与死亡5项. 同时通过Barthel指数评测其术前与术后的生活自理能力.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显示,B组总治疗有效率占86.7%(26/30),相比A组的51.9%(14/27)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aP<0.05vsA组.
2.2 Barthel指数评测情况 术前,两组的Barthel指数评测结果经软件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评测结果(75.3±5.0)分,相比A组的(61.8±4.3)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的Barthel指数评测情况,分)
aP<0.05vsA组术后.
硬膜外血肿是指在硬脑膜至颅骨内板中间处发生的一类血肿,在外伤性颅内血肿中,其发病率约占30%[4],且多呈急性和亚急性起病,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极大. 目前临床针对该病的治疗多以外科手术为第一选择,传统全麻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有大量报道[4-5],其利于术者在直观下操作,对血肿具有良好的清除与止血效果,但手术时间久、恢复迟,患者术后极易引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因此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近年随着微创医疗水平的日臻成熟,以及医学界对硬膜外血肿的病理机制与治疗原则了解的不断深入、全面,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也被逐步用于该病的治疗中,且大量临床实践表明,该微创技术对血肿的清除更彻底,止血也更充分,而且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及康复快等特点,另外,该手术在局麻下完成,对人体微循环功能的影响也相应减轻[6]. 李世中[7]研究对100例实施上述两种术式治疗的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试验,表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一般仅需15~41 min即可完成对血肿的清除,手术时间短,对争取抢救时机具有优势,总有效率达到88%. 本研究中,B组经该手术治疗后,其总治疗有效率达到86.7%,与相关资料基本相符[7-9]. 同时,通过对其Barthel指数进行评测和记录,显示B组在此方面也有显著改善,这充分说明早期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是可行的,但需注意的是:①术中操作应避免用力过度,对于微细血管应仔细辨认,以确定是否有活动性渗血点;②若术中遇到组织粘连紧密的情况,可无需剥离,以防增加出血灶;③伤后6~12 h一般被认为是行该微创手术的最佳时机[10],临床一旦证实病情,宜尽早实施手术,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准确掌握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的手术指征,及时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优化预后、避免患者死亡非常有效,应加强推广.
[1] 朱 彬. 60例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治疗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5):135.
[2] 林明剑. 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62例的临床治疗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23):4723.
[3] 刘献玲,张天霞.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6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9):153-154.
[4] 阿布都外力·马拉阿西木,阿曼江·阿吉,努尔拉·艾拜都拉. 脑外伤硬膜外血肿52例临床治疗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4):99,96.
[5] 杨文凯. 60例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治疗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电子版,2014,2(7):109.
[6] 骆荣军. 脑外伤硬膜外血肿60例临床治疗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32):6598-6599.
[7] 李世中. 脑外伤硬膜外血肿100例临床治疗[J]. 临床医学,2015,35(1):83-84.
[8] 赵广涛. 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治疗及经验总结[J]. 中国卫生产业,2013(23):40,42.
[9] 赵长地,刘红军. CT定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120例临床分析[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6(7):425-426.
[10] 郑真发,袁玉麟,郑 超,等. 56例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治疗体会[J]. 求医问药,2012,10(8):511.
2095-6894(2016)10-55-02
2016-09-10;接受日期:2016-09-27
杨金辉. 大专,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脑外. E-mail:yangjinhui5733@sina.com
R651.1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