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2016-04-14 06:10黄颂梅
教师·上 2016年3期

黄颂梅

摘 要:素质教育的观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在素质教育实施中还存在诸多误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走出误区,应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 社会素质教育;家庭素质教育;学校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因此,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学校素质教育、家庭素质教育和社会素质教育。

一、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误区

当前,素质教育的观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在仍以考试、升学论成败的今天,素质教育的推进非常艰难。基础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素质教育缺乏广泛认可的理论,仍停留在实践层面上。

素质教育的实施中,主要存在以下误区。一是认为搞音体美活动,开设兴趣班就是实施素质教育,过于狭隘地理解素质教育。二是认为素质教育不需要考试,偏激地理解素质教育。三是认为改革与素质教育画等号,把任何一项改革都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泛化和模糊素质教育。四是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否定现行教育,把素质教育当成消除现行教育各种弊端的“灵丹妙药”,曲解素质教育的本意。

二、实施素质教育误区产生的主要原因

素质教育实施中产生误区,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1. 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不够

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在宏观上有管理体制问题、激励机制问题,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协调问题,有学制、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制定问题;在微观上存在学校管理问题、教师教育教学活动问题和对个别学生教育问题。人们的教育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如果教育思想不能很好地转变,这些问题就不能很好地解决,那么实施素质教育也就只能被动应付了。

2. 缺乏必要的系统的理论指导

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历史较短,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完善的理论体系,因而其操作性就不易掌握。也正因如此,实施素质教育使许多人感到茫然。教育理论研究落后于教育实践,导致素质教育实施“百花齐放”、各执一端,往往具有片面性和盲目性,基本上是“摸着石头过河”。

3. 改革的相关措施不配套

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因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必须有全面的、配套的措施作保证。然而,在实际改革过程中,由于相关的改革措施不配套、不完善,使得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中仍然可见应试教育的阴影。例如,我们强调“素质”、弱化“分数”,但中考、高考仍把分数作为录取依据;中小学课程改革已搞了多年,但至今仍未建立起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由此观之,现阶段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在一定范围内是在实行“旧体制”下的“新模式”,还没有找到全面的、配套的改革措施,素质教育还没有走出举步维艰的境地。

4. 缺乏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

开展素质教育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邓小平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水平和自身素质都对实施素质教育起着直接作用。教师的素质渗透在全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实际影响。

5. 经费投入不足

实施素质教育比实行应试教育应有更多的投入。实施素质教育,非智力因素受到同样重视,那种单纯采用“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就不再适应了。比如,教师培训、实验室建设、学生参加各类活动等诸多方面,都必须有经费作保证。而目前我国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再扩大投入是很困难的。因此,经费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对策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走出误区,应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着手。

1. 改革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按照一定的目的,选择适当的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有计划地、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教育形态。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学校里有懂得教育心理学的师资队伍,能担负起育人的任务。因此,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学校为主。

(1)创新教育内容。尽快出台可操作性的教材教法,是改变应试教育,转入素质教育轨道的重要措施。政府应该组织专家学者制订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

(2)规范教学管理。建立一支善于管理的开拓型的教育管理干部队伍。一个出色的学校,不仅要有好的教师,更要有一支好的管理干部队伍。实行校长负责制,竞争上岗,让真正懂业务、会管理、高素质的教育管理人才到教育行政部门的岗位上去,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领导干部的培训和参观学习,在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中开拓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才干,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育干部队伍。

(3)改革评价体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完善评价体系,体现评价定标、诊断、反馈、激励的功能。对学生的评价要改变单一的以考分来衡量学生的做法,应重点对学生的能力、特长等方面进行评价。要由单纯对学生智育的评价转变为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要改变过去单一的以学生的升学率或考试分数来评价教师的做法,应从教师的整体素质方面考核评价教师。如从教师的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研科研能力乃至师生关系等方面来考核评价教师。

(4)改善办学条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应该成为今后教育建设的主要任务。实施素质教育,即以基础教育为重点,应贯穿各个教育阶段。投入方向应放在改善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布局和教师培训上,努力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改善教学基础条件和教师的培训应同步进行。

2. 重视家庭教育

教育不单纯是学校的事情,还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对每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儿童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

(1)促进子女身心的正常发展。父母要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有了健康的身体,智力、品德、美感等方面的发展才有可靠的物质基础。少年儿童身体发育,需要有饮食、卫生、体育等多方面的条件。要做到营养结构合理,份量适度,偏食、营养不足或过度,都不利于孩子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父母还应督促子女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注意保持坐、立、走和看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父母还要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身体好还不能算健康,身体、心理都健康,才称得上健康。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卫生,如引导孩子顺利度过“心理断乳”这一关,在发现孩子心理缺陷时,要及时进行教育矫正,引导子女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这就要求家长掌握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2)培养子女良好的个性。父母应注意培养子女良好的个性。父母应努力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父母与孩子之间,应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父母对子女既不溺爱、放任,也不粗暴、专横,而要采取民主的态度,同时又要严格要求。要培养孩子养成独立的个性,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让其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而不要事事包揽。还要让孩子养成谦让的美德,懂得尊老爱幼。父母应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尊重他们的独立意向和自尊心、自信心。还应善于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合理需要,指导他们交友。

(3)配合学校,关心学生的发展。父母应当积极支持学校,同学校密切配合,启发和督促子女认真接受学校教育,以促进子女健康发展。有条件的家庭还可指导子女学习一些特长。父母应注意不要在子女面前贬低学校,贬低教师,更不要向子女提出与学校的正确教育背道而驰的要求。在配合学校教育中,家长也要处理好“望子成龙”与学生自身发展的关系。不要不顾子女的发展潜力,盲目给子女加压、加码。

3. 社会社会全面参与

社会上的各种因素对人的成长发展都起作用,也都有影响。年轻一代的思想、品德、性格、才智的形成和发展,都毫不例外受到社会的影响和制约。社会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1)各级政府部门对教育起着领导和保证作用,各级政府应从思想上重视素质教育,领导要亲自抓,要保证各学校有充裕的办学经费。教育经费不要只倾斜给重点学校,应面向每一所学校,把每所学校都办成合格学校;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提高全民的素质。

(2)社会观念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不正确的人才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大障碍。对素质教育最大的支持就是切实转变人才观念。合理的社会人才需求是金字塔形的,不仅需要大量高等级人才,更需要众多的初中级人才。用人单位选拔人才时,应既看文凭、学历,更要重视水平、能力。这样,在社会影响下,学校、家庭就会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3)社会团体要为学生发展提供条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很多社会团体如科学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都没有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大量场馆设施被废弃闲置。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社会团体充分开发自己的资源,吸引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文艺、绘画、体育、科技、参观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到真正配合学校发展学生特长,抵制社会消极影响,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

综上所述,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密切配合。要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相配合,共同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可通过互访、开家长会、设立家长委员会、开展家长辅导讲座等形式与家庭联系,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学校也要主动争取社会的支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团体开展的有益活动,建立起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潭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