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磊
( 贵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贵州,贵阳 550025 )
从“文化史观”到“文化唯物论”
——浅论文化观范式的嬗变
张 磊
( 贵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贵州,贵阳 550025 )
马克思为后人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光辉著作,但是在这些著作里,提到“文化”的频率并不高,马克思既没有给文化下定义,也没有将其视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单从表面上看,马克思好像并没有给予文化足够的重视,但实际上,为了能全面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普遍性规律,马克思主义学说必定包含有文化观。其实,马克思的著作里有着丰富深邃的文化思想,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提出了“唯物文化观”,进而完成了文化观范式的革命性变革:从“文化史观”到“唯物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范式嬗变;文化唯物论
马克思并没有给文化下定义,更没有集中阐释自己的文化观,但是作为一套完整的关于人类解放的理论学说,马克思主义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文化观。其实,通过查阅相关著作,就会发现马克思通过对“观念” 、“思想”、“文明”等概念的阐释,相对完整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梳理其涉及文化观的几部代表性著作,来大致归纳描述一下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创立
第一个标志性的文献是马克思的《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但此时马克思的文化观还具有很深的黑格尔烙印,后来马克思“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1],这促使马克思开始关于经济物质利益的研究。后来 ,随着对经济物质利益研究的不断深入,马克思开始逐渐意识到之前对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的认识是颠倒的,所以马克思写下了第二个有标志性意义的文献——《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一文献破天荒地从唯物论的角度阐发了马克思的文化观点。他在这一文献里精辟地指出,不是国家产生了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使自己蜕变成国家。为了能够更加有力地反驳黑格尔在文化史观方面 “颠倒主宾之间关系”的错误观点,马克思写下了第三篇标志性的文献——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的奠基之作——《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指出应该从实践出发,实践才是产生和发展文化的真正原因。第四篇标志性的文献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这篇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正式形成的重要文献里,马克思不仅同之前的文化史观决裂,而且还清算了自己早期有关文化的思想。马克思把“现实的个人”从历史里提炼出来,并且摆放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样重要的位置上,并从意识的起源和发展的角度论证了社会生活对文化的决定性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发展和完善
在这个阶段,第一个标志性的著作是著名的《共产党宣言》,在这篇著作里,马克思严谨地论证了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得以成立的基本原理,也理性地预测了世界性文化的发展方向。第二个有标志性意义的文献是鸿篇巨著——《资本论》,马克思以大量的实例和严谨的逻辑,深刻地阐发了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经济 、政治和文化之间的微妙关系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对应的生产关系以及交换关系放到显微镜下仔细解剖分析,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得到了现实性的论证。第三个标志性的文献是《人类学笔记》,在把史前人类文化发展的状态勾勒出来后,马克思又天才般地将人类文化的一致性提炼了出来,从而进一步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恩格斯贡献了第四个标志性的文献——《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出,自觉 、有目标的主体实践活动是历史发展动力的源头。”[2]在这篇文献当中 ,恩格斯提出了著名的“历史合力”的理论 ,这实际上是从广义文化的层次上突出了文化的主体性,是从另一种高度上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
通过对标志性著作的简单梳理,能够看出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是一种崭新的,有别于“文化史观”的“文化唯物论”,是对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的文化现象和问题的深刻洞察和科学的前瞻性预见,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关于文化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然而这恰恰也是对文化观范式的一种革命性变革。
文化观范式的嬗变是指从之前形而上的“文化史观”到从实践出发的“文化唯物论”。“文化史观” ,即“认为理智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原因,而文化发展的本身构成了政治历史最主要的基础”[3]。近代理性主义在历史观上的彰显造成了“文化史观”的盛行,“文化史观”崇尚“绝对理念”,关注理性世界,但是局限于纯思维领域。马克思认为:“所谓的文化史全部是宗教史和政治史。”[4]“文化唯物论”,从“现实的人和人的实践”出发,认为感性世界的进步和现实的人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范式嬗变至少有三点重大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带来思维模式的革命
文化史观强调对理性的感知,由于这种理性是超感性的,所以只能借助于纯思维的方法,比如说先天预设的方法等。文化史观的信奉者们采用以上方法,对理性加以解读 、思考,并最终将其绝对化为世界的本源。在这种文化史观的引导下,必然产生颠倒的世界观。黑格尔是那个时代的伟大的哲学家,但是他的绝对精神也无法跳出这种局限,所以,所谓的绝对精神只是宗教文化观的改头换面;费尔巴哈虽然把世界颠倒了回来,也刨除了所谓了“神的彼岸”,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还是保留了一个“世俗的彼岸”。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则关注现实的世界,活生生的人的生活。所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把聚焦点从“理性的世界”转为“感性的世界”,更多的去关注人的存在,而不是去“寻求最高原因”。马克思主义始终把消除人的异化状态作为己任,也就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并且把实现共产主义和实现人类的真正解放作为最终目标。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带来全局性的思维方式
以往的文化史观由于不能从实践出发,仅仅限于单纯思维领域,所以不能从全局的层面全面把握社会生活的各要素,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则克服了这些缺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全局性思维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首先,全局优于局部的思想,即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把人类社会视为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机体,而全局对各个单独的要素具有统御作用;其次,各个要素交互作用的思想,即社会各要素以社会大环境为存在前提,通过各个要素间的交互作用体现自己的存在价值;最后,历史的思维方式,即充分考虑当时的具体环境,辩证地去看待要素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既不拿过去的要素否定现在的要素,也不能拿现在的要素否定过去的要素,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该要素的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带来“思辨中的现成”向“实践中生成”的转换
马克思以前的文化观对文化的理解都是按照“是其所是”的现成性思维方式进行理论追问的,归根结底“文化是一种形式上的东西”[5]。这样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但是却“把现实的问题变为思辨的问题”[6],这是一种弊大于利的思维路径。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则通过把思辨问题重新还原为现实问题,从而开辟了人通过实践而生成文化的正确思维路径。“实践中生成”的思维模式使文化从形而上的桎梏里解脱出来,使文化显现了本质,从而使文化能朝着服务于人的方向发展。
(一)注重建设的整体性
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7]我们认识事物的维度在不断增加,所以才有了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到现在的“五位一体”这样一个认识过程,现在的“五位一体”不仅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现实路径,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整体性的最好诠释与运用 ,不过,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个维度可能还会增加。
(二)注重文化建设的现实生活基础
艺术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是文化的源头活水。现实生活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逻辑起点,而人的实践活动则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与进步。这就启示我们,在个人层面上,要想使文化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那么就必须重视文化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人民群众的日常现实生活。在国家层面上,文化建设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因此,“必须着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从而为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8]
(三)注重实践与文化的相互作用
首先,实践决定文化。“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马克思恩格斯所开辟的先进文化道路,并赋予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鲜活的时代内涵,才能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9]其次,文化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有通过合理的实践才能妥善处理问题,而文化又是实践的产物,所以文化就会反映我们所面对的矛盾和问题。目前,就我们所面对的矛盾和问题而言,就是如何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问题,那么,只有真正反映时代呼声,表达人民群众内心愿望的先进文化才能更好地促进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才能有助于实现中国梦。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
[2]罗秀容.恩格斯历史“合力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3]库诺.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M].袁志英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7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
[5]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7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5.
[7]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15-10-30(1).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G].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81.
[9] 胡海波、郭凤志.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先进性[N].光明日报,2014-05-07(13).
(责任编辑:孙建华)
From the Cultural-Historical Perspectives to the Cultural-Materialism Perspectives: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Paradigm of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s
ZHANG Lei
( 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Guizhou 550025, China )
Marx has left a lot of glorious works for the later generations, but in these works, few of the them are related to the concept of culture. Marx did not give the definition of the culture, nor regard it as an important object of the study. On the face of it, it seems that Marx did not give adequate attention on the culture, but in fact, in order to completely illustrate the most universal law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society, the theory of the Marxism is bound to contain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s. Actually, there are abundant cultural deep-thoughts in Marx's works, and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is that he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the cultural-materialism perspectives, which then completed the evolution of the paradigm of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s: from the cultural-historical perspectives to the cultural-materialism perspectives.
Marxism; the evolution of the paradigm of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s; the cultural-materialism perspectives
2016-05-17
张磊(1990- ),男,山东日照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政治与经济研究。
G02
A
1671-4385(2016)05-008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