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骊得珠切中肯綮:鲁迅翻译研究的新创获
——评《鲁迅翻译思想研究》

2016-04-13 22:58王占峰绥化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
绥化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译作著者鲁迅

王占峰(绥化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探骊得珠切中肯綮:鲁迅翻译研究的新创获
——评《鲁迅翻译思想研究》

王占峰
(绥化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

进入新世纪以来,鲁迅翻译研究渐趋升温。北京鲁迅博物馆编《鲁迅翻译研究论文集》,收录近30年来发表在《鲁迅研究月刊》上的鲁迅翻译研究论文20篇,其中仅有3篇发表于20世纪90年代,其他都是2000年之后的成果。[1]这个统计虽非全面,但是也可以一斑窥全豹,了解鲁迅翻译研究的动态。更有多部以鲁迅翻译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问世,代表了鲁翻译研究的新成就。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冯玉文《鲁迅翻译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最为晚出,其对鲁迅翻译的研究,尤其是在鲁迅翻译思想的体系建构、学理挖掘以及资料梳理方面,都达到新水平,值得特别推介。

一、体系建构

以往的鲁迅翻译研究著作,体系建构往往是多角度、综合性的:既有鲁迅及其翻译的研究,也有鲁迅翻译的分期研究,还有鲁迅与外国文学的关系研究等等。《鲁迅翻译思想研究》与上述鲁迅翻译研究著作不同的是:直接选取鲁迅翻译思想为题目进行研究,选题更小,开掘更深,体现了更为严谨的逻辑和缜密的思考。尽管很多论者都提到鲁迅的翻译理论或翻译思想等问题,但是以翻译思想来统摄鲁迅的全部翻译活动,该书还是第一部。

鲁迅的翻译实践,贯穿其文学活动始终,但是鲁迅的翻译理论则很不系统,散落于鲁迅译作的序跋以及与时人进行翻译论争的杂文中,并没有集中的详尽的论述。因此以鲁迅翻译思想为题,进行专门研究,难度很大,不仅需要全面地考察鲁迅的译作,更需要深入地梳理鲁迅的人生思想、翻译活动以及翻译理论,从而揭示出鲁迅并未明言的翻译思想。

鲁迅翻译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翻译思想的内在体系是什么?开展鲁迅翻译思想研究的基本思路又是什么?这是著者开展鲁迅翻译思想研究面临的首要问题。《鲁迅翻译思想研究》一书的在开篇就提出了开展研究的内在思路:“鲁迅为什么翻译?也就是翻译目的问题。”“鲁迅翻译了什么?也就是翻译取材问题。”“鲁迅怎样翻译?也就是翻译策略和方法等问题。”“鲁迅为谁翻译?即译作的预想读者问题。”与此相对应的纲目是:“鲁迅翻译的目的”“鲁迅翻译取材的价值标准”“鲁迅翻译取材的国家、作家因素”“鲁迅翻译的策略、方法”“鲁迅翻译的路径、方式”“鲁迅翻译的预想读者”,从中可以看出其翻译研究体系的严密和逻辑的清晰。

更为可贵的是,著者还鲜明揭示了鲁迅翻译的核心思想,那就是“立人”。而“立人”的翻译目的又与其翻译策略和方法紧密相连,“在鲁迅整个翻译系统中,‘立人’的翻译目的处于核心地位,它决定翻译选材、翻译的策略和方法等。”[2](P4)这样的梳理和论证,体现了著者挖掘和提炼鲁迅翻译思想的深刻性,也体现了以鲁迅的翻译目的来统帅翻译选材以及翻译策略方法等的内在一致性,从而使《鲁迅翻译思想研究》成为全面又有共同指向的完善体系。

二、学理探究

首先,鲁迅为什么翻译?也就是翻译目的问题。“翻译目的是整个翻译系统得以形成的动因,是鲁迅从事翻译活动成为翻译家的原因。”[4](P4)早在日本留学时期,鲁迅即为国弱民愚所困扰,积极探寻摆脱困境的法门。因为信奉“人立而后凡事举”,从而形成了“立人”思想。“立人”思想中包含着“立国”的诉求,但鲁迅最终关注的还是“立人”,因为“立人”之后,“立国”是自然的事情。要实践“立人”,首先是思想上除旧立新,为此要“首推文艺”,需要文艺建设。但文艺对于“十之九不识字”的国民来说难以奏效,于是让国民摆脱文盲的状态又成为首要问题——需要给民众创造出新的、容易掌握的、言文一致的语言文字。“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鲁迅竭力通过翻译从异域“拿来”——不但拿来新思想,拿来新文艺,还进行了拿来新语言的尝试。表面看来,鲁迅的翻译目的有不同的指向:思想改造、文学建设和语言变革;然而深入考察就会发现:“‘立人’是思想家、文学家鲁迅的思想基础,更是翻译家鲁迅的终极追求。”[2](P4-4)这样就将鲁迅的思想、文学思想和翻译思想统一起来,体现了鲁迅内在思想的一致性。更具体地说,“在鲁迅翻译思想中,变革中国语言——建设中国文学——改造国人思想——‘立人’是一条显明的逻辑线索。”[2](P227)在鲁迅整个翻译系统中,“立人”的翻译目的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其次,鲁迅翻译了什么?就是翻译选材的问题。《鲁迅翻译思想研究》在此的独到之处是通过国家、作家、主题三个方面的分析,阐发鲁迅翻译选材的思想倾向和价值标准。通过具体分析,得出鲁迅翻译法德美英国家的作家是出于“仰望中的启蒙诉求”,翻译西班牙、芬兰等弱小民族国家是“寻觅同盟”,翻译俄苏文学是“‘为人生’精神的契合”,而在选择作家时则体现了鲁迅特别关注:“贫病、流亡、遭迫害、英年早逝、精神孤寂或思想苦楚”[2](P104)一类的作家。在翻译取材的价值标准上,则体现了鲁迅“拒绝暴力”“取向真实”“瞩目边缘”等特点,还指出:“鲁迅的译作传达了自由平等和博爱的理念:对于宗教、礼教、官员在内的特权阶层的颠覆与批判,对于弱势者的怜悯和体恤,呼唤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之间——整个世界的平等与博爱”,这些论断虽然并非是发前人所未发的全新意见,但是其对鲁迅翻译选材的具体分析,以及透过翻译选择来看鲁迅翻译思想的研究思路却是富有创见的。

再次,鲁迅怎样翻译?“鲁迅采用欧化的翻译策略是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否定和对域外先进文化的向往,所以说,欧化是一种文化取向。”[2](P5)在鲁迅的翻译策略中,“欧化”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著者指出其与鲁迅的“立人”思想紧密相连,体现了鲁迅“别求新声于异邦”的文化取向和鲁迅对国民性改造的认识:“输入异域的原汁原味的作品是学习异域文化的最为有效的途径”。[2](P136)还与翻译方法相联系,体现了鲁迅重视“直译”的方法。“鲁迅在通过翻译传达‘新声’的过程中,为了使‘新声’不至于走调,必须保持它原来的形态,鲁迅不惜用异域的文法、句法来结构汉语的语言。”[2](P136)这样就体现了鲁迅翻译思想内在的线索。同时,著者还指出:在鲁迅的儿童文学翻译过程中,则是尽可能地“去欧化”[2](P128),也就是说,鲁迅在翻译实践中根据预想读者调整和变通了翻译策略。关于鲁迅的翻译方法,鲁迅是主张“硬译”的,对此,早有批评的声浪。《鲁迅翻译思想研究》对于“硬译”也有独到的解说:“硬译”首先是鲁迅所秉持的“克服困难进行翻译的坚持精神”[2](P145),就是鲁迅所说的“硬着头皮译”的意思,而由于论战的气氛,“催生了所谓‘硬译’的方法”,“进而产生了‘硬译’的理论”。[2](P154)著者又以“硬译”所在语境来分析,“鲁迅的观念中,从未将‘硬译’当成一种翻译方法对待”,因为翻译论争后,鲁迅将“硬译”一词“无一例外地都被加上了引号,而其他作为翻译方法出现在鲁迅笔下的直译、意译等,却从未做过这样的处理。”[2](P154)这种具体的考证和细致的辨析,还是关于硬译研究前所未见的。学者对于硬译的探讨,不应执着于“鲁迅将汉语进行欧化文法表达的翻译本身,更是鲁迅不畏艰难、呕心沥血地改造中国语言进而‘转移性情、改造社会’的‘硬译’精神。”[2](P162)

最后鲁迅为谁翻译?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策略,也确定了译作的预想读者。著者客观评价了鲁迅译作自《域外小说集》以来在读者接受环节的失败,指出其原因在于:“读者的数量不是鲁迅首要考虑的问题。”“鲁迅所设定的预想读者基本不是大众读者——鲁迅谈到自己翻译作品的预想读者时,总是给出一个不大甚至是很小的圈子。”[2](P214)多数译作的预想读者是包含着自己在内的精英阶层。鲁迅基本没有为迎合大众读者改变过自己的欧化翻译策略,这就必然导致大量读者流失。鲁迅也考虑大众读者的需求,提出了按照层次读者供给相应读物的“分层次”设想,希望以此逐步提升读者的阅读能力和改变整个国民的精神。设想虽好,著者却指出了其操作层面的局限:“哪些作家来为、或者肯为低层次的读者服务?这些作家的作品又怎样保障确实适合所服务的层次?对读者的分层如何实现?人们的阅读能力不可能通过考核来确定——这是一个始终处于变化中的问题,更有个人的兴趣、爱好、需求等原因左右;没有哪个人或者哪个部门将译作或者创作如同学校教科书一样标明适应级别。最终,还是读者把握着读本的选择权利。”[2](P225-226)爱而知其恶,著者客观呈现了鲁迅译作的预想读者和读者与译作的疏离状态。

三、材料梳理

《鲁迅翻译思想研究》不仅侧重于建构鲁迅翻译思想体系,揭示鲁迅翻译思想的内在线索,挖掘鲁迅翻译思想的深层内涵,还注重对鲁迅翻译的材料搜集和梳理,从而使其理论研究建立在详实的材料基础上,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鲁迅翻译的文字在数量上几乎与创作等同,但目前很多鲁迅翻译研究的着力点并不在于翻译作品本身,而《鲁迅翻译思想研究》真正立足于作品,用材料说话。该著几乎涉及了鲁迅的全部译作,详略得当地进行呈现。除具体分析作品的主题艺术而外,著者也从国家和作家角度考察鲁迅的翻译选材,正如著者所说:“选材问题最终指向的是作品”[2](P69)。就国家来看,译自俄、苏的作品论述最为充分,因为“在中国现代翻译家中,尽管鲁迅不是最早翻译俄国作品,但却是他最早发现俄国文学‘为人生’的价值,这种独特的起步真正看到了俄国文学的精髓”[2](P84);而译自日本的作品大多点到为止,因为鲁迅“不看好日本文学却又翻译了大量的日本文学,鲁迅对日本文学的选择显然存在文学之外的因素”。[2](P91)与此相一致,就作家的角度而言,译自俄国的爱罗先科、苏联“同路人”作家的作品解读最为详尽,而日本作家大多只是点到为止。

著者的材料梳理功夫还体现在近60页的附录的设置上。在附录一中,按照国别列出多份表格对鲁迅译作进行梳理,得出法德美英列强国家作品有21篇,西班牙、芬兰等弱小民族9国有25篇,俄国、苏联分别是52篇和55篇,日本有100篇。列表以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著译编年全集》为底本,同时参考福建教育出版社《鲁迅译文全集》加以增补整理。表格中列出译作的名称、体裁、作者、国籍、发表刊物和发表时间等信息,还对其中一些译作进行了特别说明。这些列表已经囊括了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全部鲁迅译作,这不仅有助于后学了解鲁迅的翻译情况,也构成了鲁迅翻译思想研究的基础。

在附录二中,著者全面阐述鲁迅对中国翻译事业的贡献,包括鲁迅组织翻译团队——“未名社”,鲁迅创办翻译刊物——《译文》以及鲁迅对翻译人才的培养,这些虽然不是纯粹鲁迅自身的翻译活动,但是体现了鲁迅对推动翻译事业的现实工作和历史贡献。

在附录三中,著者对近百年来鲁迅翻译研究成果进行全面述评。将鲁迅翻译研究分成三个阶段,一是初始阶段,(1926-1936),鲁迅生前;二是过渡阶段,从鲁迅逝世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第三个阶段是文革后至今。第一个阶段的研究者主要是对鲁迅“硬译”的批评以及对弱小民族文学选材的不同意见,鲁迅对此则有针锋相对的答辩,正是在这充满个性化的质疑和答辩中,鲁迅的翻译思想及其翻译的成败,得到了初步的阐发。对鲁迅翻译的批评“具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而鲁迅则“一面予以激烈的还击,一面在翻译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理论”,“对于中国翻译界和鲁迅研究界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2](P268)第二个阶段则是对鲁迅“神化”的阶段,“浓厚的政治氛围毕竟淡化了科学理性的探讨”。[2](P270)第三个阶段显然是鲁迅翻译研究最活跃也是取得成果最多的一个阶段。著者在此也用力最勤,分别从鲁迅翻译研究被纳入“鲁迅学”结构体系、鲁迅与外国文学及文化的关系研究、鲁迅翻译策略和方法研究、鲁迅翻译作品的研究以及鲁迅翻译研究专著等方面进行阐释,并说明资料建设不断取得的显著进步。

三个附录显示了鲁迅翻译及鲁迅翻译研究的基本情况,应该是著者开展鲁迅翻译思想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作为附录展现,既不影响作者对鲁迅翻译思想的直接阐述,也有助于了解鲁迅翻译及鲁迅翻译研究的基本情况,以及本书论证的背景及材料依据,这样使鲁迅翻译思想研究的体系更加纯粹,主题更加集中。附录与正文有机结合,互相参照,也显示了著者学术研究功底的扎实和剪裁结构的匠心。

鲁迅翻译研究,是鲁迅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翻译思想研究,是鲁迅翻译研究的核心和关键。《鲁迅翻译思想研究》是对鲁迅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的梳理和提炼,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其研究体系的建构、学理的挖掘以及资料的整理,都有可观之处,是鲁迅翻译研究的新创获。未来的鲁迅翻译研究,还可以在译文与原文之间进行更细致的比勘,以体会鲁迅“硬译”的翻译方法;可以在鲁迅翻译与同时代文学翻译之间进行更普遍的对照,以便更深刻地把握鲁迅翻译的思想取向;还可以将鲁迅翻译与后代译本之间进行更广泛的参考,以便看出鲁迅翻译的语言功力和艺术匠心。希望著者能在鲁迅翻译研究领域不断深入钻研,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翻译研究论文集[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13.

[2]冯玉文.鲁迅翻译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刘金荣]

收稿日期:2016-02-15

作者简介:王占峰(1965-),男,黑龙江肇州人,绥化学院学报副主编,教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猜你喜欢
译作著者鲁迅
what用法大搜索
鲁迅,好可爱一爹
《第二胜者法王宗喀巴传》著者考
参考文献著录时“等”的西文应使用“et al.”
鲁迅《自嘲》句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SOME汉译初探
论文英文摘要应列出全部著者的署名
他者和自我共谋下的译作之异
英语中“吃”的表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