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杰权
启发式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运用
⌾邓杰权
通过深研教材知识结构,结合学生认知规律精心设计练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教学模式。本文以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为基点,着重研究启发式教学的运用,阐述其激活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科学性。
高中数学;启发式教学;运用策略
谚语有云:“万事开头难。”对于一节课来说好的导课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这也是每一个优秀教师注重的地方,因为这关系到能否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在新课中开展启发式教学呢?
首先,教师要弄清什么是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教师认清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等实际情况,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自主的去掌握知识、提高认知能力。简单讲,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在于问题,通过精心的问题设置激发学生思维,并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将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为了避免“启而不发”的现象,笔者以为应考虑遵循以下原则:
1.引导性原则 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的思维,在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调动自己的眼、耳、手、脑进行观察、思考、记忆,发展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不能仅限于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要把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结合起来。
2.适时性原则 教师问题设置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学生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而又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这时,教师抓住时机,在关键点处加以启发、点拨,必然能达到拨云见日的效果。
3.实效性原则 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特点、性格爱好、接受能力等都不尽相同,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这样教学中才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问题和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1.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 学生最有感悟的往往是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有趣的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若善于利用生活中一些有趣味的事例融入课堂,辅助教学,一定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还能拉近数学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明白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价值在于服务我们的生活,从而学以致用。
例如,笔者在讲授“充要条件”时,学生对“充分条件”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对“若P则Q”中Q是P的必要条件闹不清楚,P这个条件推出Q这个结论,怎么一下子Q又成了P的条件呢?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笔者没有再细讲一遍定义,而是给学生打了个比方:一个人付出努力,并不一定就有回报;但是要想获得回报,首先必须要有付出,因此付出是获得回报的必要条件。通过这么一说,学生不仅领悟了“必要条件”,而且还明白今天的付出是明天获得回报的基础,即必要条件。这样的课堂学生趣味盎然,学得自然也轻松愉快。
2.利用课堂活动进行启发 新课改倡导把课堂学习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若能多开展自主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亲自实践探究,让学生在动手活动中获得启发、思考,教学效果必当事半功倍。
比如,在讲《椭圆》这个内容时,先让学生在课后准备好纸板、绳子和图钉,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画椭圆,并认真观察在绳子长度不变的情况下,两枚图钉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椭圆有什么变化?这样让学生自主实验,然后分小组讨论、探究,总结出发现的规律,同学们既能相互沟通、交流,相互启发,还能在彼此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团队协作的能力,展现互帮互学的精神风貌。
3.利用趣味题启发学生 求知欲强、好奇心重是学生的重要特点,在教学中若能融合所教知识加入趣味性的数学题目,定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还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相关问题时自然而然地动用有关数学思想去思考、解决问题。
例如,笔者在讲“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这个内容时,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精心设置了这样的问题: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从数学的角度来讲,你认为有道理吗?比如有道难题诸葛亮做出的概率是0.85,三个臭皮匠做出的概率分别是0.6、0.5、0.45且每个人都是独立解题,那么三个臭皮匠至少有一人做出的概率与诸葛亮做出的概率相比较,谁胜出的概率大?这样的启发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还能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增强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展示知识形成思维过程 教学的“结果”虽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过程”的教学,教师要更多的向学生展示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理解概念、定理、公式产生的背景和应用,并体会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具体操作起来就是把问题提出的背景、获取知识的过程、探索结论的过程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全部展现在学生面前。逐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态度及数学思维能力。例如,数学概念的教学,大多经历了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的一个推广过程。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给学生提供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索、发现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让学生经历各个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让学生在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觉得真实可信,易于理解,还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启发式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以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究动能及创造力为目标。与此同时,教师除了贯彻和落实启发式教学外,还要不断地进行教学总结和教学反思,对于存在的不足和发现的问题及时的改进,长此以往,就一定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束炳如,倪汉彬,《启发式教学研究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姜华,《启发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3
[3]韩龙淑,王新兵,《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特征》[J],数学教育学报,2009
[4]费树涛,《中学数学课堂启发式讲解的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广西贵港市江南中学 53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