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罗根
朗读·感悟:让学生走进语文世界——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感悟的误区及策略研究
文/周罗根
语文新课标崇尚学生自主阅读实践,反对教师烦琐的分析。“在朗读中感悟”作为如今阅读教学之重要手段,激活了沉闷的课堂,强化了情感的熏陶,阐释了语文之精神。“在朗读中感悟”,具体地说,就是把朗读和语言的感悟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在“读”中去领悟词句,在“读”中去感悟情境,在“读”中去积累运用语言。从而使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在鲜活的语言环境中自主地去感知理解、体验领悟、积累运用。
新课标呼吁朗读,提倡感悟。但是有些老师对“朗读”和“感悟”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所以在教学实践中不知不觉走入了一些误区。
只“读”不“悟”时下,为了追求“书声琅琅的课堂”,有的教师绞尽脑汁,在课堂上安排了各种形式的读,有默读、轻读、速读、慢读、齐读、分角色读等等,但实质上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什么,理解什么,指向性并不明确,学生读完后感知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有了什么进步和提高也不得而知。学生的朗读只是在一个平台上推移,没有层层深入,达到感悟的目的。显然,“课堂没有书声是语文教育的悲哀,课堂只有书声则是语文教育的倒退”。
重“悟”轻“读”“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能说会道,个性更张扬”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理念,这固然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一味地追求让孩子们“说理解”“谈体会”,那么,一篇好好的课文,就会被表面上热热闹闹的问答,分解得支离破碎。殊不知,“读”是“悟”的基础,没有充分的“读”,又何来真正的“悟”呢?
朗读、感悟是语文课永恒的主旋律。两者在课堂上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只有正确处理好读和悟的关系,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读悟并重,双管齐下阅读教学中,朗读和感悟是一座无形的天平。课堂上稍有偏失,就会失衡。唯有把两者置于同一高度,做到读悟并重,双管齐下,才能收到“双赢”的高效。
边读边悟,齐头并进朗读、感悟是语文课上解不开的两条绳索。正如特级教师于永正所云:“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活动时,总是边读边悟的。”边读边悟,齐头并进,才是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
边读边想象,让朗读感悟丰盈可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课文的文字变为鲜明生动、具体的场景,从中受到形象的感染、情意的熏陶,进而结合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
某语文网刊载了一篇教学实录:
有一天,鲁班坐船回家,看到老艄公用竹篙撑船十分吃力。等把船撑到对岸,老艄公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了。(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请小朋友把这段话多读几遍,一边读一边想象,你仿佛看见了什么?仿佛听见了什么?
(学生自由阅读文本,边读边想象。)
师:读了这段话,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见了老艄公满头大汗的样子。
师:很好,你抓住“满头大汗”这个语展开了想象。
生:我仿佛看见了老艄公使劲撑竹篙的样子。
师:真了不起,你已经会运用我们前天学习的“使劲”一词了!
生: 我仿佛看见了老艄公十分吃力的样子。
师:那么,你们又仿佛听见了什么呢?
生:我仿佛听见了老艄公的汗水掉下来,滴答滴答的声音。
生:我仿佛听见了老艄公粗粗的喘气声音。
生:我仿佛听见了老艄公气喘吁吁的声音。
特级教师王崧舟说得好,语文是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的。对初涉语文的低年级小朋友来说,他们正处于感性发展时期,大多是形象直观长于抽象演绎,想象再现强于逻辑推理。这一时期的学生,是在大量接触感性的语文材料、参加感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语文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边读边想象”的方法,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感性形象的画面、声音,使语言文字成了一种形象化的展示,让学生真切地触摸语言,感悟文本。
角色扮演,让朗读感悟情趣盎然学生的情感是粗线条的,他们不容易进入课文中的情感世界,进入了往往又会因教师的一时不介意而离情远去。只有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他们对课文情感的感悟才是真切的。角色扮演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能让学生“披文入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学校一位教师在执教《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时,两次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进行角色体验。课始,请学生演一演骄傲得意的小松树,让小朋友站到小凳子上,表演朗读小松树那目中无人的问话:“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课堂接近尾声时,该教师又一次引领小朋友演一演知错认错的小松树,让他们根据文本语言“小松树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来说一说:此时,小松树会说些什么呢?两次角色扮演,形成鲜明的对比,无须多讲,文章的意旨学生已了然于胸了。两次角色扮演,学生演绎了课堂的精彩,也让朗读感悟因此情趣盎然。
推敲揣摩,让朗读感悟滋味浓香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教学时,教师有意引导学生进行推敲、揣摩,可以让学生体会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
学校一位教师在执教《荷花》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师:小朋友,读了这句话,你觉得这“冒”是什么意思?
生:“冒”就是“长”。
生:“冒”就是“钻”。
师:那我们就把“冒”换成“长”,或者换成“钻”,好吗?
生:不好!(此时,他们的回答是条件反射似的,是不假思索的,并非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于是,教师继续引导)
师:那请大家再细细地读读这句话,说说你的理由。(数分钟之后,开始有学生举手了。)
生:因为“冒”让我感觉到荷花好像是迅速长出来的。
生:因为“冒”写出了荷花是非常有生命力的。
生:因为“冒”好像写出了荷花是迫不及待地长出来的。
生:因为“冒”写出了荷花是争先恐后地长出来的。
……
师:是呀,文中不用“长”,也不用“钻”,而用这个传神的“冒”,让我们感受到了荷花蓬勃的生命力,也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夏日荷花争先恐后、竞相开放的情形。
教学中,教师只有经常有意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味范文词句“看似寻常最崎岖”的精妙与深远的意蕴,才能有助于学生咀嚼出语言文字的“浓香滋味”。
链接生活,让朗读感悟真情流露情感教育是心灵与真情的沐浴,它牵引着人们回到真实的生活状态,回到本原的心灵感觉,去体悟我们内心深处的灵性之光。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文本与生活链接,实现“情涌课堂,爱润心田”的美好境界。
情感是作者创作的原动力,也是作品的生命力。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善于精心捕捉文中“情感焦点”,充分挖掘语言的情感因素,唤醒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那学生在朗读感悟中自然就会真情流露的。
有感而发,让朗读感悟意蕴深远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诚然,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教学《掌声》一课接近尾声时,教师深情地告诉学生:老师想给掌声下个定义——掌声是白帆,让小船儿扬帆远航!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跃跃欲试:掌声是蓝天,让小鸟自由飞翔;掌声是土壤,让花儿充满生机;掌声是清泉,让小鱼儿快乐嬉戏;掌声是雨露,滋润了万物;掌声是太阳,给了大家温暖;掌声是信心,让深处困难的人继续向前走……这样的课堂无疑是成功的,因为,它点燃了学生的激情,喷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更可贵的是,它激发了学生个性化的朗读感悟,让感悟因此而意蕴深远。
朗读、感悟是学生亲近语文、学习语文、享受语文的金钥匙。让我们正确把握好两者的关系,采取多样有效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真正在读中悟,在悟中读。让学校的语文课堂,也因朗读感悟而精彩纷呈!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沟镇麾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