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令 宏
(浙江大学 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58)
道家、道教与危机管理
孔 令 宏
(浙江大学 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58)
摘要:道家、道教有丰富的危机管理思想。它们认为,危机的表现主要有道德缺失、欲望无度、分配不均、价值观的误导、战争等。导致危机的原因主要有违背道、无知、奢泰、极端失度、强争、“时”“位”失当等。预防危机的措施主要是以德管理、无为管理、自然管理、公道管理、危机萌芽管理、潜力管理等。危机的化解主要是要善于认识、把握、利用危险中隐藏着的机遇,适度有为,从而转危为安。
关键词:道家;道教;管理;危机
危机是对组织基本目标的实现构成威胁、需要组织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关键性决策、进行紧急回应或采取行动的突发性事件。危机管理即认识危机根源,预防危机,并在危机爆发后迅速化解,减少损失,降低风险。
有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危机管理思想,其整体更为重视危机预防。在危机预防方面,儒家从忧患意识出发,强调道德及社会责任;法家强调制度化、创新与识危除奸;道家强调领导者‘有为乱之首’及处于成熟阶段的组织的危机预防;兵家强调对信息的系统搜集。在危机处理方面,儒家强调‘不仁则失’;法家注重运用激励约束机制;道家注意到在危机中的机会;兵家强调信息管理及对危机的快速响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主动制造危机,创造机会。”[1]还有学者专注于道家而探讨了与危机管理相关的内容[2]。作为道家的继承者,道教标榜“理身理国之道”,在行为方式上强调“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积极有为精神,也有不少有关危机管理的思想。所以,本文把道家与道教相贯通而研究它们的危机管理思想。
一、危机的表现
老子《道德经》对危机的表现有多种描述。其一是道德缺失:“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德经》第38章)与此相关的是失信,“信不足也,有不信焉”(《道德经》第17章)。信任缺失必然导致市场交易成本上升,组织离心离德。总之,伦理是维系社会秩序的软性力量,它的缺失意味着组织秩序涣散,趋于崩溃,危机开始浮现。
其二是欲望无度。老子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第12章)每个人都有基本的生理需求欲望,对它们的过度追求有可能导致个人和组织的稳定性受到损害,引发危机。这就是说,“咎莫大于欲得”(《道德经》第46章)。道教学者指出:“夫物者,人之所能为者也,自为之,反为不为者感之。”[3]9这其实就是庄子所主张的“物物而不物于物”的观点。
其三是分配不均。老子指出:“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道德经》第53章)意思是说,政府频繁地变更政策法令,巧立名目,征收过多过重的税赋和劳役兵役等,百姓深受其害,无暇从事生产,结果田地荒芜,仓库空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权贵们荒淫无道,穿着华丽的衣服,佩带锋利的宝剑,吃足了精美的饮食,钱财多得用不完,他们与天下最大的强盗没有两样。
其四是价值观的误导。老子指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道德经》第44章)在他看来,把生命与其他身外之物相比,生命是最重要的,但人们却往往本末倒置,舍本逐末。这里的生命,其实不仅仅是个体的生命,也可以指组织的生命。老子指出:“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道德经》第50章)受某种非根本性的价值观的误导,对这些非根本性的价值的贪婪的追逐,必然导致危机。
其五是战争。老子指出:“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道德经》第30章)战争引发危机,对组织的危害不言而喻。
二、危机的原因
道家、道教不仅描述了危机的表现,还分析了导致危机的原因。
其一,违背道。道是道家、道教最根本的价值观,也是万事万物的本体和本源,还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最根本的规律。违背了道,必然会导致危机。老子具体指出:“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道德经》第24章)对管理的理想状态,老子提出了“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蓝图,庄子提出了“建德之国”的理想社会蓝图,明确提倡以道治国。受其影响,韩非子提出了“至安之世”的管理理想境界,如说:“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纯朴不散,心无结怨,口无烦言……古之牧天下者,不使匠石极巧以败泰山之体,不使贲、育尽威以伤万民之性,因道全法,君子乐而大奸止。”(《韩非子·大体》)道教经典《太平经》也描绘了太平盛世的理想社会蓝图。它们都无一例外地主张以道为本进行管理,则可免除危机。
其二,无知。老子所说的无知有四种情况。第一,不自知:“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道德经》第71章)第二,不知他,即不了解他人。认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经》第33章)。第三,不知足,即欲望无穷:“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第46章)第四,不知止,该停止的时候不停止:“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道德经》第32章)还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44章)总之,不自知就会犯糊涂,不知他就会愚蠢,不知足就容易犯错误,不知止就会冒进,这四者都有可能带来危机。
其三,奢泰、极端失度。老子认为,“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是人生三宝,奢侈、过度、极端等必然导致危机。他说:“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道德经》第30章)道教学者们认为,通常人们强调道德仁义,以文治国,但这不可孤立地使用,而必需与刑法等武的手段相配合。葛洪说:“多仁则法不立,威寡则下侵上。夫法不立,则庶事汩矣;下侵上,则逆节萌矣。”(《抱朴子·用刑》)这启发我们,管理是一种艺术,各种管理方法与手段不可孤立地使用,要充分认识到每种方法、手段的优点、局限性和使用的条件,有机地协同配套,综合使用,方可达到最佳的管理效能。
其四,强争。道家、道教倡导无为,反对有为,认为违背客观规律、违逆社会发展趋势、对抗大多数人的人心所向的行为,都必然给自己和组织带来危机。所以,它们反对强争。
老子痛斥“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第77章)的行为,提醒人们,“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道德经》第42章)。
其五,“时”“位”失当。道教学者指出,道是最高的管理原则,不可违反。但道发挥作用时,也会受“时”“位”的制约而出现“道为人困,而时夺天工”及“位不胜其道,天下不得不乱”的情况[4]211-212;205-206。罗隐指出:
夫家国之理乱,在乎文武之道也。昔者圣人之造书契以通隐情、剡弓矢以威不伏,二者古今之所存焉。然则文以致理,武以定乱,文虽致理不必止其乱,武虽定乱不必适其理。故防乱在乎用武,劝理在乎用文。……然夫文者,道之以德,德在乎内诚,不在乎夸饰者也;武者示之以威,威在乎自全,不在乎强名也。苟以强名,则吴虽多利兵,适足彰其败也;苟以夸饰,则鲁虽尽儒服,不足救其弱也。是故始皇筑长城修战伐,劳役不休,人不堪命,遂使陈涉之流,坐乘其弊,祸起于强名也;王莽构灵台兴礼乐,赋敛无度,人不聊生,遂使圣公之徒,行收其利,败始于虚饰也。故始皇用武于天下也,若陶者之埏器,虽务欲求其大而不知薄者之所以反脆也;王莽用文于天下也,若匠者之斫材,虽志在矜其妙而不知细者之所以速折也。二者皆以理之终以为乱也。此未得其大体也。……然则,文武者理国之利器也,而盗窃者亦何尝不以文武之道乱天下乎?故章邯以军旅而分秦地,田常以仁义而篡齐国。则有理不能无其乱,唯人主之所制也。……故圣人不得文武之道不理,贼臣不得文武之道不乱,非文武有去就之私,盖人主失其柄也。[5]916-917
这里所谓的“柄”,实为“权柄”,即上下相制的君臣关系。“夫君者,舟也;臣者,水也。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臣能辅君,亦能危君。”[5]917所以,君主必需懂得御臣之术,核心是辨识取弃,运用时宽严得当,“使夫宽而不至乱,峻而能安”,否则“其权峻则其臣惧而不安,其权宽则其臣慢而好乱”[5]917。
三、危机的预防
其一,以德管理。“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道德经》第60章)。老子认为,要达到治国理政安天下之目的,前提是“以道莅天下”,根本途径是将恩德交归人民,即“德交归焉”。如何将恩德交归人民?老子主张顺应民心、赢得民心,所谓“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第49章)。这就要求管理者把组织目标与员工个人的目标整合为一,帮助员工成长,也就是促进组织的发展。
其二,无为管理。道家把无为视为与道紧密相关的最高的行为准则和治理国家即公共管理的根本原则而加以反复阐述,如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道德经》第37章),“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第2章),“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德经》第3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道德经》第48章)。在道家看来,无为方可无不为。无为对于管理者来说意味着“无欲”“不言”“无事”“好静”,如老子所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第57章)对于被管理者、组织和社会来说,意味着“自化”“自定”“自正”“自富”“自朴”等,这样危机就能够得到有效的预防。《淮南子》解释无为说:“是故达于道者,反于清静;究于物者,终于无为。……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是故好事者未尝不中,争利者未尝不穷也。……是故圣人内修其本,而不外饰其末,保其精神,偃其智故。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也,而无不治也。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6]6-8道教学者进而把这提到“夫所谓本者,无为之为心也”[3]6的高度,认为其表现是“至实合乎知常,至公近乎无为,以其本无欲而无私也”[3]35-36。道家、道教认为,管理者的表率作用很大,管理者自律方可律人,如说:“禁民火不如禁民心,防人盗不如防我盗”[7]39,切忌上梁不正下梁歪,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自律的内容,主要是节制欲望,让利于民,“均食天下”。
在道家、道教看来,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来源于同样的道,二者的能力本质上是平等的,被管理者不需要别人的絮絮叨叨的教导、指手画脚的指令,也同样能够生活得有滋有味、幸福美满。所以,道家在政治上主张以道治国,并在此前提下主张自然性的无政府主义。这一管理模式的实质是建立起被管理者对组织的高度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在此前提下充分发挥员工自我管理的能力,把员工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凝聚成组织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其三,自然管理。道家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25章)在此观念下,道家认为,原生态的、本真的就是最好的。管理也应如是。道家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第19章),“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经》第29章)。道教学者罗隐也说:“夫外物者,养生之具也,苟以养,过其度则亦为丧生之源也。是故火之所宜者膏也,木之所宜者水也。今以江湖之水清其尺蘖,斛庾之膏沃其皇烛,则必见坏灭也。故性命之分,诚有限也。嗜欲之心,固无穷也。以有限之性命,逐无穷之嗜欲,亦安可不困苦哉!”[5]915在无欲、自然的状态下,危机自然不会出现。
其四,危机萌芽的认识与处理。道家看到,事物的质变是量变积累的结果,如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第64章)在这一过程中,组织的发展往往“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道德经》第64章),其中变化的萌芽,即“几”或“机”很重要。《庄子·至乐》说:“种有几,得水则为继……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又反入于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机”意为“群有之始,动之所宗”,是事物发生变化的关节点。所以,危机管理重在预防,早早地认识到危机的萌芽,把它们消弭于无形是非常重要的,如说:“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道德经》第64章)深受道家影响的韩非子指出:“木之折也必通蠹,墙之坏也必通隙。然木虽蠹,无疾风不折;墙虽隙,无大雨不坏。”(《韩非子·亡征》)危机来源于组织的漏洞,但它之所以发生,还要有相关的条件配合。所以,认识各种导致危机的因素据以发生的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
道家认识到,危机在组织运行的过程中都可能出现,必需重视细节,防微杜渐,如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第43章)关键是随时要有居安思危的心态,“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德经》第64章)。此外,道教的《阴符经》《天机经》等经典对此也作了系统的论述。
其六,潜力管理。道家、道教认识到,管理者必需要有足够的潜力,才能做好应付危机的各种准备。否则,危机来临时就会手足无措,任受其害。道家要求管理者做到“藏器以有待也,蓄德以有为也,非其时不见也,非其君不事也,穷达任所值,出处无所系。其静也,则为逸民之宗;其动也,则为元凯之表”(《抱朴子外篇·任命》)。这里所谓的“器”,指的是能力、知识、方法,既包括道,也包括术。
四、危机的化解
道家很早就认识到变化的客观性与多样性,建构起了“反者道之动”(《道德经》第40章)、“物壮则老”(《道德经》第55章)的辩证法思想体系。就危机处理来说,道家认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第58章)。这是道家认为危机可以化解的前提。危机当然是祸,但是其中蕴涵有能够转化为福的萌芽,管理者应临危不惧,冷静观察,认真思考,果断地采取措施以减缓、减少损失,停止危机的蔓延,并转危为安;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危机中的机遇,采取措施,把危机转化为组织发展的动力,转祸为福。
在必要的情况下,管理者甚至可以主动制造危机以引导组织实现转型和变革。这主要适用于那些成熟的庞大的组织。不过,这种策略要成功,取决于多种条件。第一,管理者必需是具有较高管理素质的魅力型领导。危机的爆发会导致整个组织处于高压力、不确定的处境中,魅力型领导具有清晰的愿景、不惧失败、对环境敏感、超乎常规等特质,因而能够在危机爆发时稳定整个组织,引领成员完成对危机的引导和控制。其次,“造危为机”的成功还取决于许多其他的条件,比如信息的完备性、组织资源的充裕性等。不满足这些条件,或者处置不当,就极有可能让组织陷于绝境。例如,同样是“置之死地而后生”,韩信背水一战而大获成功,马谡则遭遇街亭之失。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可轻易采用这一策略。
总之,道家对危机管理的启示是:“祸福相倚”。福中有祸,要居安思危,重视危机的预防;祸中有福,危险中往往蕴藏着机遇,要善于认识、把握、利用它们以转危为安,因祸得福。管理者无需事必躬亲,危机预防重在无为,危机化解则要适度有为,“有为之为有废无功;无为之为成遂无穷……览天地之变动,观万物之自然,以睹有为乱之首也,无为治之无也”[8]62。管理者要妥善平衡有为与无为,重视从个体自身角度预防危机和化解危机,倡导组织柔性,积极调动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防止企业成熟期的危机,并群策群力,共同参与到危机的化解中来。
参考文献:
[1]刘刚,雷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危机管理思想[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2]杨戆太,余秀华,聂洪辉.老子的危机管理思想体系初探[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3(4).
[3]王明.无能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9).
[4]逸书:[M]//罗隐,集.雍文华,校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
[5]罗隐.太平两同书:卷下[M]//道藏:第24册.上海:上海书店、北京:文物出版社、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6]淮南子:原道训[M]//诸子集成:第3册,高诱,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7]谭峭.化书:卷3[M].丁桢彦,李似珍,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
[8](汉)严遵.老子指归:卷2[M].王德友,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责任编辑:高建立】
收稿日期:2016-03-28
作者简介:孔令宏(1969—),男,云南弥勒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道教和中国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16)08-0001-05
[庄子·道家·道教研究]
[主持人按语]
孔令宏先生从危机管理视域讨论道家、道教,深度切入中华文明的核心,难能可贵,为栏目增色添香!管理是一门艺术,危机管理是一门超越艺术即道术。法儒道三家的礼法规范以道家君术为枢机即道枢。中华危机管理的能力是超一流的,甚至可谓它本身即是为边患、水患之类危机而设置并经历史长期调试而成。对其内在机理进行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是转型中国的需要。孔先生开了个好头。
韩焕忠先生通过对北宋早年晁迥的《法藏碎金录》的研究,发现了庄子的身影,这是儒释道三家合流的较早期证据,对理学、心学的形成,一千多年的思想影响,意义重大。后面两位西方朋友认为,庄子有通贯百家的特质,亦有此意。赵麦茹讨论庄子生产—消费—分配的经济思想,是个好角度。经济的目的是满足人的吃穿住行用等需要,这个朴素真理永恒不变,变的是不同语境、时代、区域的具体内容和解释。华婷婷、韩松涛整理的围绕孔令宏浙江道教史的诸评说,展示的是一个巨大文化工程的冰山一角,我跟踪研究一个村亦属此类。
把东西当东西,把生命当生命,把人当人。庄子的人与非人理论,强调人的生命性、个体性。在人与生命的存在与虚无之间进行情景性地往返,就是创造意义。庄子的人本观是内在关系性的,庄学是滋养万物与自我的泛伦理学。庄子融入世界、哺育生命,不是逃离世界、强调自我的人类中心主义者。庄子看到,人会因语言文字的自由泛滥而使社会生活的固有无常更加不确定。当前市场的数目字管理并不能在根本上解决人与自我、社会、自然的复杂关联和缠绕,人心是比天空更广、比海洋更深的浑沌之帝。等死比死亡更恐惧,老龄化社会如何面对?庄子植根于生命的道论比宗教信仰更有生命力,生命通过群体找到人生意义,消解对死亡的恐惧。一旦抛开或穿透食洋不化的伪科学来养心化地养生,你能发现民间对终极问题的豁达和乐观,他们通过群类活动,创造人生意义。美国的尼尔森和冰岛的西尔森两位先生其意在此乎!
安继民丙申小满于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