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媛媛 CHEN Yuanyuan南京邮电大学,南京210023(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210023 Nanjing)
14看不见的城市: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语境研究*
陈媛媛 CHEN Yuanyuan
南京邮电大学,南京210023(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210023 Nanjing)
现代信息的日益便捷、频繁的文化艺术交流与相互渗透、兼容,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造就了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语境,其思想构建的动力与发展,也在不断适应科技与艺术的进步。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语境,以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形式为主体内容。以伊塔洛•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中的描述为引,阐释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概念的由来,具体剖析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语境的观念与形态,具体表现为集合多元化符号、空间性的拓展、自主性与公共性以及技术与艺术的生态关系,并能实现社会共性与社会个性在“互动交互”中的相互影响与审美改变。
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城市语境;新媒体艺术
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曾在《看不见的城市》中描述:“今天人们以相同的顽固谈论着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巨大的技术体系的脆弱,……这些城市是众多事物的一个整体:记忆的整体,欲望的整体,一种言语的符号的整体。正如所有的经济史书籍所解释的,城市是一些交换的地点,但这些交换并不仅仅是货物的交换,它们还是话语的交换、欲望的交换、记录的交换”[1]。
相对于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描述的城市,在现代社会中,由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计算技术的发展,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程度日益扩大,新媒体以及数字化方式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城市乃至各种公共空间,已不再是原有的地域空间,其已经发展成为了现在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多维空间。从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性视角,以多维形态呈现,其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与接触的重要内容,新媒体艺术的进入成为一大趋势并已呈现,其表现出更强的虚拟性、公共性、时效性及交互性,使公共空间与新媒体艺术的互动在设计和实践中形成了交会。
基于开放的技术发展,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出现并充斥着现代社会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语境同时也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原先有形的、看得见的公共空间艺术内容形态,逐渐被数字化、无形的、看不见的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形式及交流方式所取代,新的数字信息元素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加入其中,在丰富其语境的同时,也在不断更新着其观念和形式。
与此同时,对于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语境研究,我们不必拘泥于某一个特定的概念或定义,而应用动态的、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眼光来看待。
“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是一种复合艺术形式,是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与新媒体艺术的互动美学内涵发生联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公共空间的艺术与当下社会公众产生沟通的一种方式,以新媒体技术为表现手段。
从美学角度来说,其是通过新媒体艺术的互动形式来体现“互动”与“自由自在”的美学内涵的。从社会学意义来说,其是一个社会的人文化和社会化的形象代表,规范“人机共栖”的社会形态。其产生的文化、艺术及社会语境,称之为“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语境”。
20世纪50年代,各种艺术运动将传统艺术推向各种新型城市空间,艺术家的偶然性、机遇及参与性等举动加强了城市的活化性,形成环境的媒体化。如奥托·皮纳(Otto Piene)的“天空艺术”,克里斯托(Christo)和克劳德(Claude)夫妇的“大地艺术”,等等。
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在其《新新媒介》(New New Media)中指出,在崭新的媒介生态中超越电子邮件和网站等的新媒介形式,使每一位消费者都是生产者。在新媒体语境下的主流媒体,已经开始越来越重视用户的地位,“人”则成为界定主流媒体的核心要素。
新媒体艺术形态以互联网、电信网、移动通信等多种网络彼此互联为表现和工具,使原先有所区别的媒体用户群及诸多社会功能,如今都可以相互融合。
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Zentrum für Kunst und Medientechnologie,简称 ZKM)在其展品、资料收藏等方面,整合当代艺术博物馆、互动艺术媒体博物馆等多种公共空间的资源,表明新媒体艺术起着信息过滤器的作用,以产生的视觉自动化过程来构建人与数码的新关系。
迄今为止,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关注和研究社会审美与文化的互动意识与形态变化。结合生产和研究、公共展览等来看,这一方面体现了时下因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而导致的新媒体艺术形态变化,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新媒体艺术对社会结构的改变。
1.集合多元化符号
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语境是数字化的符合集成,以0和1的多元信息交流为基础。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曾描述:“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则是这个符号宇宙的各部分,它们是织成符号之网的不同丝线,是人类经验的交织之网。人类在思想和经验之中取得的一切进步,都使这符号之网更为精巧和牢固。……所有这些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2]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在此,明确提出了艺术具有代表文化符号的意义。
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语境这种多元化符号表现,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作为主要创作工具或展示手段。计算机图形技术,使图像表现力的增强和处理手段日益丰富,并提供了广泛的表现空间。同样,一些数字媒体作品在经过计算机设计后,其最终表现不仅是电子产品,也具有了相应的文化符号含义。
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语境与网络技术密不可分,其本质是基于“0”和“1”的计算机语言,不同媒体信息成为“世界语”。在此语境中呈现的艺术形态,不仅可以模仿传统艺术效果,而且还可以 “记录”、“存储”和”“回放”,能够借助合成技术,延伸人的想象力并营造“不可能的世界”和“想象的世界”。其艺术的特征,是设计师通过对现实世界有选择的再创造,表达其对人类社会的基本观点,而这些观点是可以与他人分享的。观众对艺术形态可以参与体验,反之,艺术形态则在观众的交互控制下逐步展开。由于交互控制的不同,导致的结果可能不确定,艺术形态的呈现永远处于动态之中。
综上所述,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语境是集合多元化的语境,新媒体艺术作品表现和形式即通过以符号形式的阐释,在空间内涵和意义表达上反映了社会精神生活内容和存在的文化价值等深层意义。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语境是数字化语境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数字性集合多元的符号表现特征,我们也可以将之看作是数字媒介环境的社会形态和精神研究组成之一,是新媒体艺术在信息化社会的具体应用之体现。
2.空间性的拓展
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语境使公共空间得以拓展。原有的公共建筑空间格局、环境等具体固定的空间形式,拓展为以信息和观念交换存在于人群意识中的社会价值和意义认知关系之中。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语境的发展与变化,依托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其与人类生活之间存在潜在的联系。
(1)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促成了公共空间继承了物质空间而延展为数字化空间。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则打开了人们进行新型互动的可能。在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语境中,现实社群与虚拟社群并非对立,而是融合与延展,以交叉并置的方式相互映照,模糊了传统社群形式单一的建构方式。
传统艺术经由数百年的发展,不断吸收新的技术、新的表现形式以及新的艺术内涵,拓展了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语境的空间。特别是大众与通俗文化的兴起,审美日趋生活化的趋势,使得文化从起初较为简单、狭窄的艺术种类,扩张到人类所有的精神领域、文化领域和意识领域。原本阳春白雪的艺术形式,也发展为大众都可以参与的艺术种类,艺术作品越来越顺应社会的审美习惯与使用习惯,越来越按照大众的审美需求来进行创作。这使社会艺术审美的外在与内在的意义得到了明显的扩大和延展,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恰恰随处体现着这样的意义和特征。
(2)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语境的拓展之处在于促进了陌生人之间的交往。这种互动,无疑给社会人际交往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在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语境下,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有选择地展示自我、表现自己。
具体化、细致化的社交互动信息,作为存在于空间中的交流经验,被社会加以体验。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和接受,不仅反映在物理空间,而且也体现在虚拟空间,后者借助前者的客观现实范畴来实现。在彼此交流时,社会大众跨越了时间、空间及地域等限制。同时,他们把这些交互行为与交互经验,视为对其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验产生影响的某种不可或缺的部分。
此外,珍妮特·沃尔芙(Janet Wolf)在关于艺术社会学的阐述中提到:“艺术社会学是一门关于艺术生产实践和规定的科学。……这门科学有必要既包含对审美常规的研究,又包含对审美特有准则的研究,而且,还有必要研究特定社会对艺术家地位的限定。同时,这门科学也揭示了艺术实践被较为宽泛的社会及政治作用与规定所嵌入和填充的各种方式。”[3]在社会空间中包含着无数的网络和通衢,由此推进物质对象和信息的流动[4]。
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语境的交互行为,也不再局限于对交互初始本质的回归与映照,而是向更宽泛的空间与时间发展。在非计算技术领域的现实生活中,通常有更多的新媒介、新技术涌现。由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语境产生的信息、社交虚拟世界,在与生活真实的物理存在世界相竞争着。与此同时,受众的虚拟体验也在与现实生活中的体验竞争着,这也因而使人觉得其更有价值,对之也更为难忘。
3.自主性与公共性
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语境以其所体现的公众的生存观念和所关注的文化方向,使其在新媒体艺术作品的选择上,就更具有交流性和开放性。以区域或社区的特定公共价值观为导向,能够体现平等交流的公共性关怀。
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语境是包含特定区域空间内浓厚的人文生态信息和技术发展水平,是特定空间的区域形象、历史人文、精神价值以及社会群体气质特征的艺术语境。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语境是对新媒体艺术公共性的提倡和关注,语境中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审美对象、主体、客体及活动范围,都因此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在数字化环境中存在的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语境,其新媒体艺术并非是可有可无的形态。也就是说,其既非空间建筑或构造的点缀物,也非用于娱乐消遣的大众游戏,它是人们在公民社会生活中进行思想文化交流及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某种意义来说,它就是艺术化了的民主平等表达方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转型、人们消费观的转变与快节奏生活的递进,以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人们的审美理念、审美习惯、审美要求都已发生了质的改变。人们在对自己生存状态的反思中,其心态也随之在“浮躁”变化着,即更多趋于 “功利性”,只关注自己,关注现在,关注所谓的“生活质量”。人们的审美趣味、理想和态度都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文化心理也因此而失衡,同时,这些因素还在不断地相互塑造与转化之中。
同样,随着数字媒体的大众化发展与普及,人们的社会生活审美呈现出民主化的趋势,其“公众化”和“家庭化”并存,审美也开始缺乏纯洁性,艺术与市场的边界变得不明显,文化艺术的商品化、技术的审美商品之间在相互转换着。
由此,参与、互动、共享、平民化、数字化娱乐等,构成了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独特的美学价值语境。新媒体艺术从单一的绘画、音乐、舞蹈、文学等形式,走向多元化的多媒体互动艺术,从无声到有声,从单媒到多媒,从实境到虚拟,从被动到互动,使新艺术形式得以诞生。
其中,“参与和互动”的文化,特指已从个性逐步走向共性,在其共性中包含着个性的热情与理性、愉悦与改变,在个性中又存在着共性的认知与体验。在共性与个性的互补中,“参与与互动”发挥着审美意识与情趣的潜移默化作用。
4.技术与艺术的生态关系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关于“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哲学阐发,曾旨想以人生的艺术化和诗意化,来抵制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个性泯灭以及生活的刻板化[5]。莱斯利·A·怀特(Leslie A. White)在其《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一书中,阐释了文化系统、技术系统发挥着基本的作用,社会系统是技术系统的函数,技术系统是自变量,社会系统是应变量,观念形态或哲学的系统是信念的体系,人类的经验通过这一体系而得到解释[6]。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语境的艺术与技术,同样具有社会系统中存在的生态关系:艺术趋向于技术化,技术趋向于艺术化,艺术引导着技术的不断完善,技术在支持着艺术向前发展。
(1)“艺术”是“技术”实现的主导与核心。理念与创意,源于艺术主观文化艺术修养,既包含设计师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表现了对美和丑的审视和审美价值观念的表达。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创意与实现,也存在艺术思想与和技术形式下的“交互对话”的操作关系。
(2)“技术”是实现“艺术”主张的辅助工具。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形态、创作、审美、设计手段及最终的视觉传播效果,带来了崭新的思维空间——既有艺术思维,也有技术的思维。
数字媒体技术带来了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语境的变革,也成为人脑延伸和扩展的技术基础,但是其现在也仍然无法替代艺术的创造性思维。艺术需要技术,需要运用技术。不过,人们在理解技术的同时,也需要艺术的设计思维和启发创意灵感。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在掌握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后,来灵活地把握视觉新语汇的表达以及自如地运用计算机技术系统,也才能自如地运用艺术与技术的“语言”来表达思想,真正达到“人机对话”的艺术境界。
“艺术”与“技术”结合,共同为生活服务。艺术与技术是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语境的基石,二者融会贯通,相互依存。两者既包含了创意设计对客观世界的“艺术”认识,又包含了通过“技术”来完美表达审美价值观的路径。二者结合能够发挥出其蕴藏的巨大能量,这种能量既可以推动技术进步,又可以推动艺术形态的转变。艺术主张与技术运用相融合,根本意义上是人们对客观生活认识的艺术呈现路径,是人们在其社会和文化思想发展中的必然选择。
现代信息获取的日益快捷化、文化艺术频繁的交流与相互渗透、融合,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兼容并蓄,造就了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语境。这也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现代与传统的辩证统一。相对来说,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语境思想构建的动力,与其发展基础和发展现状,重点也在于不断适应新技术的进步与新艺术形式的改变。
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语境造就了“互动交互”平台,其可以覆盖不同需求的人群。对于这种艺术思维与实现手段的改变,不仅需要设备技术体现,更多的是艺术表现,能够使技术得以恰到好处地体现共性与个性在“互动交互”中的相互影响及其审美改变。
[1] 伊塔洛•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M].张密,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7.
[2]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35-37.
[3] 珍妮特•沃尔芙.艺术的社会生产[M].董学文,王葵,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182.
[4] 周成璐.公共艺术的逻辑及其社会场域[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37.
[5] 陈媛媛.互动的栖居: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互动形态的构成及影响[J].装饰,2013(12):143-144.
[6] 莱斯利•A•怀特.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M].曹锦清,向亮,杨雪芳,姚淑敏,蔡鹏鸿,李国伟,杨伟民,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348-351.
(责任编辑 孙玉萍)
Invisible Cities : Context Research on the New Media Art of Public Space
Fast and frequent art and culture exchanges, mutual penetration and compatibility of contemporary inform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 and modern have created a context for public space new media art. The context also constantly adapts to the progress of technology and art. The main content in the context of public space new media art is public space new media art form. This paper cites the description in " Invisible City" by Italo Calvino to explain the origin of the concept of public space new media art, and then specifi cally analyzes the concepts and forms of context of public space new media art, which is expressed as a collection of diversifi ed symbols, expands spatially, autonomy and public, and eco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and art, and the realization of mutual impact and aesthetic change in the interaction of social commonality and social individuality.
public space new media art;city context;new media art
J0-05
A
10.3963/j.issn.2095-0705.2016.01.014(0070-05)
2015-12-14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760014);2014年度南京邮电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NYS214016)。
陈媛媛,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讲师。